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食品牌年中大考,誰賺到了錢?
來源/時代財經
作者/張雪梅
2024年過半,休閑零食賽道的關鍵詞仍然是“內卷”。
去年年底,“高端零食”定位的良品鋪子(603719.SH)大規模降價,加入“低價”大軍。這給其業績帶來沖擊,上半年錄得凈利下滑;“主板零食第一股”來伊份(603777.SH)同樣陷在凈利下滑的泥潭里;而鹽津鋪子(002847.SZ)、勁仔食品(003000.SZ)則實現凈利增長。
不過,截至7月12日收盤,鹽津鋪子、勁仔食品股價均出現不同程度下滑。其中,7月11日,鹽津鋪子盤中一度跌超6%,7月11日-12日,兩天累計跌幅超過7%。今年5月,鹽津鋪子公告稱,公司股東、實控人之一張學文計劃減持不超過1.5%的公司股份。截至7月10日,張學文合計減持200萬股,鹽津鋪子稱,剩余未完成的減持計劃將不再執行。
針對股價下挫,勁仔食品對時代財經表示,公司處于高質量發展過程中,股價是正常的市場波動,“公司目前的動作主要是品牌化建設和新品打造。”截至發稿,鹽津鋪子暫未對業績預告后股價下滑做出回復。
01
零食企業洗牌
今年6月,量販零食品牌鳴鳴很忙開出萬店。在休閑零食渠道迎來迭代的同時,傳統零食企業也在經歷洗牌。
作為老牌零食上市企業,2023年來伊份與萬店目標失之交臂,更出現2016年上市以來的營收首降,在零食行業逐漸掉隊。今年上半年,其因直營店收入下降,導致當期利潤不達預期,預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400-1600萬元,同比減少70.58%-74.26%。
在大單品策略的推動下,過去處于腰部梯隊的鹽津鋪子、勁仔食品正奮起直追。鹽津鋪子上半年預計營業收入為24.00-25.00億元,同比增長26.72%-3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10-3.30億元,同比增長26.18%-34.32%。不過,與第一季度超40%的增速相比,鹽津鋪子上半年整體的增速有所放緩,尤其是第二季度,扣非凈利潤甚至可能出現環比負增長。這或許也是導致二級市場對其預期不足的因素之一。
另一家湖南本土零食企業勁仔食品則預計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33-1.50億元,同比增長60.00%-80.00%。勁仔食品稱,凈利潤增長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營業收入增長帶來的規模效應和供應鏈效益優化,另一方面是主要原材料如鳀魚、鵪鶉蛋、黃豆等價格同比均有所下降。
今年4月,勁仔食品提出開啟新一輪“三年再造一個勁仔”,即到2026年營收、利潤實現翻倍。在行業內卷加劇的背景下,要延續高增長對企業而言具有一定挑戰。
在聚焦紅棗大單品業務后,好想你(002582.SZ)預計上半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3%左右,以去年同期7.01億元推算,今年上半年營收約為7.9億元;不過其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虧損3000-4000萬元,上年同期為虧損1823.39萬元,虧損擴大。在剝離百草味之后,好想你早已遠離零食品牌第一梯隊。
經歷去年年底的換帥、降價動作后,良品鋪子上半年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100-3000萬元,同比減少84.15%-88.91%。2023年11月,良品鋪子在門店渠道針對300款產品實施降價策略,降價對毛利產生了一定的影響。而良品鋪子還將繼續對500多款產品降價。
華鑫證券研報指出,上半年良品鋪子正處于經營策略調整階段,降價對毛利產生一定影響,隨著公司對供應鏈及各項業務的精益管理、降本增效措施的穩步推進,預計調整效果將逐步釋放。
從營收規模上看,目前良品鋪子僅次于三只松鼠,同處于休閑零食頭部。盡管短期內,其他品牌難以超越兩家頭部品牌,但隨著行業加速洗牌,以及量販零食賽道崛起,休閑零食行業的格局仍存在變數。
02
得量販者得天下?
對休閑零食企業來說,零售終端的變革也影響著品牌自身的發展。為此,各家都在調整自己的渠道布局,發力量販渠道和內容電商。
作為以線下經銷商渠道為主的品牌,2023年,勁仔食品加大布局短視頻、社交平臺、達人直播等新興渠道,建立從頭部流量到自播帶貨的傳播矩陣。2023年,其新媒體渠道的銷售同比增長142.60%。
對于零食很忙、趙一鳴、糖巢、好想來、老婆大人、零食有鳴等快速發展的新興零食專營渠道,勁仔食品也在陸續布局。其在4月的投資者關系活動上表示,公司在零食專營系統覆蓋超100家客戶2萬家門店,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超100%。
鹽津鋪子則將量販零食渠道作為重點發力板塊,早在2021年,鹽津鋪子就與同屬長沙的零食很忙達成合作。去年12月,鹽津鋪子控股還向鳴鳴很忙集團戰略投資3.5億元。
渠道的變化也體現在數據上,2017年時,鹽津鋪子在沃爾瑪、步步高、華潤萬家、大潤發和家樂福等直營商超渠道的營收占比還高達53.6%。但到2023年,鹽津鋪子直營商超渠道的營收占比僅有8.1%左右。
此外,鹽津鋪子在電商渠道的營收占比逐年提高,從2017年的6.5%一路增長至2023年的20.1%。
“食品飲料整體線下渠道比較疲軟,量販渠道仍在擴張的狀態,店鋪數量和渠道影響力都在增強,這也意味著那些在量販渠道穩步擴張的品牌,有更好的增長根基。”凱度消費者指數大中華區總經理虞堅對時代財經分析,相對其他渠道而言,量販渠道有一個明顯的優勢,即吸引了很多年輕消費者或者年輕有孩的家庭。品牌如果抓住量販增長的機會,會有很好的表現。而從目前的整體滲透率來看,量販渠道仍有較大成長空間。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