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開了7年女裝店,倒在了雙11前夜
來源/電商報Pro
作者/李響
01
負債200萬,又一女裝店倒了
“雙十一前準備閉店了,思考很久,決定不再上新了”“盡管一天還有100倒200的單量,卻一直處于虧錢的狀態,很累,真的覺得自己很沒用,結束吧”……
圖源:小紅書
有女裝商家在自己的備忘錄里沉重地敲下了這樣一段話,隨后將其發布在社交平臺上,字里行間滿是無奈和辛酸。
而像這樣令人唏噓的案例,比比皆是。
日前,有媒體報道,一位在電商界歷經七年風雨的女裝商家,無奈關閉了其年銷售額曾突破2000萬的店鋪。同時,他還欠下了近200萬債務。
要知道,這家女裝店鋪并非一朝一夕間被壓垮,而是經歷了長時間的消磨,才走到了今天的這一步。
曾幾何時,這家店鋪年利潤頗為可觀,數十萬的進賬曾讓店主對未來滿懷憧憬。然而,隨著市場環境的劇烈變遷與行業競爭的日益激烈,這家店鋪卻逐漸陷入了舉步維艱的困境之中。
該店主表示,退貨率的急劇攀升是壓倒店鋪的最后一根稻草。原本尚能控制在30%左右的退貨率,現如今已一路狂飆至70%-80%。這不僅消耗了他大量的精力與時間,更導致店鋪利潤空間被極致壓縮。
網傳女裝退貨率截圖
他說,“因為退貨率越來越高, 一件價格是400塊羽絨服,就算賣600塊也賺不到錢,更何況,平臺不斷壓縮商家的利潤空間,各種促銷活動、廣告費用層出不窮,讓我們這些小商家雪上加霜。”
于他而言,其店鋪退貨率的飆升與電商平臺的機制有很大的關系。
一方面,7天無理由退貨政策被某些消費者不當利用,導致惡意投訴頻發;另一方面,強制運費險的推行,也為羊毛黨創造了薅羊毛的可乘之機。
為了應對這一問題,這位店主絞盡腦汁,嘗試了各種方法。例如,在商品上增設一次性防偽卡扣,并明確標注“退還憑證,試穿請保留,拆毀不退換”等警示語,以防止調包和惡意退貨。
然而,遺憾的是,努力并不一定會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這些舉措的實際效果微乎其微。
部分顧客仍會剪掉吊牌后申請退貨,而電商平臺往往仍會批準退款,使得問題未能得到有效解決。
在今年雙11期間,這種退貨現象愈發嚴重。該店主原本懷揣著滿腔希望,企圖通過參與雙11活動,借助平臺的龐大流量,為店鋪注入生機。
剛開始,銷量確實呈現出短暫的回暖跡象,但這不過是泡沫般的虛假繁榮。
面對居高不下的退貨率,盈利的希望變得愈發渺茫。經過長時間的深思熟慮與內心的掙扎,店主最終無奈作出了關店的痛苦決定。
10月28日,他解散了公司,并遣散了那7、8名員工。接下來,他一邊等待退貨的陸續返回,逐一退還給供貨商,一邊著手將辦公設備、桌椅、電腦等變賣后,就不會再涉足電商了。
從這位店主的辛酸經歷中,我們不難窺見女裝電商行業的嚴峻現狀,尤其是對于那些中小商家而言,他們如同在風雨中飄搖的燭火,艱難地掙扎求生。
02
退貨的極致擠壓,讓女裝店喘不過氣來
我們不難發現,雙11前夕,已有眾多女裝店鋪悄然退場。
在這些女裝店中,不乏那些由網絡紅人親自操刀開設的女裝店鋪。
前陣子,坐擁千萬粉絲的知名網紅張大奕,其苦心經營十年的網店“吾歡喜的衣櫥”不幸宣告關閉。早在6月初至今,張大奕已在微博大號上發布了至少35場清倉直播的鏈接,這一連串的舉動預示著店鋪已經步入艱難時刻。
不久之后,網紅周揚青的女裝店“GRACE CHOW周揚青”發布了全場清倉的公告,理由是“因適應市場環境及公司戰略方向的改變,本店決定進行業務調整”。
周揚青店鋪發布公告
盡管后續有顧客向店鋪客服詢問清倉是否預示著店鋪即將關閉,客服對此予以了否認,并建議顧客關注周揚青的社交賬號以獲取最新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GRACE CHOW周揚青”先前悄然刪除的公告里,提及的售后服務截止日期為11月15日這一細節,也從側面映射出該女裝店鋪當前所面臨的經營困境與挑戰。
而除了那些擁有網紅光環加持的店鋪之外,“羅拉密碼”“復古大爆炸”“三三家Sansan”“大sim小sim”“鹵鹵lulu”等擁有大批粉絲的老牌女裝店,也相繼倒在了雙11的前夜。
這一連串的倒閉事件,給整個女裝電商行業蒙上了一層厚重的陰影。
這些網紅女裝店鋪的關店原因有很多,包括市場環境變化、經營成本上升、產品缺乏創新和差異化等,但在最近,提及最多的無非是退貨率的飆升,導致女裝網店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
此前,有數據顯示,與兩三年前女裝電商行業退貨率普遍維持在40%至60%的水平相比,今年情況尤為不容樂觀,特別是在女裝直播領域,退貨率已急劇攀升至大約80%的驚人水平。
而這一現象造成的最直接結果就是,女裝商家難以承受退貨所帶來的高昂成本,深陷債務泥潭。
一般而言,商家每日若需應對上百件退貨,不僅要承擔相應數量的運費,還需應對退回衣物進行消毒、熨燙、細致分類及重新包裝,這些環節的成本再加上平臺扣除的推廣費、手續費及運費險,構成了商家沉重的開支負擔。
商家在社交平臺曬出堆積的退貨服裝
即便完成了上述所有處理流程,衣物在再次銷售時仍可能遭遇退貨風險,幾經周轉后往往變成過季商品,難以售出,最終只能帶來沉重的庫存負擔。
尤其在雙11大促期間,賣的多退的也多,上述的成本壓力因此急劇翻倍,女裝店倒閉的風險自然也會大幅度提升。
當然,除了退貨率問題,傳統電商高昂的流量成本也是女裝商家面臨的一大難題。
如果一家女裝店鋪將80%的資金都投入到了流量獲取上,而退貨率又居高不下,那么其經營壓力將進一步加劇,實現盈利必然會難上加難。
電商不好做,女裝電商更不好做,這一現實已擺在眼前。無論是退貨率的居高不下,還是流量成本的不斷攀升,都在無情地擠壓著女裝電商的生存空間,未來的路只怕會越來越崎嶇。
03
女裝店的出路在哪里?
時至今日,越來越多人開始質疑網紅女裝店的發展前景,認為其似乎已陷入絕境。
然而,女裝品類本身擁有著龐大的市場需求,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Euromonitor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我國女裝市場規模已達9842億元,且隨著年輕消費群體個性化需求的持續增長,女裝行業仍將保持穩健的增長態勢。
由此可見,當前女裝行業并未真正陷入低迷,問題的癥結在于商家尚未探尋到更加有效的經營之道,以從容應對當前的諸多挑戰。
李響認為,在當下這種環境,構建個人IP或許是一條新出路。一旦個人品牌得以樹立,即便是商品存在些微瑕疵,粉絲也會基于對購買渠道的信賴而給予包容。
這一觀點在明星潮牌中得到了印證。諸如鹿晗的U.G.C、陳偉霆的CANOT WAIT、王嘉爾的TEAM WANG、白敬亭的GOODBAI等,這些明星同樣涉足服裝領域,但憑借自身的強大影響力,如今依然能夠持續吸引消費者,維持長久的購買動力。
由此推論,女裝商家若能成功構建品牌影響力,同樣有望實現類似的效果。
當前,電商平臺在制定規則及政策時,越來越考慮到商家的感受,通過推出“退貨寶”、降低技術服務費及縮減運費險費用等措施,讓商家的經營更加順暢。
平臺已邁出積極的步伐,面臨挑戰的女裝商家也該支棱起來了。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