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個朋友”副總裁崔東升:618一味追求低價不可持續
出品/零售公園
作者/一文
“在我看來,過度復雜的玩法已經成為各個平臺阻礙新客戶進入的障礙。因此,必須簡化這些問題,降低消費者進入新平臺的壁壘,平臺才能有長遠的發展。從平臺視角來看,這件事勢在必行。”6月3日,交個朋友副總裁崔東升在媒體溝通會上表示。
而今年的618大戰有點不一樣。
618前夕,淘寶天貓、京東、唯品會等平臺相繼宣布取消延用了十多年的預售機制,主打“現貨開賣”。
天貓直接打出“史上最簡單618”的宣傳口號:讓售賣環節更簡單、商家參加更簡單、消費者買得更簡單。京東也表面要讓618回歸6月,不用拉長戰線,在為消費者帶來“又好又便宜”消費體驗的同時,讓購物回歸簡單快樂。
關鍵詞:簡單。
經歷大浪淘沙之后,淘寶、京東都選擇擯棄復雜的活動套路,回歸簡單。
很明顯,電商平臺正在回歸“消費者價值”。
電商平臺走到如今,增量觸頂,如何留住用戶成為生死的關鍵。各家平臺都在進行策略轉向,從“量”到“質”升級。
“現在電商平臺這種情況就像兩軍打仗,到了最后大家都沒有新招了,只能實打實地對轟,進入白熱化的決戰階段。這讓我隱隱有一種感覺,競爭是否已經進入了最后的決戰階段。再往下拼,可能會有一些大的變化,但具體是否如此,還需要進一步觀察。”
崔東升認為今年各平臺最大的變化在于“趨同”,而當電商平臺的所有玩法和動作都趨同時,最終拼的是真金白銀的投入和背后的實力。
也就是說,玩套路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只有真正的低價與高質服務才能換來消費者的停留。
以下節選部分對話內容(有刪節):
提問:我非常關心我們今年的618促銷活動。整個大背景是我們取消了預售制。預售制取消對普通購物者意味著什么?
崔東升:去年,我與幾個平臺交流時,大家達成了一致的認知:如果不能解決這么復雜的優惠問題,這些機制都會成為新進消費者的壁壘。新客戶進入某些玩法復雜的平臺時,往往搞不懂這些玩法,這會造成兩個后果。要么停止消費,阻礙其成為新客戶;要么購買后因為過度繁瑣的流程出現問題,最終導致不滿意,流失掉客戶。
在我看來,過度復雜的玩法已經成為各個平臺阻礙新客戶進入的障礙。因此,必須簡化這些問題,降低消費者進入新平臺的壁壘,平臺才能有長遠的發展。從平臺視角來看,這件事勢在必行。
我們可以看到,一些平臺今年的618投入相對更多。對消費者來說,這是好事。無論是降低復雜玩法讓購物更清爽,還是縮短消費周期,不再需要等預熱、預售,都節省了大家的時間。最終,平臺為了避免因取消復雜玩法而損失用戶,提供了更多補貼,讓消費者更多獲利。所以,從這些角度來看,消費者都是受益的,這件事本身就是為了消費者好。
提問:我想了解交個朋友以及平臺如何應對取消預售的情況。此外,京東和淘寶都取消預售,在具體執行上有何區別?我們在這兩個平臺上采取的策略有什么不同?
崔東升:今年取消預售后,最大的考驗是不確定性。我們不是預言家,無法預測市場反應。所以只能在進行中觀察市場。第一波宣布取消預售后,市場反應較好,大家普遍認為這是對的。但從實際數據看,最初的消費熱情上升較慢,有些類目的消費熱情也較低。
在這種情況下,與其提前預判庫存,不如及時響應。許多過往經驗已經失效,經濟形勢和消費趨勢也發生了明顯變化。所以,今年我們最大的區別是,不再提前排兵布陣,而是提前一天獲知消息,做出決策,全員24小時不休息地解決問題,第二天這些貨品和玩法就能上線。
因此,考驗的不是預判庫存或玩法,而是根據實際反饋及時調整。這是最大的挑戰和變化。
關于京東和淘寶兩個平臺,淘寶今年主動出擊,嘗試破局和探索,更積極主動地應對取消預售。我們與京東也有密切合作,但京東采取的是根據市場反應被動響應的策略,因為京東的玩法本身沒有那么復雜,所以變化相對較小。
提問:現在很多平臺和MCN機構在618期間追求低價,您怎么看待這種現象?是否有更積極的變化出現?
崔東升:一味追求低價對整個業態是毀滅性的打擊。如果所有人都追求低價,就意味著各環節沒有額外的價值投入,最終只能回歸產品成本的價值。這會導致選擇更差的產品,這本身是有問題的。
低價可能是更有效的手段,但過分追求低價會導致各個環節沒有利潤,而這些環節的參與者也是普通消費者。當他們沒有錢賺時,消費者也將面臨消費能力降低,形成惡性循環。
從大的趨勢來看,一味追求低價不可持續。平臺和商家也意識到這一點,并在進行調整。今年是否有特別變化?我倒未見明顯變化,但一些正確的方向仍在持續。例如,淘寶戰報顯示有300多個品牌首日銷售過億,這些品牌提供的是性價比高的產品,而不是絕對低價的平替產品。
這些品牌的保持和增長表明,不是所有的銷售都依賴于去品牌化的平替產品。整體來看,做得好的品牌依然保持了非常好的銷量,這是積極的現象。因此,即使沒有特別大的變化,保持住好的趨勢本身就是最好的事情,并沒有完全被低價產品主導。
提問:因為了解到今年618期間,各個平臺的一些促銷舉措和往年有很大區別。您能否分析一下今年各個平臺的不同趨勢?
崔東升:今年各個平臺最大的變化,如果用一個詞來概括,我會說是“趨同”。這聽起來好像是大家在做相同的事情,但在我看來,這正是今年最大的變化。過去幾年,各個平臺有明顯不同的打法和感受,但今年,所有平臺的動作都開始趨同。
在這個階段,競爭開始進入白熱化。當所有玩法和動作都趨同時,最終拼的是真金白銀的投入和背后的實力。例如,最初搞百億補貼的是拼多多,后來淘寶、京東、抖音也跟進。
前幾天,我看到某個平臺的百億補貼,蘋果產品補到了4000元,這個價格非常夸張,我都忍不住預約了一下看看情況。再比如“僅退款”功能,最初只有拼多多做,現在大家都跟進。預售也是如此,大家都取消了預售。現在,各個平臺的節奏和打法幾乎沒有區別,變得特別趨同。
這種情況就像兩軍打仗,到了最后大家都沒有新招了,只能實打實地對轟,進入白熱化的決戰階段。這讓我隱隱有一種感覺,競爭是否已經進入了最后的決戰階段。再往下拼,可能會有一些大的變化,但具體是否如此,還需要進一步觀察。
提問:“交個朋友”以后在每個平臺都有布局,如果平臺之間趨同了,我們的策略是否也會趨同,還是會盡量在每個平臺之間做差異化?
崔東升:做商業就要順勢而為,提前布局。順勢而為的意思是,如果平臺的大戰略方向是這樣的,我們肯定要順應平臺的戰略方向,這是必然結果。提前布局的意思是,我們理論上應該做一些差異化的東西。但如果當下的大趨勢是這樣的,我們先這樣做,但可以提前做某些布局。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