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三大商業形勢與2025企業經營思考
出品/聯商專欄
撰文/方湖
編輯/娜娜
2024年是高開低走、跌宕起伏、蕩氣回腸的一年,是令人輾轉反側無法忘懷的一年,這一年有太多太多的大開大合的商業故事。其中有三個對比形勢,令我印象深刻。下面做個簡要分享:
形勢一:傳統超市向左,會員超市向右
山姆、開市客、胖東來的火爆,傳統超市大規模關店。
1、傳統超市關店底層邏輯又是什么?
如果說用一句話概括,就是傳統超市已經與這個時代需求漸行漸遠,背離了消費者本質需求。
用比優特董事長孟繁中的話,就是:偏離了基本的商業邏輯,離消費者越來越遠,是中國連鎖超市衰敗的根本原因。
大致有幾點:
(1)存量過大。從供給側緯度分析,超市供給量過大,造成僧多粥少的局面。之前可以覆蓋5公里左右周邊社區,現在購物中心密集開業之后,極大壓縮了輻射空間。
(2)食品安全。中國食品安全的環境令人擔憂,預制菜、添加劑和無良商家組合,瘋狂摧殘身心;加上無所作為的食品安全監管,令老百姓更加憂慮;甚至滲透到了校園。傳統超市體系,沒有什么食品安全檢測標準和措施,沒有這堵防火墻,不安全的零食、食品和肉類、蔬菜,大量擺上貨架,讓老百姓如何放心購買?
(3)線上電商。零售電商和直播電商可以滿足年輕人對實體商業的依賴,本地生活電商足不出戶,也可以點到各種即時需求服務,比如外賣、零食或者藥品等。
(4)沒有跟上時代需求。
超市曾經賴以生存的是平價和一站購齊兩大核心優勢,在8090后加入消費大軍之后,消費需求和偏好都發生遷移,原先的優勢不復存在了。
2、山姆、開市客和胖東來的火爆背后邏輯是什么?
最近,會員超市包括山姆和開市客火爆出圈,與傳統超市冷落閉店相反,出現排隊購物的情況。胖東來更是,超越前年90億、去年的107億,今年直逼150億,而且胖東來也僅有在三四線城市的13家店。
傳統超市向左,外資會員超市和胖東來向右。
背后的底層邏輯是什么?
外資會員超市,以其高品質與低價并存、精準目標群體與會員服務以及線上線下服務,給到消費者更好的產品和服務。
胖東來與以上邏輯并不完全一致。
主要是極致化服務、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高質價比商品、與消費者的深度鏈接和高忠誠度。
綜上所述,雖然會員超市和胖東來火爆的背后邏輯各有不同,但都離不開對消費需求的精準把握和極致滿足。
在當前情況下,相較于傳統超市,二者共同點在于:
1、盈利模式不同
傳統超市盈利模式強調高額抽成和各種上架費、店慶費、促銷費,導致定價偏高,且向高毛利產品傾斜;久而久之,商品離消費者越來越遠。
會員超市以會員費為核心收入,精選商品也有少許低利潤,以及對供應鏈優化、高效運營、高質量服務,促進會員費收入和商品銷售。
胖東來盈利模式,主要來自幾個方面:
商品銷售利潤,優質服務帶來的口碑效應、高效供應鏈管理、多元化經營策略和本地化策略等盈利模式,實現穩定的收益增長和市場競爭力的提升。
2、商品聚焦客戶核心需求,并通過獨立產品檢測體系,為消費者提供高質量、高品質商品。
在當前食品安全危機之下,轉基因、添加劑無處不在,老百姓深惡痛絕避之不及,外資會員超市和胖東來嚴格的食品檢測體系,能夠嚴格篩選高品質、更放心的商品提供給消費者,最核心的是誠信。
形勢二:百貨購物中心衰退,奧萊銷售節節攀升
在2024年,百貨購物中心與奧特萊斯呈現出截然不同的銷售趨勢。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限額以上百貨店零售額同比下降3%,百貨上市企業營收總額同比下滑約3.95%,凈利潤總額同比大跌約33.57%,顯示出百貨購物中心面臨較大的經營壓力。
相比之下,奧特萊斯銷售則節節攀升。中國商業聯合會奧特萊斯分會對全國60~80家重點奧萊項目的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一季度奧萊銷售額同比增加7.8%,客流量同比增加14.1%;二季度銷售額同比增加4.8%,客流量同比增加10.9%;第三季度銷售額同比平均增速為3.7%,客流同比平均增速為5.9%。
這些數據表明,在當前的消費環境下,消費者越來越傾向于選擇性價比更高、購物體驗更豐富的奧萊進行消費,而百貨購物中心則面臨著較大的市場挑戰。
傳統百貨購物中心銷售,在2024年下半年表現出衰退趨勢。主要原因:
第一、消費降級之下,百貨購物中心難以滿足商品性價比和購物中心體驗的要求,導致消費者流失。
第二、線上購物的沖擊,包括拼多多低價銷售和直播內容電商崛起,線上購物已經成為主流消費方式。便宜、快捷,對線下傳統百貨購物中心造成了巨大沖擊。
第三、日趨高漲的運營成本,在消費下行之下,給租戶造成巨大經營壓力,同時疊加到商品價格之下,失去性價比,影響消費購買意愿。
奧萊銷售節節攀升,其后背邏輯是奧萊迎合了目前的消費降級,主要有幾個優勢:
第一、知名品牌與折扣優勢,為消費者提供高品質、高質價比的商品。
第二、定位明確,主打中高端折扣市場,與傳統百貨購物中心差異化競爭。
第三、除了購物,奧萊也進一步融入餐飲、娛樂等多元化業態,為消費者提供一站式購物體驗。吸引更多年輕人。
奧萊更加契合當前的消費降級,并不斷完善自身業態和服務,受到更多裹緊錢袋子的消費者青睞,并且讓他們實實在在掏了腰包。
形勢三:消費不斷收縮,比亞迪銷量月月攀升
在2024年的經濟環境中,消費降級現象愈發明顯,消費者在面對經濟壓力時,更傾向于選擇性價比更高的產品或服務,導致整體消費市場呈現出緊縮態勢。
2024年9至10月,消費降級趨勢明顯,消費市場不斷萎縮。具體數據表現為,9月社零總額同比上升2.1%,接近年內低點;CPI同比上升0.6%,低于年初設定的3%目標。進入10月,CPI同比上漲0.3%,環比下降0.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雖有所加快,但仍顯疲軟。這些數據從量和價兩個維度,共同反映了居民消費意愿的降低和消費信心的不足。
然而,在這一大背景下,比亞迪的汽車銷量卻呈現出一種獨特的增長趨勢。比亞迪作為國內新能源汽車行業的佼佼者,憑借其出色的產品性能、合理的價格定位以及完善的售后服務,贏得了廣大消費者的青睞。
2024年前三季度,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達274.78萬輛,同比增長32.1%,總營收5022.5億元,同比增長18.9%。其中,9月單月銷量突破41萬輛,10月更是達到50.27萬輛,同比增長66.7%,創歷史新高。海外市場方面,比亞迪新能源乘用車出口也大幅增長,展現出強大的全球競爭力。
在消費下行之下,比亞迪銷售節節攀升,不斷打造自己創造銷售,并將月銷量追到全球第二,成為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車企業,這也是中國汽車的首次突破。在比亞迪做好技術自研和全產業鏈打造的自主競爭力基礎上,最重要的是中國開辟了全新的新能源賽道,得到一大批車企全力參與同時,也得到全體消費者的大力支持。
綜上所述,當前中國經濟出現的三大趨勢,對比之下充斥著矛盾,體現出在新經濟形勢下消費需求的改變和商業的新陳代謝,從傳統規模粗放增長向技術水平更高、質量更好、效率更高的可持續的新質生產力上遷移。
2025年商業趨勢與企業經營的思考
當前經濟面臨轉型期,也出在新舊動能轉換節點上,受到中美摩擦增大和美歐對中國經濟脫鉤等影響,由于中國經濟結構調整不可能一蹴而就,注定這種摩擦和沖突的長期性,個人初步推斷:
全球經濟預期:經濟逆全球化,經濟從全球化轉向區域一體化為主;經濟持續低靡,全球經濟衰退仍將持續,暫未迎來拐點。
中國經濟預期:趨勢與矛盾。
1、中國經濟轉型是長期的、持續的,新舊動能轉換需要較長時間,經濟將持續維持低增長。
2、房地產產業塌方之后,目前仍沒有替代國家支柱產業。房地產掏空了老百姓未來20年的口袋,也透支了未來20年的經濟增長,老百姓負擔沉重。房地產下去了,支柱性產業目前尚未形成,經濟重構、核心產業培育仍需要較長時間。
3、我國仍是人口大國,從人口存量角度老說仍是世界主要消費市場。
面對當前國際國內問題和矛盾,經濟和消費下行之下,我們很多企業經營承壓,甚至有的舉步維艱。
站在2024年尾部,展望2025年,面對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面對外部環境的不可抗力,面對需求和競爭的嚴峻性,個人有幾點思考和建議:
第一、用心經營走正道。
創始人決定企業品格。
企業經營還是秉持熱愛,用心經營、走正道,用高質量產品和更優質服務,服務消費者。不能走歪門邪道,不能用低質量、甚至不合格產品禍害消費者,這是極其短視的。
第二、長期主義。
用更長的時間緯度來看企業經營,跨越經濟周期,也許對企業經營有新的體會,以長期主義眼光,把企業當做長期甚至是終生事業來奮斗,核心就是回歸經營本質。
第三、變與不變。
經濟趨勢在變,消費需求在變,用更好的高質量產品、更合理的價格、更高的質價比、更好的服務來滿足消費的新需求,這是變與不變的辯證統一。
第四、以人為本。
企業本來就是各種角色的人的聚合體,在企業產業鏈條上承擔不同角色和分工,企業和老板給員工傳遞愛和溫暖,充分尊重員工并讓其參與一定利益分配,那么員工也會尊重上游供應鏈和下游消費者,進一步構建和諧陽光的生態鏈。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