又一家知名連鎖品牌被曝多地撤店
出品/聯商網
撰文/文一
近期,老牌港式甜品品牌滿記甜品被曝多地接連撤店。
01
消費者遭遇“退款難”問題
實際上,自2022年開始,滿記甜品在石家莊、寧波、徐州等多地已經撤店停業,不少消費者還遭遇了會員卡充值余額“退款難”問題。
據了解,滿記甜品會員可充值金額包括100元、200元和500元三個檔位。不過,在黑貓投訴平臺,關于滿記甜品的投訴有82條。有不少消費者表示,投訴滿記客服電話打不通,不處理預付卡退款。
有許多消費者反映稱,會員卡里的充值余額從十幾至上百元不等,甚至有消費者未退金額超500元。
還有消費者表示,所在城市滿記均已撤店,也未接到任何通知,充值卡里還有未消費的錢,多次打了客服電話無人接聽。
更有消費者在滿記甜品小程序充值了100元,以為可以抵扣菜品,結果不能抵扣,就想退款,聯系客服說15個工作日可退款,這兩天打開小程序看到余額已清零,但退款遲遲未到賬,希望黑貓能協助處理。
對此,滿記甜品客服方面回應稱,滿記賬號不存在撤店后被注銷的情況,就算消費者申請注銷也不會被注銷,賬號余額清零這種情況是在消費者申請退款之后的幾個工作日會被清零的。同時,滿記甜品表示,公司統一是30個工作日左右會到賬,只要消費者提出申請就會退。
不過在黑貓投訴平臺,滿記甜品有著統一的回應話術:“您的需求已轉交客服專員,我們將盡快聯系您處理。”這并未解決實際問題。
與此同時,滿記甜品公眾號也發布了聲明。聲明中稱,關于“多地關店”的情況,均為正常戰略調整,目前公司經營一切正常,且在2023年度新開店38家,2024 年度也會繼續擴大開店規模。
02
不斷閉店
據悉,與許留山相似,作為老牌港式連鎖甜品店,滿記甜品成立于1995年,由一家家庭式糖水店,逐步發展成為連鎖甜品店。
2005年滿記甜品進入內地市場,主要提供以水果如榴梿及芒果制作的手造甜品。隨后,滿記甜品開啟了規模化擴張之路,門店數量一度接近500家。但自2022年開始,滿記甜品不斷爆出關店的消息。據窄門餐眼最新數據顯示,目前滿記甜品的門店僅剩下207家。
實際上,不少消費者遭遇的會員卡充值余額“退款難”問題,背后與滿記甜品采取的預付式消費模式有關。對于不少連鎖品牌來說,在預付式模式之下,品牌方能夠在短期內快速發展付費會員,聚集大量資金,但當品牌方出現資金鏈甚至供應鏈斷裂后,老板跑路,消費者合法權益得不到保障。
有業內人士表示,作為總部收取的預存會員費,退款責任應當由總部承擔。此外,如若預存費用由滿記甜品加盟店收取,則由加盟店承擔退款責任,但也要考慮滿記甜品總部是否存在過失的補償或連帶責任。
03
怎樣更好地活下去
港式甜點品牌曾是一代人的回憶,但不少品牌已然泯于眾矣。
以香港知名甜點品牌許留山為例,自2020年3月份開始,許留山鄭州、上海、北京、蘇州、杭州等都出現了門店關閉的現象。
與此同時,許留山香港公司接連被爆出拖欠租金,遭多個業主向香港高等法院上訴,追討拖欠租金。到2020年7月,已有債權人向法院申請清盤。2021年1月,又有4家公司稱由于許留山香港無力償還債務,雙方未能達成和解協議,要求法院頒令許留山香港公司清盤。
鼎盛時期,許留山足跡遍布中國大陸、香港地區、澳門地區及馬來西亞、韓國等國家和地區,全球門店數量一度達到了300家。
在業內人士看來,這些品牌不斷撤店的最直接的原因是品牌老化,在產品創新和營銷方面乏善可陳,被年輕人所拋棄。比如,新式茶飲+咖啡的崛起,已經擠壓了諸如滿記甜品等傳統網紅品牌的生存空間,新茶飲品牌更們懂消費者,在滿足消費者情緒價值和社交需求方面,有著獨特的優勢。
滿記甜品也意識到了品牌老化的危機感。如2022年,滿記甜品與新茶飲品牌小滿茶田完成合并,不斷在場景、渠道、產品上進行調整,但收效甚微。
互聯網產業分析師張書樂表示,老品牌的新鮮度已經過去,品類老化,迭代速度較慢,消費者熱度不在,加上高糖高熱的甜品既視感,以及介于正餐和零嘴的尷尬定位,讓年輕人對此進一步拒絕。
對于市場玩家來說,比拼的不僅是復制能力和速度,還要有強大的產品創新能力,不然一旦品牌老化,更多的“后浪”將會把“前浪”吞噬。品牌更需要做的是,如何在產品創新方面不斷與消費者的需求相匹配,不斷提升產品的品質。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