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排檔自助,餐飲新風口?
來源/餐企老板內參
撰文/內參君
自助爆改“大排檔”
最近,自助品牌們,紛紛盯上了大排檔。
在小紅書上,“大排檔自助”有3萬+篇筆記;抖音上,#自助大排檔#話題也有85.2w次播放。
線上流量高漲,線下有品牌紛紛拓店,內參君在走訪過程中,發現自助烤肉如姜胖胖、金寶飽、明洞阿姨、喜三胖等都在品牌名中強調了“大排檔”的存在。
除了傳統肉類、果蔬、甜點飲品等韓式烤肉自助常見餐品之外,門店還增加了炸雞、紫菜包飯、鐵板海鮮餅等特色小吃。小吃大多采用點餐+現場制作的模式,吸引許多消費者前去體驗。
無獨有偶,不少自助火鍋品牌也加入了“大排檔陣營”。
如大眾點評必吃榜2022/2023上榜餐廳朱富貴火鍋,就以“排擋自選海鮮火鍋”為賣點,將傳統大排檔風格搬進了商場。
除了風格偏向大排檔,如潮不二 · 牛肉火鍋自助大排檔、廠樂自助大排檔等干脆直接在品牌名稱上將火鍋與大排檔相結合,主打一個新奇特。
大排檔自助,不講性價比?
所謂“大排檔”,最早起源于上世紀四五十年代的中國香港。因為攤檔的牌照用大張紙做成,又吊在檔口,所以大家稱之為“大牌檔”。后傳入內地,就演變成了“大排檔”。
一頂簡陋大雨棚,三五盞白熾燈,幾個折疊大圓桌,數個大紅塑料凳,就構成了最基礎的“大排檔”形象。而如今的大排檔自助們,在原有基礎上進行了創新。
1、選址:開進商場、復古裝修,彰顯十足“市井風”。
大排檔自助,最直觀的升級在環境。
不少品牌在選址上更加偏好商場店。餐里眼大數據顯示,姜胖胖近一年開店迅速,截止至8月份,有37家店選擇了商場店,占比44.58%。
盡管選址“更高端”,店里的氛圍卻更接地氣。在常州,廠樂自助大排檔,通過裝修風格打造復古氛圍;在福建,朱富貴火鍋的旗艦店直接將面積拓展到3000㎡,在商場里還原熱鬧市集。
眼前是豐富餐品、新鮮現做煙火氣,耳畔有火鍋咕嘟、食客閑談,傳統大排檔的市井氣,就這么完成了時代更迭。
2、產品:明檔現切、單份減量,拉高顧客體驗感。
除了環境更干凈、更復古,明檔現切也是不少品牌的主打特色。
前段時間,#小火鍋為什么不受歡迎了#、#建議大家不要去吃自助小火鍋#等詞條沖上微博熱搜,不少網友紛紛吐槽“吃一頓小火鍋,吃的全是合成肉”。
而自助大排檔火鍋店,大多實現了明檔加工。新鮮牛肉掛在檔口,師傅手起刀落,將吊龍、牛板筋、牛腹肉在白色碟子中碼得整整齊齊。部分以海鮮為主打餐品的餐廳,直接將水產養殖箱搬進了店里,顧客隨吃隨撈,更新鮮。
單份減量、一物多吃等模式也增加了消費者的體驗感。
如朱富貴火鍋,雖然名為自助,但使用了“小盤菜+低單價”的模式,既增加了餐品的選擇范圍,又讓顧客得以品嘗更多美味,體感上“吃的更爽”。
潮不二 · 牛肉火鍋自助大排檔則不僅提供新鮮生蠔,還可現做避風塘、蒜蓉烤等多種餐品,更有潮汕生腌、鹽田腸粉、奶蓋雪燕、汕尾小米等多種特色小吃,主打一個全面。
實際上,對于能吃飽、想吃好,更害怕被“割韭菜”的現代消費者來說,遠離科技與狠活,能體驗到更多美食,才是真正的物有所值。
3、價格:自助形式、正餐價格,性價比不如大排檔。
從3元自助早餐,到9.9元的自助牛肉串串,再到29元自助小火鍋,即使在自助這一品類,價格戰也變得愈演愈烈。
《自助餐發展報告2024》顯示,截至2024年7月,全國自助餐人均消費在80元及以下的門店數占比為52.6%,比2023年提高了1.9個百分點;人均消費在100元及以下的門店數占比為66.9%,比2023年提高了2.4個百分點。
盡管消費者們面對高價自助愈發審慎,但大排檔自助,似乎尚未踏入價格戰的怪圈。
說到底,大排檔的吸引力,不止是人情味,更是其背后的超級平價。相比之下,大排檔自助們更多是“學其行而不得其神”,在性價比上,仍可提升。
加碼大排檔,自助餐廳開始了“內卷”
在《餐飲的盡頭,只有自助?》一文中,內參君介紹了當下的新奇特自助。一時間,似乎火鍋、燒烤、小酒館、快餐等所有餐飲品類都盯上了自助模式。
當市場競爭日趨激烈,自助品類本身也變成了一片紅海,開始內卷并全新升級“大排檔”模式。
對于餐館而言,大排檔自助能夠有效拉高客流,更易實現盈利。
雖然增加了“大排檔”的名頭,但對于消費者來說,這些品牌的落點仍然是“自助”,自然避免不了想“吃回本”乃至“薅羊毛”的心理。
尤其“大排檔”三個字,更是讓本就琳瑯滿目的餐廳愈顯豐富。如廠樂自助大排檔,就在肉類貨架旁寫了“叁份就回本,伍份算你狠”的標語,自然更易激起消費者“全吃一遍”的好勝心。
與此同時,當自助餐廳化身大排檔,食客們需要抵抗的,不僅是水果飲料蛋糕,還有各式各樣好吃但飽腹的特色小吃,用其他的餐品把顧客喂飽了,成本自然也就攤薄了。
因此,大排檔客流增加,但并非每個人都是“大胃王”,消費者能體驗到更多美食,品牌也能實現盈利,看上去就達成了雙贏的局面。
但是,在品牌名字后面加上“小吃大排檔”或“大排檔”,真的是一個好選擇嗎?
不可否認,這樣的升級確實讓人耳目一新,并吸引諸多消費者前來打卡,在這個搶奪客流的時代里,每個品牌都在通過自身努力力求成為人們的首選。只是單純在環境和場景創新,縱然在短期內里創造高客流,但能否保持長久的穩定良好經營,還有待考察。
小結
當下餐飲行業競爭日趨激烈,無論是“自助”還是“大排檔”,要想長期經營都并非易事。
尤其隨著市面上的自助餐廳逐漸細分,如大排檔自助這般“大而全”的模式,在標準化和品牌拓店上會遇到更多困難。
從供應鏈建設到店鋪選址、運營,再到門店服務,諸多細節都要精心打磨,才能在保證顧客滿意度的前提下,最大額度提升自己的盈利空間。
這一陣大排檔自助的風將吹向何方,或許值得期待。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