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千萬級網紅主播要涼了?
出品/青眼號外
作者/咩咩
近日,央視曝光三位網絡主播直播帶貨套路,相關話題一度登上微博熱搜榜單。青眼號外發現,其中提到的千萬網紅主播即為抖音主播“晨妍”,該主播曾帶貨過美容儀、美白精華等多款產品。
短短幾個月內,多個千萬級主播小楊哥、駱王宇、東北雨姐等相繼陷入輿論風波,主播帶貨亂象何時能休?
01
千萬級主播被央視點名
近日,央視新聞官方賬號發布多個直播帶貨行業涉假案例。其中提到,一名有著1300多萬粉絲、點贊量3個多億的帶貨網紅主播徐某在未取得合作商家授權的情況下,擅自在其經營的電商店鋪中售賣了含有該商家注冊商標的T恤,銷量達6660件,構成商標侵權。
截自微博
經法院審理認定,徐某侵犯了原告涉案商標的專用權。此外,法院考慮到徐某是一名有著1300多萬粉絲的網紅主播,在電商平臺個人關注度較高,其網店銷售被訴侵權產品中使用涉案商標,法院認定其主觀惡意明顯,再結合其“交易成功”訂單金額,最后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等有關法律條款,判決主播徐某立即停止侵權,并賠償原告經濟損失及合理費用支出8.5萬元。
相關新聞發布后立即引起了網友的熱烈討論,#央視起底網絡主播帶貨套路#的話題也很快登上微博熱搜,最高登上熱搜榜第10位。截至發稿,相關話題閱讀量為617.6萬。值得關注的是,青眼號外發現,有多名網友在新聞相關的評論區指出,該網紅為抖音主播“晨妍”“就是晨妍”“晨妍,開啟了僅自己評論模式”。
截自抖音“央視頻”評論區
據抖音主頁顯示,賬號名為“晨妍”的博主,粉絲量為1348.1萬,點贊數量為4億,且抖音認證的實名信息顯示,該主播確實姓徐,與央視新聞提到的徐某粉絲量和點贊數量非常吻合。不僅如此,青眼號外了解到,晨妍在淘寶和抖音都開設了自己的服裝店鋪,且在其直播中有多條直播名為“她家衣服真好看”“降溫啦該買新衣服了”等,也與新聞中所提及的內容吻合。
截自抖音
此外,青眼號外通過直播動態發現,晨妍最近的一次直播是在11月10日。也就是說,在央視網的相關新聞發布后,她就沒有再進行過直播了。這更是進一步佐證了央視本次點名的徐姓主播或為抖音千萬級網紅晨妍。
目前“晨妍”已開啟防打擾保護工具,僅互關朋友可以評論視頻和私信,并且主頁櫥窗和直播回放均已關閉。青眼號外也通過各個公開渠道試圖聯系該博主,但截至發稿未能獲得回復。
02
曾帶貨多款美妝產品
公開信息顯示,徐晨妍即抖音主播晨妍,江蘇泰州人。2017年為網店平面模特。次年,她因發布古裝風格的自媒體視頻而廣受歡迎,進而轉型成為一位自媒體紅人和服裝博主,收獲到了不少關注。截至2020年12月,晨妍的粉絲數量已經突破了1000千萬大關,累計獲得的點贊量高達2.2億次。此外,在同年12月12日,她的直播間預計銷售額超過200萬。
據悉,目前,晨妍在抖音、淘寶平臺均開設了自己的店鋪“CHICHEN晨妍”,主要以銷售服裝為主,淘寶店鋪粉絲量超73萬。
截自淘寶店鋪“CHICHEN晨妍”
另據飛瓜數據顯示,晨妍銷售主要以直播帶貨形式為主,截至目前,今年晨妍共在抖音平臺開設212場直播,共有150場為帶貨直播,直播點贊數為4264.2萬,觀看人次為5906.6萬,銷售額超1億元,占其整體銷售額的99.38%。
其中,晨妍銷售額最高的一場直播為今年10月26日“生日寵粉大場預告”,銷售額在1000萬-2500萬之間。今年10月也是晨妍直播間銷售額最高的一個月。整體來看,該主播的單場直播銷售額幾乎保持在100萬-250萬之間,單月銷售額在250萬-2500萬之間不等,帶貨產品以服裝、鞋帽和美妝產品為主。
具體到產品來看,在截至11月12日的今年內,晨妍共帶貨86件美妝產品,涉及面膜、精華、氣墊、美容儀等產品。
其中,晨妍直播間中,今年銷量最高的美妝產品為某品牌面膜,銷售額在100萬-250萬之間。除該款產品外,晨妍帶貨的其他產品銷售額均未突破百萬元,并且有多款美妝產品銷售額未過萬元。
03
整治直播帶貨亂象永不停歇
近段時間,不少帶貨主播接連翻車,包括小楊哥、七老板、東北雨姐,以及駱王宇等。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12315平臺接收網購投訴舉報1261.1萬件,占投訴舉報總量的56.1%,平臺接收直播帶貨投訴舉報同比增長52.5%。此外,直播帶貨投訴舉報量逐年上升,5年間增幅高達47.1倍。
值得關注的是,青眼號外注意到在今年雙十一期間,諸如公安部、地區法院等多個官方賬號發布了多起有關“直播帶貨”“網購平臺”等渠道制假售假犯罪案件。
如今年10月24日,湖南省沅江市人民法院發布了題為“【聚焦雙十一】百萬網紅直播帶貨,Lamer、SK-II等多款國際大牌化妝品僅需半價”的文章。文章提到,被告人大馬在2022年9月至2023年12月期間產、銷售假冒“HR”“Sisley”“ESTEE LAUDER”等多個注冊商標的化妝品,并聯系主播在各平臺進行直播銷售,甚至不乏某平臺百萬網紅直播帶貨。經法院審理判定,被告人大馬等人犯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判處有期徒刑六年六個月至有期徒刑二年,緩刑二年不等。
另據青眼不完全統計,今年銷售假冒化妝品涉案貨值總金額達8.45億元。其中,直播間和網店等線上渠道由于其便利性和隱蔽性,已成為制假售假的重災區。
事實上,面對直播帶貨的亂象,平臺和國家紛紛采取了更為嚴格的監管措施。以抖音電商為例,其在10月公布了《「服務未履約:售后服務不符」違規細則》,對創作者在電商帶貨過程中有關售后服務不符的違規行為給出明確定義和處罰辦法,再度對直播帶貨中出現的具體問題進行規范。
而在2024年7月1日正式生效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中,對直播帶貨亂象進行了詳細規范,強調透明度要求,明確規定主播必須清晰說明“誰在帶貨”、“帶誰的貨”,以杜絕虛假宣傳。在主播行為方面,《條例》還規定,直播內容構成商業廣告的,主播必須履行廣告發布者的義務,平臺、主播、直播間“人人有責”。這都對主播帶貨提出了更為詳細的要求。
有數據顯示,2018年到2023年我國直播電商市場交易規模從1354億元增長到了49168億元,增長速度極為迅速。不得不承認的是,從興起到現在,直播帶貨行業曾經歷過一段野蠻生長的階段,也暴露出了非常多的問題,但從整體趨勢來看,直播行業監管愈加嚴格,整治直播帶貨亂象永遠在路上。
總的來看,主播帶貨已經過了紅利期,監管趨嚴、門檻提升,使得這一行業開始進入更為理性和規范的發展階段。對于主播而言,也需要不斷提升個人品牌和專業能力,在流量積累和口碑建立方面付出更多努力,以適應新的市場規則和消費者期待。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