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氣森林,“攻入”農夫山泉腹地
來源/氫消費
撰文/H.H
瓶裝水賽道,從不缺少新故事。
這兩年,康師傅、今麥郎、農夫山泉幾家巨頭圍繞“熟水”打得不可開交,喝開水、涼白開、白開水......一個個從命名到產品都極為相似的產品輪番上線,戰況焦灼。今年,熟水的熱度還在持續,純凈水賽道又再度熱起來。
4月,怡寶的母公司華潤飲料首次遞表港交所,同期,怡寶的老對手農夫山泉高調推出純凈水——綠瓶農夫山泉,借著“綠瓶有點甜,紅瓶更健康”的概念重啟純凈水業務。在“天然水”市場做到了極限后,調轉槍頭,爭奪“純凈水”這塊更大的蛋糕。
最近,元氣森林也在天貓旗艦店低調上線了一款純凈水產品,這款產品直接綁定了元氣森林的命名,名為“元氣森林飲用純凈水”,主打“0鈉”“全家放心喝”等賣點,僅需2元一瓶,以12瓶或24瓶的整箱包裝出售。
據悉,這是元氣森林推出的首款純凈水產品,但卻不是其第一次闖入瓶裝水賽道。令人好奇的是,第三次敲響瓶裝水的大門,元氣森林究竟能走多遠?
氣泡水之后的主動“出擊”
提及氣泡水,首先沖出大眾腦海的就是“0糖0卡0脂”的元氣森林。
2018年,元氣森林抓住年輕消費者“既要口感,又要健康”的心理,推出“0糖0卡0脂”的健康果味氣泡水順利出圈,憑一己之力帶火了整個氣泡水賽道。隨后公司估值水漲船高,在2021年全球獨角獸榜中元氣森林排名第9,估值達到950億元;2018年到2020年間,分別完成了300%、200%和309%的增長率,一時風頭無兩。
俗話說,盛極則衰,月滿則虧。隨著時間的推移,“氣泡水=元氣森林”的消費認知確立了,但由于“0蔗糖”與“0糖”造價風波以及經銷商困局,氣泡水增長遇到瓶頸,元氣森林也站在了十字路口。
為了探索第二增長曲線,元氣森林不斷開拓新品。今年618期間,元氣森林淘寶官方旗艦店低調上新了“元氣森林飲用純凈水”,便是其在包裝飲用水賽道的第三次嘗試,此前的三年時間里其前后推出了“有礦”“森林的水”兩款產品,不過都潦草收場。
從產品策略來看,“元氣森林飲用純凈水”或多或少能看出農夫山泉的影子。
2021年7月,元氣森林曾闖入瓶裝水賽道,推出了天然軟礦泉水“有礦”,定價最初為5元/瓶(后期調整為3元),定位是“軟礦泉水”。
“有礦”的賣貨邏輯與農夫山泉類似,都是講水源地的故事:水源來自云南原始森林深層自涌泉,經地下深層玄武巖34年過濾,富含人體需要的鉀、鈣等微量礦物質元素等。在元氣森林的媒體溝通會上,王雪剛甚至放言“元氣森林有礦天然軟礦泉水的出現,就是要讓天下水廠‘卷’起來。”
不過,顯然“有礦”沒得掀起多大的浪花,進入華東、華南線下渠道后始終在“無人問津”的角落里,最終淡出消費者視野。2023年1月,元氣森林轉戰“天然水”賽道,推出全新瓶裝水“森林的水”弱堿性調味天然水飲品,目前來看似乎也沒了下文。
今年推出的“元氣森林飲用純凈水”轉向純凈水細分市場,該新品主打“0鈉”賣點,類似于“0糖”概念包裝。目的是為了繼續樹立“健康”人設,去貼合消費者減鹽的消費需求,契合“適量攝入鈉有利于人體健康,但長期過量攝入鈉,則不利于人體健康”的理念。
圖源:淘寶元氣森林旗艦店
同時強調新品“水源地”為廣東省肇慶市,使用10道匠心工藝,并通過“納米級過濾”后,喝起來清甜甘冽,0鈉放心喝,適用場景為家庭飲用、廚房用水、沏茶品茗等等。可見,元氣森林這一次將目標群體鎖定在家庭型消費者,產品策略更務實、更加精細化。
從礦泉水、天然水再到純凈水,隨著價格下探和水質調整,元氣森林的“賣水之路”來到了競爭最激烈的2元賽道。從其策略上看,元氣森林第三次闖入瓶裝水市場上,顯得更有嘗試意義。
經過上述復盤,不難發現此次元氣森林僅在天貓旗艦店上淺淺試水的意義:一方面,電商渠道便于統計銷售數據,能直觀看到消費者的評價與反饋;另一方面,借助元氣森林氣泡水的熱度,吸引一部分愛囤貨的家庭型消費者選購。
巨頭林立,元氣森林能否占有一席之地?
瓶裝水被稱為流動的“黃金產業”,其中,包裝飲用水是最難做出花樣的單品。
一方面,它無色無味,無論是2元、3元、5元,甚至是10元的瓶裝水,入口后差別不太大。另一方面,水又是剛需,出門在外口干舌燥時,包裝飲用水無疑是解渴的最佳選擇。
巨大的市場需求和利潤空間,決定了包裝飲用水成為飲料行業里最大的細分品類。如今,一個包裝飲用水市場擠滿了怡寶、農夫山泉、娃哈哈、康師傅、百歲山、依云、冰露等品牌,逐漸演化出了天然礦泉水(來自地下深層)、天然水(來自地表,如河、湖)、飲用純凈水(公共供水系統)三大細分市場。直到2016年,今麥郎率先推出熟水產品“涼白開”,才出現了新的迭代方向。
就當下市場而言,元氣森林的各路競爭對手早已牢牢把持了各大領域。據公開數據顯示,在2023年我國包裝飲用水市場農夫山泉占據了26.5%市場份額,怡寶占了21.3%,娃哈哈純凈水名列第四,市場占有率為9.9%。
圖源:農夫山泉官方微博
農夫山泉主打“天然水”,從“農夫山泉有點甜”到“我們不生產水,只是大自然的搬運工”,天然優質水源始終是產品核心;怡寶和娃哈哈以純凈水為主,百歲山將定位瞄準了當時鮮少有品牌入局的“礦泉水”賽道,錨定高端礦泉水市場。
隨著行業門檻的降低,江西潤田、陜西龍王泉、廣西巴馬麗瑯,安徽迎駕山泉、東北泉陽泉等二三線品牌加速崛起,較為典型的代表就是西藏水資源,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品牌早就拿下中國高端礦泉水市場份額的28.5%。此外,一些賽道外的選手也在虎視眈眈,如蜜雪冰城此前就推出過一款名為“雪王愛喝水”的天然水產品。
哈佛的心理學博士米勒曾提出,在每一個品類里消費者的心智最多只能記住七個品牌,《定位》一書中作者特勞特進一步提出,消費者只能記住其中的兩個。縱觀競爭激勵的包裝飲用水市場,元氣森林占據一席之地,除了產品線創新外,渠道鋪貨也是成為關鍵。
只是就渠道鋪貨而言,元氣森林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以農夫山泉為例,其渠道鋪設可謂做到了極致下沉,95%銷售收入由經銷商貢獻,其中80%以上的營收來自線下。
反觀元氣森林,2020年之前的鋪設渠道主要集中在一二線城市的連鎖賣場及便利店,雖然進入2023年后持續提升下沉市場的占有率,逐漸實現了縣級市場完成50%以上覆蓋,但較之其他巨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賣水,還是一門好生意嗎?
賽道擁擠、競爭加劇,為何人人還都想賣水?原因無外乎“利潤”二字。
賣水的盈利究竟有多強,或許從各大巨頭的財報就能看出來。以做包裝飲用水起家的農夫山泉為例,根據其2023年財報顯示,2023年總營收額達到了426.67億元,其中包裝飲用水收益超過了200億元,占據了總營收的近一半。大眾熟知的鐘晱晱,也正是靠賣水成為了中國首富。
另一大巨頭華潤飲料,作為怡寶母公司——國內最大的純凈水企業,在今年4月首次遞表港交所。根據招股書披露,2023年華潤飲料售出逾146億瓶“怡寶”品牌水產品,占總營收的90%以上。
圖源:怡寶官方微博
在純凈水市場,華潤飲料依靠其核心產品“怡寶”,在2023年零售額達到395億元,市占率達到32.7%位居第一,超過了第二至第五企業的總和。
為什么賣水這么賺錢?一方面源自于國內消費者的剛性需求,水是生命之源,人類每天都需要攝入一定量的水,無論是日常消費、戶外運動補水還是餐飲業都離不開瓶裝水的支持,因此水的市場需求一直非常穩定,幾乎沒有淡季和旺季之分。
此外,隨著消費者健康意識的提升,飲用水的品質要求越來越高,這也為瓶裝水市場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市場機會。
另一方面,瓶裝水的盈利能力也可圈可點。盡管近幾年甄選水源地、加工處理以及包裝等環節的成本日益增加,但品牌方可以通過規模化生產來降低成本,相對于其他品類,瓶裝水的利潤空間相對較大,即使售價并不算高,但也能保證良好的利潤回報。
同時,從市場空間來看,我國瓶裝水市場遠沒有飽和。
根據灼識咨詢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包裝飲用水市場規模為2150億元,預計將在2028年將達至3143億元。飲用純凈水是其中最大的細分市場,2023年市場零售額為1206億元,占中國包裝飲用水市場的56.1%,預計2028年將達到1978億元。
也就是說,我國的瓶裝水市場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對元氣森林而言,勇闖“純凈水市場”固然有巨大風險,但失敗了就失敗了,元氣森林也不差這一次敗仗。畢竟,誰也說不準下次站在風口上的究竟會是誰。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