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重回舞臺中央
來源/全天候科技
作者/劉寶丹
乘著政策和市場的東風,過去三年有些失意的阿里,一掃過去陰霾,重新成了投資者的心頭好。
市值一度站上2萬億人民幣,股價沖上近兩年高點,作為“電商一哥”的阿里迎來自己的高光時刻。有投行直言,阿里估值正在回歸,稱要看到阿里的長期價值。
阿里是機構投資中概股的一個風向標。過去三年,監管上的逆風、電商市場上競爭加劇,都對阿里股價產生負面影響;如今,隨著阿里三年整改順利完成,以及電商業務開始找回主場節奏,第二增長曲線恢復增速,阿里正重燃斗志,要以新的姿態迎戰未來。
這意味著,如果接下來政策上的暖意能夠以更大力度提振經濟,阿里的基本面也能夠隨之進一步恢復。
阿里的愿景是成為百年企業,在經歷了上市的輝煌與過去幾年的挫折后,阿里正在從低谷中爬起,逐漸擺脫過去的不確定性,迎來一個全新的開端。
1
重啟
過去一個月,阿里在資本市場上表現亮眼。9月股價上漲27.33%,是2022年11月后表現最好的一個月。
截至10月15日,盡管近日股價有所回調,但阿里總市值也來到了1.75萬億人民幣,相比今年低點,上漲逾58%。今年以來,阿里股價也累計上漲34.94%,超過同期恒生科技指數(漲18.24%)的表現。
阿里股價快速回暖背后,投資者正在重新審視阿里。國慶前,高盛就將電商在中國互聯網行業子板塊中的偏好,提升至前兩位,與游戲行業并列第一,認為阿里等電商公司價值重估的潛力巨大。
而在經歷近期的快速上漲之后,摩根大通依舊對阿里給出樂觀預期,并上調阿里巴巴目標價。摩根大通分析師認為,阿里在目前中國電商行業中,估值最具吸引力。
的確,如果從全球電商行業的視角來看,包括阿里等在內的中國電商公司在估值上依舊處于低谷。目前,全球電商行業平均市盈率在25左右,而阿里未來12個月預估市盈率在13左右,仍有較大的修復空間。
有外資投行主管對華爾街見聞表示,今年以來,市場上出現的一個最大變化,是中國市場的股價與基本面掛鉤程度更高,加上互聯網企業加大回購或分紅,提升了投資者的風險偏好。
今年5月,阿里巴巴還曾發行了一筆45億美元的可轉債,也是境外投資者對中國企業在海外融資的態度明顯回暖的體現。這也表明,在此輪資本市場大漲前,投資者已經在重新審視阿里巴巴的價值。
隨著8月30日,監管宣布阿里三年整改告一段落,阿里巴巴也隨之獲得更大的自由。
就在10月14日,恒生指數公司宣布,阿里巴巴已獲納入港股通并符合相關指數的快速納入規則要求,阿里巴巴將于10月28日起被納入恒生港股通指數。這也是其在8月28日完成香港雙重主要上市,時隔十一年,如愿在港交所上市,獲得了獨立股價定價權后,取得的又一階段性成果。更多投資者,尤其是中國內地也能通過港股通買入阿里巴巴。
這都為阿里巴巴股價重估,奠定了基礎。經過三年多的低迷后,阿里巴巴代表的中概股,終于重啟上漲。
2
挑戰
不可否認的是,當前阿里正處于一個微妙節點。
從預估市盈率的角度看,當前阿里估值處于過去12個月里較高水平。如果想要徹底擺脫過去三年的低迷,重回上升軌道,它也需要打破估值上的桎梏,重新獲得投資者的認可。
曾經在資本市場上創造了神話的阿里,需要一場全面的勝利,再現輝煌。
2014年,阿里憑借250億美元融資額創造了中國互聯網公司在全球資本市場的紀錄,上市當天,阿里市值高達2314億美元,超越騰訊和亞馬遜,僅次于蘋果、谷歌和微軟,這是中國電商模式在資本市場的一次巨大勝利。
隨后多年,阿里市值一路狂飆。2020年,市值達到巔峰,最高達到8581億美元。然而,巔峰之后,危機潛行。隨著中概股陷入長達三年多的低迷,疊加電商市場競爭加劇,拼多多、抖音逼得阿里份額大幅下降,阿里市值持續走低,去年底更是短暫被拼多多超越。
阿里也開啟了一系列反擊。去年三月,阿里開啟史上最大力度的架構調整一拆六,意在增強核心電商的競爭力,讓云業務、菜鳥等分拆上市,雖然架構遇阻,但阿里逐漸明晰了“用戶為先、AI驅動”戰略。同時,以蔡崇信和吳泳銘為代表的新一代管理層走到前臺。
公司同步開啟了資本管理,采取回購、分紅、管理層持股等方式,提振資本市場信心。以回購為例,2025財年第一季度,阿里回購總額58億美元,回購計劃中仍有261億美元未使用額度。
如今,阿里已經穩住市場形勢。8月15日晚,阿里發布了2025財年第一季度財報,淘天本季度線上GMV同比高單位數增長和訂單量同比雙位數增長,主要由購買人數和購買頻次的增長所帶動,尤其二季度趕上618大促,淘天線上GMV同比實現強勁增長。
摩根大通看好阿里巴巴國內電商商品交易總額(GMV)增長趨勢,認為阿巴巴里在未來6—12個月內的敘事將從“市場份額”讓渡者轉為“穩定的電商類成長股”,納入“港股通”和客戶管理收入(CMR)增長加速只是短期催化劑。
對阿里來說,股票增長潛力核心還要回歸到業務邏輯,尤其四季度大促會成為關鍵節點。10月12日,天貓宣布,雙11將于14日晚上8點開啟,除了直降、滿減,行業品類券也會加量加倍,還有政府補貼,主打一個優惠。
AI也將為阿里股價帶來更多想象力。作為AI投入力度最大的大廠,阿里目前構建了完整的AI生態,從AI大模型、云計算到電商等場景均已覆蓋。內部AI生態之外,阿里還投資了月之暗面、智譜、零一萬物等創業公司,可謂下了一盤AI大棋。
此前云棲大會上,吳泳銘也向外首次披露了阿里巴巴對AI的理解。在用電商改變了國人的生活后,他希望在AI時代里,繼續改變物理世界。
吳泳銘直言,“AI具備創造能力、幫助人類解決復雜問題的路徑清晰可見,也打開了AI在各行業場景中廣泛應用的可能性”。
挑戰也顯而易見,國內電商越來越卷,競爭越發激烈;AI熱度居高不下,但目前無法跑通商業模式,仍處于看起來很美好的早期階段,尤其隨著AI技術不斷迭代,成本矛盾會越來越突出。
如何破局,阿里身上的擔子越來越重。但無論電商還是AI,阿里都要取得進一步突破,借此取得更多想象空間,并反映到財務數據當中,讓投資者愿意給予更高的估值。
如今,互聯網行業走過了門戶時代和移動時代,代表第四次工業革命的AI時代已經悄然開啟。阿里能否重現昔日的資本盛宴,或許只有全力以赴,才有資格給出好的答案。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