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lulemon學“乖”了
出品/虎嗅ESG組
作者/陳玉立
lululemon今年開始認真“補課”了。
自lululemon2月宣布尼龍衣料回收突破以來,4月其又推出了首款由酶回收聚酯制成的產品——lululemon 限量版 Packable Anorak 夾克。
短短2個月里連續取得兩項核心原材料的回收技術突破,lululemon顯然意識到可回收面料產品的吸引力,且開始發力了。
自2022年被環保組織曝光其溫室氣體排放一路上漲以來,lululemon沒少面臨環保主義者的指摘。
作為近幾年增長最快的時尚運動品牌,lululemon從銷售瑜伽服裝起家,其市值已然跨入全球運動品牌前五的行列。
根據lululemon的財報,2023年,其營收從81億美元增至96億美元,增幅為15億美元,增長率為19%。近十年,lululemon 的平均收入增長率超過行業88.91%。
但在今年2月,lululemon 又被國際環保組織“Stand.earth”指控lululemon在環境影響方面誤導消費者,“Stand.earth”聲稱lululemon的環保倡議活動“Be Planet”只是用來掩人耳目的“花架子”。
事實是,自推廣“Be Planet”活動以來,lululemon的供應鏈碳排放量一直在增加,從 2020 年的 748,273 噸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到 2022 年的 1,233,964 噸二氧化碳排放量。
而這并非是lululemon第一次受到指控。早在2022年,lululemon就被曝出溫室氣體排放持續增加,這導致上千名抗議者走上街頭進行抗議,其中不乏瑜伽愛好者。
面對來自環保機構以及核心客群的雙重壓力,如今的lululemon需要在ESG上尋求一條可行的路徑。
技術接連突破背后:lululemon急于“減碳”
這次推出的新品“lululemon 限量版 Packable Anorak 夾克”,工藝采用生物加工技術組合制成的聚酯纖維,采用了Samsara Eco公司的酶回收技術和伊利諾伊州LanzaTech公司的創新碳捕集技術,其手感和質量與lululemon客人喜愛的輕質干爽面料相同。
為什么要推出這款產品?回想起2月同樣是由Samsara Eco與lululemon合作推出的可回收尼龍面料產品,其背后的意義再明顯不過:
據lululemon 2022年影響力報告顯示,其產品中使用材料的 67% 是聚酯或尼龍,如果兩項原材料都能夠變得可回收而非送到垃圾場焚燒,那么不僅能極大減少碳排放量,也能減少公司的原材料成本。
lululemon原材料創新副總裁Yogendra Dandapure在接受外媒采訪時表示:“結束時尚浪費是應對氣候危機的關鍵一步。我們的酶回收技術通過利用廢料,從廢舊紡織品中提取纖維并重新利用它們,為應用創造了新的可能性。這有助于推動變革,擺脫塑料產品停滯不前的線性經濟模式。”
據虎嗅了解,Samsara Eco回收技術背后涉及到四個步驟——
第一步將塑料垃圾碾碎,第二步將廢料從聚合物狀態分解為單分子狀態,第三步純化原料成分,將塑料與其他添加劑(如著色劑)分開,最后則是利用降解來的再生材料制作新產品。
從行業視角來看,其實衣物回收技術并不新鮮,但作為lululemon深度綁定的合作商,Samsara Eco的技術卻有所不同,其首席執行官 Paul Riley曾對媒體介紹:“大多數衣物回收都將各式各樣的材料混在一起進行重新制作,這意味著生產出的衣服無法被三次利用甚至四次利用。”
lululemon的酶基回收技術則不一樣,“Samsara 的技術可以混合聚酯,并且這些聚酯可以一次又一次被分解、重組在一起,形成再生聚酯,以創造新的衣服,”Paul Riley說:“除了它的性能與純聚酯纖維完全相同以外,觸感和洗滌方式也并無二致。”通過 Samsara Eco 的技術,lululemon的聚酯材料可以被無限次回收,而其成本僅有傳統回收技術的八分之一到四分之一。
在連續的技術突破背后,實際上是lululemon迫切需要實現的可持續發展目標。環保組織“Stand.earth”曾在調研報告中稱,lululemon是通過使用化石燃料驅動的制造和材料來實現“指數級增長”,這一點在核心客群內引發了較大的爭議。因此,變革迫在眉睫。
而聚酯作為該品牌最常用的材料,在lululemon的可持續發展戰略中分量頗重,因此在lululemon發布的可持續發展愿景中被一同“端上了臺面”:到2025年,lululemon要保證至少75%的聚酯材料來自回收來源;到2030年,所有產品將完全由提高環境及社會可持續性的材料制成。
lululemon 限量版 Packable Anorak 夾克
當前,lululemon并未發布2023年全年ESG報告,且取得突破的可回收面料技術尚未投產,但正如lululemon原材料創新副總裁Yogendra Dandapure所言:“減少服裝領域的材料浪費是應對氣候危機的關鍵一步。幫助我們在推進循環發展中不斷測試和學習,這也為所有希望轉向循環經濟模式的行業創造了令人興奮的可能性。”
從產業視角來看,當前服裝產業的碳排放問題頗為嚴重。據Samsara Eco首席執行官 Paul Riley估算,服裝領域的聚酯市場規模約為包裝市場的三倍,但包裝領域的聚酯垃圾受到的關注明顯多得多。同時,行業的多項研究也指出,服裝產業約占全球總碳排放量的4%-10%,應該被提起重視。
這意味著,要想徹底解決服裝產業的碳排放問題,必須要進行回收產業的急速擴張,就像Paul Riley所說的:“我們面臨的挑戰不是可回收面料的需求,而是可回收面料供應鏈的建設和產能支撐。”
顯然,當聚酯與尼龍的可回收面料能夠量產之時,服裝行業的可持續變革也就真正來臨了。“除非能夠解決塑料危機,否則無法解決氣候危機,而杜絕服裝行業原材料的浪費至關重要。目前,超過90%的服裝廢料都是直接被拉去焚燒,Samsara Eco與 lululemon 合作推出的技術展現出可回收面料的未來前景,“Samsara Eco 首席執行官兼創始人 Paul Riley 在接受采訪時說道。
目前,Samsara Eco正在考慮接受注資,資金將會用來建造一座容量為3萬噸的工廠,用于處理服裝產品廢料,并將其轉化為全新的服裝產品。
ESG之外,lululemon的高端故事的挑戰與機遇
僅僅依靠碳排放的減少去重塑消費者認知是不夠的,lululemon如今面臨著大環境與業績上的極大壓力。
在2023年財報電話會議上,首席執行官Calvin McDonald表示lululemon 第一季度在北美的銷售開局緩慢,美國的消費環境頗具挑戰性:2023年第四季度北美銷售額增長了 9%,而2022年同期增長了29%,2023年第三季度增長了 12%。
要知道,2023年,美洲依舊是lululemon最大市場,占比高達73%,核心地區的銷售額增長放緩意味著其增長潛力開始受到質疑。
Insider Intelligence分析師雷Rachel Wolff認為:“lululemon 低于預期的業績預測凸顯了零售商們面臨的共同挑戰,因為持續的通脹壓力迫使消費者減少可自由支配的消費,轉而購買更便宜的品牌。”
年報發布之后,lululemon股價持續下探,相比2024年年初最高峰643億的市值,已經縮水近200億美金。顯然,在當前復雜的經濟環境下,lululemon也面對了來自資本的猶豫。
在過去幾年中,lululemon 享受到的好處之一是其定位高端的產品溢價,從其品牌創立開始,lululemon一直與“中產、女性”等關鍵詞掛鉤,一條經典Align瑜伽褲賣850元左右,價格是耐克、阿迪同類型產品的兩倍,且不論是線上渠道還是線下門店,都極少打折,高端的品牌形象一直深入人心。
但如今,這一形勢正在反轉,lululemon自身正在努力進行“多元化”,一邊針對男性產品拓寬產品線,“高端”故事雖然要繼續講,但亟待變通。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市場對于lululemon而言反而成了潛在的“金礦”。據公開財報顯示,2023財年第四季度,lululemon 中國大陸業務凈營收同比增長78%;整個財年,中國大陸市場凈營收為9.6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9.69億元),同比增長67%,創下近三年以來的增速新高。
lululemon首席財務官Meghan Frank表示:“2023財年第四季度和全年的業績表現,充分展現了我們全渠道運營模式、品牌差異化定位的實力和韌性......鑒于國際業務(美洲市場之外地區)的滲透率仍然較低,僅占業務的21%,這也表明了lululemon眼前面對的廣闊機遇。”
的確,截至2023財年底,lululemon在中國大陸的門店數量達到127家。而在線上,小紅書成了lululemon主要的品牌認知發散地,圍繞#lululemon創作的筆記達84萬+篇,#今天穿lululemon#話題瀏覽量高達1.6億次。
中國是否能成為lululemon的第二個增長“飛輪”?這一點無法給出確定的答案。但能確定的是,在前文筆者重點提到的可回收面料,至今只能作為品牌的一個“增色”項,畢竟限量版 Packable Anorak 夾克售價為188美金,價格不算“美麗”,起碼對于中國消費者而言是較為昂貴的選擇。
因此,在中產消費“分級”之勢下,lululemon如何解決消費者對于“性價比”的追求,如何平衡高端的品牌形象與價格之間的矛盾?除了ESG以外,它要回答并解決的問題還有很多。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