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馬開賣9元快餐,要搶快餐店生意
出品/時代財經APP
作者/鐘黛
商超便利店推出的平價餐食,正在成為當代都市人的就餐新選擇。
近日,盒馬在廣州全市門店推出“平價快餐”服務,合共上線近百款平價快餐,每天約推出20多款平價餐品,每個星期滾動一次,包括9元的梅州腌面,19.8元的三葷一素快餐以及16.8元的豬雜湯等。
事實上,早在今年年初,永輝就在福州和浙江推出了平價食堂。據報道,福州某永輝食堂,推出現炒現做、自助自選的快餐,約20多個SKU,約15元即可管飽。而在浙江則是 “論斤稱重”,嘗鮮價為1.98元/兩。
在上海汶水路,一名上班族對時代財經表示:“這一帶的餐廳吃膩了以后,偶爾會去大潤發的內部餐廳吃飯,主要沖著菜品便宜且快捷。我們中午去的時候還要排隊,有不少附近的上班族和小區居民。”
鮑姆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鮑躍忠對時代財經表示,在消費者追求性價比的當下,商超零售企業推出一些低價、實惠的菜品,可以吸引客流,也是一種營銷手段的探索。
01
商超推出低價快餐
記者就平價快餐致電咨詢盒馬客服,對方稱在上海金橋國際店也有平價食堂,但是記者實地走訪并未發現目前該店有面向消費者推出類似平價快餐,反而大潤發以及永輝等超市在上海的門店已經有一些低價快餐。
6月某工作日的晚餐時間,大潤發(上海閘北店)內部的就餐區,兩名身穿大潤發制服的工作人員在現做涼皮和涼面,涼皮約14.8元/份。就餐區設有少量座位,幾乎坐滿,約有5組家庭客群在就餐。
不止這一家門店,時代財經走訪發現,多個商超均設立了就餐區,為消費者提供現制餐食。
在上蔬永輝(上海虹橋良華購物廣場店)的就餐區,冷鮮柜中陳列著清洗、搭配好的包裝食材,消費者挑選后,有廚師現場制作上菜。就餐區的工作人員對時代財經表示,自己是超市的員工,食材也都來源于超市。
上蔬永輝(上海虹橋良華購物廣場店)就餐區陳列的食材,時代財經攝
在上海寶山正大樂城購物廣場的負一層,開設著一家永輝超市,內設食堂,同樓層還有一眾特色餐廳。
6月某工作日晚餐時間,該永輝食堂供應著17個菜品,16.8元任選3個菜品,19.8元任選4個菜品。在大眾點評上,該永輝食堂曾收獲數條評論。消費者普遍認為,其性價比高、服務熱情、價格實惠,但味道一般。
當日,該永輝食堂的少數座位幾乎滿座,翻臺率亦較高;附近的老鄉雞等平價快餐廳客流量也較大;而部分定價偏高的江浙餐廳、日式餐廳門庭冷落。
永輝超市(上海寶山正大樂城店)內部食堂,時代財經攝
該食堂一名工作人員對時代財經表示,不少在附近工作及居住的消費者在此就餐,也有人懶得做飯直接打包回家吃。
早在今年年初,永輝超市就在福州和浙江等地推出了超高性價比的社區食堂,價格親民,備受關注。福州門店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該食堂由永輝自營,“有人坐很久的公交車過來,就為了體驗一下”。
數名受訪商超員工認為,商超開設就餐區,主要是為了提供更好的購物體驗,讓消費者逛累了有個歇腳、吃飯的地方。其次,可以起到引流的作用。
02
商超自營餐飲難度較大
商超零售企業布局餐飲已成趨勢。
早在八九年前,新零售概念興起時,盒馬鮮生就選擇將餐飲服務嵌套在門店中,采用了“超市+生鮮餐飲+O2O”的商業模式。永輝超市也推出了對標盒馬鮮生的“超級物種”,曾向消費者提供食材現場烹飪的餐飲服務。
百聯咨詢創始人莊帥對時代財經指出,商超推出快餐的原因包括:快餐屬于日頻的高頻消費品類,消費者無論是通過進店還是點外賣來購買快餐,都可以促進店內其他商品的銷售,特別是飲料酒水、零食、醬料等關聯商品;其次,快餐的利潤率很高,可以提高店內的綜合毛利;最后,電商平臺很難售賣現制快餐商品,商超可以與電商平臺形成差異化競爭。
奧樂齊中國區主席陳有鋼曾表示,中國市場由于外賣的發展,出現了“餐飲零售化”和“零售餐飲化”不可逆轉的趨勢。奧樂齊在上海曾提出“社區生活食堂”概念——“奧家廚房,社區食堂”,主推即食餐點。
此外,羅森、全家、7-11等便利店早已推出了品類多樣的鮮食。今年,7-11便利店還在廣州開出全國首家小食堂。該門店在原來便利店的基礎上將熱食區域放大,同時新增堂食用餐區,門店最多可接待16人至20人,主打現制、現烤、現炸的產品,售價從6.9元至22.9元不等。
莊帥分析稱,商超零售企業做餐飲,如果采取簡單的租賃外包模式,組織及管理壓力較小,還可以通過收取租金馬上實現盈利。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則認為,商超零售企業如果做自營餐飲,對供應鏈的要求提升了,對內部管理的挑戰加大了,門店的整體運營也增加了很大的管理難度,“整體來看效果不會太好”。
永輝超級物種的門店數量曾于2018年底達到73家,但其歸屬的永輝云創業務板塊出現9.45億元虧損,永輝于同年將云創業務剝離。2020年,永輝云創再度納入永輝超市合并報表范圍。2023年,永輝云創的營收為1.02億元,凈利潤為4658.32萬元。
莊帥指出,超級物種屬于幾十上百平米的小店,永輝原有商超的組織架構和流程很難兼管,在店內運營及供應鏈也很難直接復用。在全新的組織流程以及店內和供應鏈體系下,短期內很難實現盈利。作為上市公司,永輝很難承擔太長周期的投入期。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