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面包店又開始排隊了,但都是老套路
來源/餐企老板內參
撰文/七飯
排隊排到停車場,這些面包品牌怎么開一家火一家?
上海的網紅餐飲發展,和排隊盛況息息相關。開業初期,不排個三四小時的隊,都不好意思稱“開業即爆”,店開到外地,也不敢宣傳是上海排隊N小時的爆款店。
當然,城市里大排長隊的新店、新品牌,也體現著城市新的開店風潮。作為最愛排隊的城市,上海的餐飲排隊史,從八十年代,麥當勞、肯德基相繼進入中國就開始了,到如今淮海路上的光明邨,熟食和鮮肉月餅兩個檔口,每日排隊不輟。
特別是烘焙品類,特能出網紅。從早期的乳酪面包、臟臟包,到去年的搖鈴芝士蛋糕、貴價貝果、銀座生吐司,再到今年的“愛馬仕瑞士卷”,層出不窮。
生活不停,排隊不止,又到了秋天,上海的面包店又又又又又排起了長隊。
新店怎么“破冰”,怎么冷啟動?答案就是大方點,發券,發無門檻券。
10月13日,烘焙品牌望丘山在長寧龍之夢開了上海首店,開業福利非常大方,代金券19.9代50元,還有若干張30元門檻券。
店開在購物中心B2層城市集市入口處,隊呢,一直排到停車場,不流通的空間里滿是消散不掉的汽車尾氣。焦急的人群等待著,隊伍是幾乎沒怎么動,發券的工作人員不緊不慢。
現場因老年人過多,還引來了警察維持現場秩序,最終因“不可抗力”,提前結束了活動。排了很久隊,又領不到券的爺爺奶奶,引發了一波又一波的小沖突。
與開業大排長隊的熱鬧相比,社交媒體上都是吐槽,“排隊排到了停車場,萬一車子撞過來了,怎么辦”,“真是一拍腦袋就想出來的,根本沒有應急預案”。
也有從業者提到,這樣的開業領券活動,早成了烘焙品類的常態。像早一點開到上海CP靜安的祐禾面包,也是大手筆地發券。開業初期,從地鐵走進商場,就能看到長長的隊伍,至少要排三十分鐘才能買單。
一環扣一環,此時的排隊盛況很可能成為進入下一城的營銷素材。在上海首店開出前,祐禾就在自媒體做了投放,“免費請你吃面包”,還重點提及了7城Top級排隊王,不知其他城市的排隊盛況是不是也靠這種開業大酬賓。
內參君還特意走訪了幾家開在長沙的門店,也沒啥排隊盛況,和其他面包品牌并無差別。透明櫥窗、試吃大方的祐禾,完全靠這些特色跑出來,但過度追求開業火爆的營銷活動,往往會適得其反,帶來不好的體驗。
更重要的是,優惠活動所吸引的用戶,是時間充裕、拎著保溫杯的老年人,他們戰斗力十足,但卻沒有后續的購買力,很難有復購。因此有人吐槽,“火熱三個月,冷清三個月,最后倒閉”,很多面包店就是這樣循環著。
“抄襲”or“致敬”,武康大樓旁的這家面包店火了!
除了連鎖品牌外,還有一些小眾烘焙品牌也大排長隊,例如APOLI ITABAKERY,店開在武康大樓旁邊,位置絕佳。
產品嘛,主打意大利料理面包,帶著濃厚的小資情調,什么帕斯雀牛肉酸黃瓜料理面包,什么烤厚培根鳳尾魚料理面包,什么低溫雞肉黑松露菌菇料理面包,都不貴,也就是20多塊錢,加上武康大樓這一必打卡景點,那還要啥自行車呀。
因此開業初期,幾乎天天大排長隊,排隊時長至少要一個小時。
排隊歸排隊,火爆歸火爆,但明眼人一看就發現這店和東京、福岡的熱門面包店AMAM DACOTAN相似度非常高。
同樣的開放式面包柜臺,石頭墻上纏繞著枝條與干花,輔助暖色燈光,營造出故事書里的魔法面包店。
◎APOLI ITABAKERY 與 AMAM DACOTAN
產品外形的相似度也頗高,但口感的差異非常明顯,有專業測評平臺體驗后提到:
“以這個田園料理包舉例:AMAM爽口的紫甘藍泡菜,改成了紫甘藍拌沙拉醬;下層也用了不同口味的沙拉醬調味,偏膩,煎肉餅的口感有點面。這些元素僅僅是疊加在了一起,拼湊出了一個簡化版,更談不上吃出什么料理感來。”
雖然品質感拼不過,但18元的價格(實際價格打了6.9折),有肉有蔬菜,高性價比再加上地理位置的加持,不排隊才怪。
“創造”熱鬧的排隊場景,似乎也是APOLI背后的公司所擅長的,傳聞APOLI與B&C黃油面包、AMAM LONBAKERY TOWN師出同門。更巧的是,這家公司甚至在2023年5月7日就注冊了AMAM DACOTAN這個名字的商標,布局頗早。
但“抄襲”的質疑從開店就沒斷過,這樣的“拿來主義”是否真的有利于日后的發展。如果通過了市場驗證,是否意味著照搬照抄,就能“大獲全勝”呢。
在網紅周期越來越短,消費越發理性的當下,消費者會用腳、用購買做出選擇,或許短期的爆火能引發流量高峰,但能讓品牌長久運營下去的,并不是“大排長隊”。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