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馬鮮生:如何成為“不吃草”的千里馬?
來源/互聯網江湖
撰文/劉致呈
最近,盒馬出了個尷尬事。
有消費者舉報稱,去年年底,盒馬將會員運費規則從一個月免費三十一次,變更為一天一次,這一變更只公示了2023年12月20日-21日兩天。
違反了我國電子商務法規定的,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修改平臺服務協議和交易規則時,修改內容應當至少在實施前七日予以公示的期限。
所以,上海市浦東新區市場監管局對此予以了立案調查……
很明顯,這波盒馬好像又要跌了個跟頭。
雖然仔細歸因來看,這個“內部管理坑”算是前任CEO侯毅時期挖的,現任的嚴筱磊只能算是倒霉。
但如果說這是一次性的短痛,那么嚴筱磊上任盒馬CEO后的運費調整爭議,以及沖上熱搜的裁員降薪爆料等等,留下來的,或許就是一道道觸及盒馬商業邏輯底層的手術疤痕。
省出來的盈利,能讓盒馬擺脫阿里“邊緣人”的危機嗎?
據多方媒體透露,今年3月—6月,盒馬第一次實現了淡季盈利。
并且天眼查APP顯示,除淘寶天貓集團、菜鳥集團等主營業務之外,阿里財報中的其他業務虧損額從2023年第二季度的17.33億元減少至2024年同期的12.63億元,主要就是由盒馬、阿里健康等業務的經營業績改善所致。
這個成績,足以稱得上是驚艷!畢竟,盒馬上一次連續、整體盈利還是2022年第四季度至2023年第一季度,隨后就又陷入了虧損的泥沼……
上一任“新零售老兵”侯毅折騰了這么多年都沒做到的事,結果新CEO嚴筱磊上任三個月就逆轉了盒馬的頹勢,這多少有點超出預期了。
不過聯想到嚴筱磊的身份背景,以及上任后的一些降本增效手段,盒馬這份驚人的逆轉速度似乎也就有了合理解釋。
嚴筱磊在兼任CEO職務之前,還是盒馬的CFO(首席財務官),所以本身就可能會更側重于財務先行,通過成本控制和效益分析,以快速追求盒馬的盈虧平衡。
直白點說就是,降本增效。
就比如在今年3月盒馬新老CEO交接的混沌期,“南方都市報”就曝出盒馬開始降薪降福利了,要求全職員工轉簽第三方合同,不簽就降工資,同時還取消餐補、降低每單收入等。
其中,一名揀貨員小何透露,盒馬的揀貨員單價已從0.4元降至0.31元,倉庫揀貨員的單價也從0.25元降至0.21元,全職員工的餐補也被取消。小何表示,降薪后,單日收入減少了70多元,現在想要達到200元的收入已經相當困難了……
果不其然,隨后#盒馬要求部分全職員工轉外包#,以及取消五險一金和相關員工的勞動仲裁話題就沖上熱搜,引發了廣泛熱議。
再加上同期盒馬又關閉了一些位置較差且不景氣的門店,這些或許都為后來“盒馬將被阿里賣了”的謠言,埋下了爭議的種子……
除此之外,在上任后,盒馬又將免運費門檻調整至49元。此前北京、長沙和南京三個城市的運費上調至99元,此次同步下調。但深圳、廣州等20多個城市運費則從39元提高到49元,整體上還是“增效”了不少。
盡管盒馬的這種降本增效也是無奈之舉。畢竟大環境擺在這,阿里又要求自負盈虧,身不由己啊。但即便如此,背后的代價也著實巨大。
畢竟,無論未來嚴筱磊再怎么創新業務戰略,但盒馬終究面對的都是C端消費者,如果一味地降本,就很有可能讓盒馬的內控管理變形、服務質量持續下滑。這對于銷售產品種類繁多且復雜的零售行業來說,絕不算是什么好事。
更何況,近年來盒馬被曝出的食安問題本就不算少。就比如8月底,深圳盒馬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羅湖區第一分公司就因食品違法行為,被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羅湖監管局罰款5000元。
去年10月,華北盒馬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新華東街分公司,又因涉嫌經營農藥殘留含量超過食品安全標準限量的食用農產品,被北京市通州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沒6萬余元。
當然除了這些被實錘的,在第三方投訴平臺上搜索“盒馬”關鍵詞,還可以發現其投訴量已超過了1.2萬條,其中不乏買到發霉變質食品、過期食品、虛假宣傳、吃到異物等投訴。盡管這些投訴的真實性有待考證,我們對此不易妄下結論,但如此多的消費者反饋,恐怕也能從側面說明一些問題……
那這就不禁令人擔憂,在盒馬口碑本就帶點陰影的背景下,現在的裁員降薪降本增效,會不會讓盒馬精品商超的名頭進一步變質呢?
在這方面,2019年侯毅就已經意識到,盒馬鮮生還有很多坑需要填,并在名為《2019年,填坑之戰》的演講中表示:“如果這個坑你填不過的話,那么你只好退出這個市場”。
所以在某種程度上,哪怕現在盒馬靠著勒緊褲腰帶,硬生生擠出來了連續的盈利,但這終究不是良性增長,也就很難能讓盒馬擺脫在阿里1+6+n中的、邊緣n的位置。
相反,如果在此降本增效之下,盒馬的口碑反而出現了進一步“變質”,這也是嚴筱磊新上任CEO后,所必須要平衡好的、成本與效益的地方……
邊降本,邊擴店,盒馬當不了“不吃草”的千里馬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無論降本增效的口碑隱患有多大,從連續盈利開始,盒馬其實就已經穩定下來了。
尤其是在嚴筱磊上任后,盒馬也不再像過去那般反復試驗新業態,而是更加聚焦了方向,重點發力盒馬鮮生和盒馬NB兩大業態,并逐漸向經濟實力突出的“包郵區”縣級市下探鋪開。
至于那個曾經拿來對標山姆的盒馬X會員店,雖然沒有放棄,但整體發展的優先級卻似乎靠后了一些,放緩了開店的腳步,轉向以可持續經營和盈利為主要目標。
除此之外,盒馬在將免運費門檻統一調整至49元,以及恢復線上線下同價后,又重啟并優化了X會員制度。不僅保留了原有會員的權益,還新增了諸如生日券等不少福利,并將服務范圍擴展至更多城市。
整體看下來,新上任的嚴筱磊并沒有在盒馬的業務戰略層面,做出太多創新,更多是對過去的撥亂反正,以及有針對性的重新組合,頗有種做回自己的意味。
嚴筱磊也頗具信心:三年后,盒馬的年GMV將達到1000億元。到那時,盒馬將成為中國頂級的零售商,上市也將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那么據阿里財報推算,2023財年,盒馬整體GMV達550億元。2024財年,盒馬門店數量約360家,GMV超590億元。
也就是說,未來三年嚴筱磊需要再造一個盒馬的規模。
老實說,雖然現在盒馬穩定了軍心,并在業態創新、供應鏈建設速度和營銷等層面,有著相當不錯的市場優勢,但一方面,這并不能改變當前零售業是一門苦生意的現狀。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指出,去年,綜合零售和超市增長壓力較大,銷售額和門店數同比實現增長的企業占比不到三成。凱度消費者指數報告指出,大賣場在2023年銷售額加速下滑,在整體市場中的銷售份額降低1.8%,今年大型業態將繼續面臨巨大的沖擊。
另一方面,從2015年誕生到今年6月,盒馬用了八年多的時間才實現總門店數量突破400家。盡管隨著商業模式的跑通,未來盒馬開店確實會越來越快,但想要實現千億GMV,這也意味著今后三年盒馬將瘋狂開店。
事實上,有媒體也表示,盒馬鮮生門店計劃年內新開70家,這幾乎是去年的兩倍。
可問題是,在重資產的直營店模式下,即便不談盒馬擴店和降本之間的盈利矛盾,單說想要做好品牌快速擴張期的內控管理、口碑維護,盒馬恐怕就將面臨著不小的挑戰。
而且就算未來盒馬引入了加盟模式,這似乎依然是個繞不開的難題……
所以從這個角度看,嚴筱磊對于盒馬的未來規劃和現在的降本增效,似乎也有點戰略沖突。畢竟,“既想馬兒跑,又想馬兒不吃草”終究是走不長遠的。
因此,現在盒馬需要的是穩中有進,但又不能太過激進。
哪怕這背后有著阿里方面的無形壓力,以及零售行業競爭的壓力,但無論如何,現在盒馬好不容易才找回了方向,我們也真心希望新任CEO嚴筱磊能夠當好掌舵手,在保證業務增長的同時,再去努力實現自負盈虧的財務目標……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