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跑到越南“外卷”
出品/全天候科技
作者/黃昱
多雷暴的夏季,讓孟飛(化名)所乘坐深圳飛往越南胡志明的航班又一次延誤了。急著去見客戶的他有些焦躁。
自從去年在越南成立分公司后,做電子元器件生意的孟飛今年頻繁飛往越南,希望能盡快開拓更多客戶,在這個與中國時差1個小時并接壤的國家扎根。
備受孟飛青睞的越南,在近三四年來,迎來了第四波中企投資浪潮。
和許多剛將目光瞄準越南的中企不同,TCL在25年前就來到了越南,并將其作為自己出海的第一站。如今在新一輪中企出海浪潮下,越南對TCL全球化的戰略意義也進一步提升,成為TCL海外第二大制造基地,產出僅次于墨西哥。
中企搶灘越南熱火朝天,但在真正走進越南后,不少淘金者也深刻認識到:越南機會雖然很多,卻也不是能輕松賺到錢的。
語言、文化、管理、市場洞察等,都是這些淘金者需要克服的難關。
01
排頭兵
中越歷史淵源頗深,早年“下南洋”移民潮,讓這里聚集了不少華人。因此,與出海墨西哥等國家不同,中國商人在越南等東南亞國家的融入難度要低一些。
中企去越南掘金并非這兩年才發生的事,90年代以來,越南先后興起了四波中企投資潮,當前這一波屬于第四波。
1999年年初,通過收購香港陸氏在越南的彩電廠——同奈工廠,TCL成為第一批跑到越南“吃螃蟹”的中企之一,邁出其海外自建渠道及自有品牌推廣的第一步。
不過,當時中國經濟正處于蓬勃發展的時期,出海并不是必選項,TCL內部也有很多不同聲音,但TCL創始人、董事長李東生堅定認為必須同步發展國際化,如果開展國際化太晚,雖然可能會有更好的產業基礎,但機會就不一定有了。
此外,之所以將越南選作出海第一站,是因為其離TCL總部所在地廣東近,且當地華人經濟圈很強,有利于控制風險。
但在被三星、LG、索尼、松下等日韓品牌包圍越南家電市場,TCL這一仗也打的很艱苦,前18月虧了不少錢,后來靠著“農村包圍城市”戰略才迎來轉機。
站在現在看過去,TCL在越南市場的堅持無疑是正確的。
7月30日,TCL全球化25周年媒體交流會上,李東生回憶道:“越南這一仗是敢不敢打的問題。當時我們在國內活得挺滋潤的,1999年TCL電視在國內市場份額拿到了第一,但我還是覺得做企業家一定要看長遠。”
這些年來,憑借在越南的本地化經營和產品力,TCL從被日韓品牌盤踞的市場中殺了出來,躋身越南本地電視市場第一梯隊,銷量上僅次于三星和LG。
華爾街見聞在位于胡志明市的越南第三大家電賣場中看到,電視展區中,TCL是存在感最強的中國品牌,而這兩年剛進入越南市場的海信還只有很小的一個展臺,暫時還未能在越南市場對TCL造成威脅。
不過,對于全球化布局的TCL而言,越南內銷市場只是很小一部分生意,越南更大的意義在于給全球化做供應鏈支撐。
據華爾街見聞了解,2019年之前,TCL在越南一直都只有同奈工廠這一個小工廠,一年生產電視近30萬臺,只供越南本土。
2019年后,TCL在越南新建了平陽工廠,2024年年產能預計609萬臺,年產值約10億美元,滿產產能可達800萬臺,是TCL在越南乃至東南亞最大的電視制造廠,僅次于三星工廠,其中5%產能即可滿足越南本地市場,超80%銷往北美,剩下覆蓋東南亞其它國家。
平陽工廠的建設過程頗有戲劇性。
TCL實業泛智屏BU制造中心越南基地總經理徐林軍透露,最初在2019年啟動建設平陽工廠時,TCL是規劃了100萬臺年產能,主要目的是為了輻射東南亞市場,但后來中美貿易戰打響,TCL立即決定提升平陽工廠產能,讓其能同時輻射整個北美。
TCL對越南的定位是可以輻射全球的制造基地,目前產出僅次于主要輻射貿易壁壘內區域的墨西哥,是其海外第二大制造基地。
李東生指出,越南進出口貿易十分活躍,進出口主要對象是美國和歐盟。明年歐盟和東南亞自貿協定開始生效,如果是符合產地來源的標準產品,越南制造的產品進入歐盟也優勢。
02
新熱土
不僅是TCL這樣的出海老將,越南已經成為越來越多中國企業出海的必選項,如富士康、京東方、海信、兆馳等。
今年4月,京東方首個海外自主投建的智慧工廠在越南開工,董事長陳炎順指出,越南是京東方海外布局的戰略要地,未來將依托新工廠強化全球布局和服務。
另據杭州商務局消息,今年3月,杭州市政府在越南主辦“海外杭州”越南展,這是中國迄今在越南自主舉辦的最大展會。
一位在越南待了十多年的中企高管告訴華爾街見聞,與第一波中企出海越南不同,如今第四波出海潮,明顯企業數量更多、投資體量更大。
多位來越南經商中國人士也認為,越南是目前中企出海最熱門的國家之一。
徐林軍對華爾街見聞表示,像TCL這種做全球生意的,不來越南不行。而TCL出來后,相應的供應商也必須出來,否則周期、成本都成問題,這是會影響其長期競爭力的。
據悉,除了顯示屏和半導體材料外,TCL產品制造所需的其它供應鏈廠商都有在越南本地化。
中印越電子(手機)企業協會最新統計顯示,越南南部已形成了以TV為主的家電產業集群,預計兩年內越南南部TV年產能將達4000萬臺,產業主要聚集在胡志明、同奈、平陽、頭頓等地。
孟飛來越南淘金的主要原因,也是因為其公司主要客戶將一些項目遷來了越南。
投資海外難免遇到水土不服的問題,但不錯的營商環境、快速增長的經濟以及與中國接壤的地理條件等,都是在如今“不出海 就出局”共識下,中企出海越南熱情高漲的重要原因。
李東生稱,在海外,越南社會比較穩定,TCL在這里辦廠這么多年基本上沒有什么事件對正常經營造成過影響。雖然有一些基礎設施能力不足的問題,但過去幾年看到都在快速的補強。
近十年來,越南都是東南亞經濟增速最快的國家。匯豐銀行全球研究部負責東盟市場的經濟專家Yun Liu甚至因為越南今年二季度GDP增長超預期,進一步上調其全年經濟增速。
因此,即便當前越南本地市場規模還不算大,但不少中國企業也并不會輕易放棄這個充滿增長潛力的市場。
漫步越南胡志明街頭,除家電品牌TCL、海信之外,不難發現還有不少熟悉的中國品牌,手機有小米、OPPO、VIVO,餐飲有蜜雪冰城、名創優品、海底撈等。而今年7月剛進入越南市場的比亞迪,大手筆的包下街頭巨幅廣告。
多位越南經商人士告訴華爾街見聞,相比二十多年前,越南經濟以及人口數量都有明顯提升,因此中國企業如今在越南的生意會更好做,但也仍然暗藏不少“坑”,錢也不是想象中那么好掙的。
與出海其它國家一樣,語言同樣是來越南做生意的中國人最先遇到的問題。其次,不同的文化、法律法規,以及管理、供應鏈不完善、對本地市場的判斷等,都是一道道難關。
此外,從成本上來看,和很多人原本認知不同的是,越南生產成本并沒有比在中國低。雖然越南勞動力成本大概是中國的70%,但其它供應鏈成本會更高,因此,在越南的綜合生產成本并不一定會比在國內低。
同時,孟飛也透露,前期在越南可能還是以做中國老客戶的生意為主,只不過服務客戶的地點轉移到了中國。之后要想在越南開拓新客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下南洋”淘金的故事總是充滿誘惑力,但要克服重重苦難,成為最終那個幸運的淘金者,還需步步謹慎。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