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山姆成為沃爾瑪全球最賺錢門店
出品/聯商翻譯中心
編譯/松柏
近日,沃爾瑪受邀參與Evercore ISI消費者與零售業務線上會議,執行副總裁兼首席財務官約翰·戴維·雷尼(John David Rainey)代表發言。對話涉及沃爾瑪業務的多個關鍵話題,包括全球門店的布局洞察、電商業務的前景展望、盈利手段的最新探索等。
上個月,沃爾瑪公布了2025財年Q1業績,營收同比增長6%至1615億美元,凈利潤躍升至51億美元。沃爾瑪美國同店銷售額增長3.8%,且交易數量比一年前增長了3.8%。其中,高收入家庭推動了大部分增長。
具體到中國市場,銷售額為57億美元,同比增長16%,其中電商業務凈銷售額增長23%。在銷售方面,山姆會員商店和線上業務持續加強,電子商務滲透率為43%。在收獲不錯的成績后,CFO雷尼如何解讀增長背后的故事呢?
以下是線上采訪實錄(經聯商網編譯):
“表現最好的一些門店都在中國”
在過去的5年、10年里,沃爾瑪退出了一些國家,但也進入了印度和其他一些市場。未來將如何在全球布局、哪些市場的業務還有上升空間、希望在哪些地方進行投資,這些是大家十分關心的問題。
對此,雷尼談道:“我們非常滿意當前的全球布局,不過未來也有可能發生改變。作為一家有著近62年歷史的公司,我們試水過巴西、日本、歐洲等市場,基本上已經摸清楚我們的價值主張在哪些市場行之有效,反之亦然。因此,我們認為不一定要在某個特定的市場加大投資或開設實體店。縱觀國際市場,不得不提到中國和印度。”
具體到中國市場,雷尼毫不吝嗇地夸贊道:“中國市場近一半的業務是電商,我們對山姆會員商店的業務開展非常滿意,業績持續顯著增長。就總收入而言,我們表現最好的一些門店都在中國,或是中國的山姆會員商店。”
“完美訂單”
沃爾瑪銷售額增長的很大一部分來自電商板塊,未來還將持續下去。
“電商業務年增長率維持在20%,”雷尼說道。過去,沃爾瑪幾乎完全依賴于實體店,未來也將繼續如此,但該零售巨頭正默默深耕電商板塊,畢竟“便利性正與消費者產生共鳴”。
值得一提的是,自2020年推出的Walmart+會員服務已進入狀態。雷尼表示,大約20%的運營收入來自Walmart+會員服務和廣告。對于使用Walmart+的顧客而言,他們的消費金額大約是普通顧客的兩倍,而且購物頻率更高,單次購物數量更小,這是很明顯的一個趨勢。
雷尼強調:“在上次的財報電話會議上,我提到公司內部會使用的一個指標——完美訂單。它是指當顧客或會員訪問網站時,他們能否找到所需的商品?當他們將這些商品加入購物車并提交訂單,但顯示缺貨時,我們是否需要進行替換?此外,我們能否在承諾的時間內將商品送達?”
面對這一系列問題和挑戰,雷尼自信地說:“我們的‘完美訂單’得分比去年增長了近900個基點。這清楚地表明了我們在這方面的進展和改善,以及顧客對此的反應。我們在電商服務方面的表現正變得越來越出色。”
“廣告業務GMV占比可能會翻一番、兩番,甚至四番”
去年,亞馬遜的收入增速為12%,是沃爾瑪的兩倍。截至2023年,亞馬遜的營收為5750億美元,而沃爾瑪的營收為6480億美元。如果兩家公司在2024年至2026年期間保持同樣的增長速度,那么亞馬遜2026年的營收可能會超過沃爾瑪。
面對現有傳統業務逐漸溢滿,沃爾瑪一直在努力尋找新的收入來源。今年早些時候,該公司達成協議收購電視銷售商Vizio,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為了發展其廣告業務。其在2023財年的廣告銷售額為34億美元,同比增長28%。 但新業務并非全部都取得了成功。上個月,該公司宣布將關閉過去五年來在其商店旁邊開設的51家連鎖健康診所。
針對未來潛在的業務組合,雷尼表示:“廣告業務是其中的亮點之一,因為它的利潤率比較高,而且我們也看到了客戶的反饋。當前廣告業務在GMV中的占比仍然是較低的個位數。但我認為,未來幾年這一比例可能會翻一番、兩番,甚至四番。僅此一項,利潤空間就不可估量。”
另外,雷尼還提到了第三方賣家服務和金融業務。其中,相對于現有的零售業務規模,“金融業務”難以辨認和識別出來,但將是“未來五年最大的機會領域。”
“吞吐量大約是原來的兩倍,而人數卻只有原來的一半”
沃爾瑪大賣場動不動就是十幾萬個SKU,每天都有海量的貨物進進出出,本土超5000家門店需要配送貨物,這背后離不開強大的履單網絡。對于自動化和效率方面的情況,有個不容忽視的數據:單位速度增長了20%。
雷尼解釋道:“在42個配送中心中,有15個已經在某種程度上實現了自動化,并且全美約有1700家門店正在使用自動化服務。但這并不意味著就是100%的自動化”“我們對目前取得的進展非常滿意,很期待未來全面實現自動化。同時,門店內的變化也讓人感到欣慰。以前也談到過,數字貨架標簽能為員工節省大量時間,能夠更精確地跟蹤和記錄商品的銷售情況。”
他補充道:“當一個配送中心實現自動化時,吞吐量大約是原來的兩倍,而人數卻只有原來的一半。因此,這方面的數據十分具有說服力。”
另外,這個季度“電商業務的利潤率提高或增加了13%”,在雷尼看來,并不是每個季度都會如此,但這確實說明沃爾瑪在為客戶提供產品的單位經濟效益方面取得的進步。“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通過降低交付成本實現的。不僅僅是降低送貨成本,還可以通過提高配送密度來降低送貨成本。在比較偏僻的地方配送時,可以多送幾個包裹,而不只是一個。此外,還可以通過與配送相關的服務收入來降低成本。例如三小時送達服務。越來越多的客戶有這方面的需求,這在整體上促使成本下降。”
“定價對總收入貢獻較少”
受大環境影響,美國消費者持續縮減支出,尤其在今年第一季度顯現。越來越多的公司,包括塔吉特、麥當勞和漢堡王,都在強調降價或追求優惠,試圖吸引經濟拮據的消費者。作為全美最大的零售商,沃爾瑪也不例外。
對于如何在逆風之中實現“銷售額增長3%”的成績,雷尼強調:“在如此宏觀環境下,我們對所取得的成績非常滿意,其中定價對總收入貢獻較少,但銷售數量有所增加。參考第一季度的收入增長構成,幾乎完全是由銷售數量推動的,對此我們感到非常高興。這反映了消費者對我們的看法。他們來找我們不僅是為了物美價廉,也是為了便利。”
在不同地理區域,沃爾瑪的增長態勢有明顯差異,山姆會員商店和美國市場的銷售增長尤為顯著,國際市場稍遜一籌,但整體都在預料之中。
“消費者認可我們的便利性”
當下,消費者選擇購物的標準離不開“價值”和“便利性”。沃爾瑪在這方面顯然有優勢。以其大本營美國市場為例,沃爾瑪門店4609家、山姆會員商店599家,幾乎覆蓋了全美的消費者。
隨著時代的變化,觸達消費者的方式方法也有所變化。沃爾瑪則致力于提升全渠道服務體驗,尤其是在滿足消費者線上購物需求方面。“在過去幾年里,顧客傾向于線上點單線下自提。但在過去幾個月里,配送上門的數量超過了線下自提。我相信這會成為未來的趨勢,這也恰恰說明消費者認可我們的便利性,”雷尼說道。
其中,雷尼特別強調了“三小時內送達”的重要性,它對整個電商板塊的單位經濟效益產生了積極影響,也是電商盈利能力改善的一個重要驅動因素。
而與價值息息相關的是商品的價格,“這或許是每個季度都躲不開的話題。它是動態的,不斷變化的。當然,我們認為根據地區進行價格投資是明智之舉。針對其他一些領域也是如此。本季度,僅在食品雜貨領域,我們就降低了近7000款商品的價格(Rollbacks系列產品),商品數同比增加了50%。總之,每日低價是代名詞,我們希望繼續成為該領域的價格領導者。”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