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創新大會盛啟,剖析消費新趨勢與品牌創新策略
在當下這個消費觀念日新月異、情感需求愈發多元的時代,不斷淬煉出了全新的業態與模式。萌寵、戶外、二次元、主理人及品牌出海等新興議題,不僅彰顯出商業零售領域蓬勃的創新活力,更深度契合當下消費者情緒脈搏,正以前所未有的態勢撬動行業變革,勾勒全新商業藍圖。
12月4-6日,由萬商俱樂部與聯商網聯合主辦的2024年度品牌創新大會暨年度購物中心資管峰會在成都舉行,本屆大會由四川省連鎖商業協會、IFFRE國際金融地產聯盟指導,并得到保利商旅的首席支持。
其中,2024年度品牌創新大會聚焦商業地產REITs、餐飲、主理人、時尚潮牌、二次元、戶外以及品牌出海等核心議題,由主論壇、3大平行論壇和品牌創新大會SOSHOW組成,匯聚行業專家、商業地產高管、基金機構、品牌創始人及創新先鋒,共同探討品牌在新時代下的創新路徑和策略,深入剖析消費市場的最新趨勢與實踐。
由于篇幅所限,將分次對品牌創新大會中的精彩觀點進行集錦整理,以便更清晰、全面地呈現大會的核心亮點與前沿見解。
萬商俱樂部輪值主席陳德力作為主辦方歡迎各位領導、來賓相聚成都參加創新大會。“此地緊鄰兩大極具影響力的地方:一是四川音樂學院,作為孕育諸多明星的搖籃,超級女聲前三甲以及當下大火的刀郎團隊半數伴唱皆出自該校,仿若自帶‘流量密碼’,讓人不禁聯想在此起步的品牌也能沾光騰飛;二是大熊貓研究基地,大熊貓作為國寶聞名全球,承載國人深厚情感,由此寄望從這里走出的品牌,都能如國寶般實力超群、享譽國際。”
聯商網副總經理宋顏為會議致開幕詞。她表示,品牌是企業無形的資產,是連接消費者與企業情感的紐帶。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品牌的力量愈發凸顯。它不僅代表著企業的形象和信譽,更承載著企業的文化、價值觀和社會責任。“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品牌的發展并非一帆風順。面對日新月異的市場變化和消費者需求的多元化,我們必須不斷求新求變,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品牌創新大會"主論壇主持人
萬商俱樂部上海分部秘書長 陳怡郡
《餐飲年度發展趨勢觀察》
成都餐飲公會執行會長袁小然
2025年餐飲發展呈四大趨勢:
一是就餐環境智能化、多樣化。諸多餐飲企業憑創新裝修摘得國際大獎,巧妙融合裝置、傳統建筑元素,打造別具一格的用餐空間,市井小店營造復古氛圍,給消費者新奇體驗。
二是服務交互個性化、智能化。服務人員不僅要提升響應速度、增加服務數量,還需深諳菜品食材來源、廚師理念、菜式搭配等知識,加深對菜品理解,同時借助智能產品,實現機器人迎賓、上菜,電子點餐結賬,甚至機器人炒菜。
三是菜品創新多元化、健康化。響應“健康中國”行動,四川健康促進會籌建合理膳食專委會,倡導食材跨界融合搭配,餐廳配備食品專員與營養師,主打健康餐飲理念。
四是線上線下融合營銷。打破以往單一營銷模式,無縫對接線上線下,期待多方合作,共推美食品牌發展。
《名創優品的創新與變革》
名創優品全球副總裁兼首席渠道發展官寇維宣
名創優品著眼未來商業轉型,聚焦興趣消費,做年輕人的“奢侈品”。從用價格衡量商業到用情緒驅動消費,其以“開心哲學”為經營哲學,為全球消費者創造開心愉悅的消費體驗。名創優品定位“全球IP聯名集合店”,與全球超150個頂級IP版權方合作,每年IP產品上新超過1萬件,在過去五年IP相關產品累計銷售超8億件。截至目前,名創優品已經進入全球112個國家跟地區,集團擁有超過7400家門店,是高度全球化的超級品牌。
名創優品的定位是全球IP聯名集合店,愿景是成為世界第一的IP設計零售集團。以“全球本土化”即“著眼于全球化,著手于本土化”的全球化經營思路,實現了高速全球化擴張,成為中國品牌出海的佼佼者。在消費能力更強、零售業態更豐富的歐美市場,名創優品突出差異化特色,基于IP創造不同于傳統零售空間的體驗。作為首個進駐美國紐約時代廣場、首個進駐法國巴黎香街的中國品牌,名創優品在這兩個門店創造了非常高的坪效和銷售業績。
在中國市場的渠道創新方面,名創優品接近90%的門店位于Shopping Mall,構建了七層店態矩陣,分別是MINISOLAND、勢能店、主題店、旗艦/次主力店、常規店、MINISOGO和快閃店。今年10月底,位于上海南京東路的名創優品MINISO LAND全球壹號店開業,首日業績達1300萬元,驚艷市場。位于天津濱江道、成都春熙路等商圈的旗艦店同樣成績斐然,1600平米的門店日均客流量達兩萬至三萬人次,月銷均超500萬元。2025年,名創優品將重點打造面積400平米以上的旗艦店,重點發力二次元賽道和寵物賽道。
《從魅KTV看娛樂體驗業態發展趨勢》
魅KTV創始合伙人CEO湯紅偉
魅KTV緊扣行業趨勢,實現快速發展:
一是重視線上獲客,當下超30%客源來自線上,美團、大眾點評是關鍵渠道,2024年美團曝光量翻倍,成為娛樂休閑板塊熱門品牌,成交額亮眼,諸多門店達平臺高評分,為線下引流助力。
二是深耕數字化建設,自主研發門店APP,涵蓋房態質檢等功能,行業唯一實現全面識別;VOD點歌臺可移動,降低用人成本,精準定位年輕客群,門店集中于廣東經濟強市。
三是巧用AI賦能,專業排行榜、虛擬打碟、粵語諧音輔助等功能優化唱歌體驗,產出海量MV供用戶留存分享,增強用戶粘性。
四是規模擴張,2025年底計劃開業破千家;籌備賽事,與地方政府攜手文旅宣傳;技術成熟開啟行業整合;還擬拓展海外市場,明年落地馬來西亞、越南等地。
《演藝新空間的趨勢和模式》
開心麻花院線總經理文娟
開心麻花為什么能在激烈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其一,精準錨定喜劇賽道,秉持“喜劇+年輕人+商業+情緒價值”理念,要求團隊年輕、有生活,導演兼具商業意識,以此契合大眾需求,充當情緒“疏導劑”。
其二,演出破圈策略明晰,扎根商圈開店,拓展票務外營收,介入文化項目,為商業、地產賦能,實現多元盈利。成立21年,全國年演出量超12000場,商業話劇票房居全國之首,內容扎實、區域建組、運營屬地化,利于全國推廣。
其三,布局聚焦一線、新一線城市核心商圈,還承接政府文化場館以及文旅項目;產品形式多樣,涵蓋標準劇場、黑匣子劇場、環境式劇場、餐酒吧、旅游演藝等,以構建出豐富的演出內容集群,同時推出集裝箱劇場、戶外劇場等戲劇節類產品,契合消費趨勢,打造節事經濟。
《戶外運動賽事推動戶外運動及零售》
邊城體育副總裁周瑤棟
戶外賽道近年逆勢上揚,成績斐然,背后蘊含多重驅動因素與發展成果:一是得益于政策托舉與大眾需求轉變。體育及運動戶外產業獲政策大力支持,近十年兩位數增長,催生安踏這類行業巨頭;民眾生活承壓之際,親近自然的渴望愈發強烈,構成行業底層增長邏輯。二是小眾、細分垂類市場崛起,“裝備黨”涌現。小紅書達人帶動、大眾追求裝備升級,助推戶外裝備市場蓬勃發展。
邊城體育通過收購自持和獨家代理,構建了以“戶外+滑雪+高爾夫”為核心的品牌矩陣,并立足行業優勢,積極作為:一方面打通會員體系,開展52周系列活動,聚焦越野、跑步、滑雪等項目,邀專業冠軍選手與會員交流;另一方面策劃多元活動,如與砂之船合作的“千人徒步”,以及嘉年華、音樂會、篝火晚會等,涉足跑山賽、馬拉松、滑雪賽事,聯動門店、線上推廣,曝光量可觀,還精心籌備賽事保障、文化輸出工作,收獲大量關注。
《寵物發展趨勢與寵物零售運營》
火星寵物超市聯合創始人王景琪
當下寵物市場規模超三千億且增速可觀,貓寵數量同期增長10.7%,對比美國,國內人均養寵率提升空間巨大。寵物量已破1.2億只,養貓激增,遠超新生兒生育率,90后、00后成養寵主力軍,視寵如家人,消費力穩步攀升,客群粘性高。
火星寵物以此為契機切入市場,打造特色商業模式:先構建宇宙觀與寵物超市,虛擬形象“胖胖”串聯選品架構;精準定位Z時代女性,借社群虛擬形象提供情緒價值,打造線下社交場所。門店選址多元,貼合不同經濟形態,店內營造寵物友好環境;還通過聯名、市集、快閃店等多元活動吸引客流、提升聲量,轉化會員給予一站式權益;選品依托兩套邏輯,食品嚴格把控、按照商超邏輯,用品不斷換新品,按照買手形式,并開發系統高效管店。
最后,社會進步與對寵物接受度是息息相關的,火星寵物抱著人寵共生愿景,希望助力社會提升寵物友好度。
《對話:品牌創新與增長之路》
全場所有演講結束之后,圓桌討論會正式開鑼,主題是《對話:品牌創新與增長之路》。萬商品牌專委會秘書長林曉俊作為主持人,同6位嘉賓探討了品牌創新與增長之路。
萬商品牌專委會秘書長林曉俊
近兩年,經濟形勢急轉直下,給品牌發展帶來巨大挑戰。商業端口方面,今年前三季度全國購物中心開業量僅約220家,是近五年乃至疫情期間開業數量最少的時段,標志著購物中心邁入存量競爭時代,擴張步伐嚴重受阻;品牌端口更是陷入冰火兩重天困境,利潤持續下滑,企業紛紛收緊戰線、行事愈發謹慎。往昔大刀闊斧的創新模式難以為繼,當下品牌亟待探索契合新形勢的增長與突破路徑,在存量博弈中謀得生機。
云夢山海&東茅街茶館創始人簡名
當下經營聚焦兩大關鍵原理,一是模式的稀缺或區域稀缺原理;二是流量內容的稀缺原理;以東茅街茶館為例,在競爭激烈的成都開茶館難度頗高,而東茅街茶館別具一格,以方志為理論體系、茶館作場景承載,打出“一杯茶、二兩粉、三五好友,又見長沙”的生活主張。
在商文旅板塊,經營者認為流量內容至關重要,商業文旅、文化餐飲不可或缺,且要排序優先發展。餐飲不僅著眼變現,更要給顧客制造驚喜,像東茅街茶館的長沙地道小吃,不以常規推廣吸客,而是憑借城市故事、場景情懷觸動顧客,將茶館打造成長沙的“直播間”,為行業提供別樣經營思路。
the bálancing總經理邵穎琳
創新的形式是多元的,但本質還是要滿足消費者和市場的需求。the bálancing是百聯旗下的精品集合買手店,通過洞察消費客群需求與市場趨勢,與全球眾多設計師品牌深度合作,把獨特,時髦,有趣的商品呈現給消費者,更通過多樣的形式將時尚理念傳播給消費者,與消費者一起探尋生活美學。可以說創新是產品的煥新、服務的提升、內容的創作、文化價值的傳承和激發。祝愿每個品牌和企業都能發揮自己的智慧去創新,共同推動行業的發展,讓消費者獲得更豐富多樣的商品和體驗,讓整個消費市場更加欣欣向榮。
幾何書店創始人陳曉明
關于“書店還有未來嗎”,答案是傳統書店若僅守舊賣書難有未來。圖書因其非常標準化,所以在圖書這種產品的生產方面,是很輕松的,但卻也正因這一特性,其渠道替代性極強,線上線下銷售占比近乎9比1,單純賣書的線下書店盈利艱難。我從商業地產轉型涉足文化領域,深知商業地產是整合時間、空間、業態、流量的平臺,故創立幾何時也定位做文化平臺。
雖然書店很難掙錢,但幾何文化是賺錢的,幾何文化不是一家書店公司,還有脫口秀、電影、童裝秀,音樂等多種內容,人們對文化的消費是綜合性的,不應該局限于書這一種形態。幾何書店目前也在進行新品牌和新模式的升級創新,這樣才能活得更久。
林清軒銷售總經理汪軍
林清軒自2003年創立發展至今,已經在國內擁有500多家線下門店。作為國內高端護膚品的代表品牌,在國內美妝品牌批量線上化的今天,林清軒品牌依舊保持著實體門店和線上相結合的發展之路,品牌強勁的生命力來自于源源不斷的創新。
林清軒的眾多顧客之所以對品牌一直保持著熱愛,原因就是林清軒品牌在產品端一直保持著創新精神,我們的產品基本每兩年會進行一次顛覆自我的全新迭代,讓產品的生命周期再次煥發青春。林清軒品牌的山茶花精華油自2012年第一代的上市至今,已經升級迭代至第5代,我們的每一代產品在核心成分和技術上都有重大突破,如今熱賣的第5代山茶花精華油擁有生物重組發酵技術和分子刀生物梅切技術兩大核心技術,讓產品吸收更快并能滲透至真皮層,達到更快、更強,重塑年輕的神奇功效。
林清軒品牌位于上海長寧區的中山公園龍之夢首店自2008年12月開業的至今連續經營16年,過程中店鋪周邊很多的品牌一直在不斷的變更,但是我們一直在變好。這樣的結果也是源于我們在經營模式上不斷進行創新和迭代。今天的林清軒門店已經從之初護膚品的純零售蛻變成線上線下深度融合、護膚品零售和輕護膚服務完美結合的新零售體驗店。
在互聯網的洶涌大潮中,在顧客需求不斷變換的新時代,只有以顧客需求為中心,不斷創新,不斷顛覆自我,才能擁有強大的品牌生命力,讓品牌穿越周期!
長沙新消費研究院院長張丹丹
當下消費市場正歷經關鍵變革,孕育諸多創新契機:
一是消費主體更迭,從家庭為主導的大眾化規模化消費邁向個人決策為主體的個性化、多元化消費,催生大量小池大魚的創新創業機遇,大池大魚的傳統品牌發展遇阻;二是消費行為轉變,由目的合理性消費邁向價值合理性消費,消費者不再滿足單一產品功能,逐漸追求文化共鳴、精神共振的價值,情緒價值之上,挖掘文化共性才是關鍵,如東茅街茶館的方志文化表達入木三分,彰顯區域文化魅力、茶顏悅色十年如一日詮釋中國傳統文化內核,均借此收獲用戶高黏性。最后,消費是應變化而生的行業,不變的是始終圍繞消費者“真實的需求”,將“需求”商品化、服務化,是永恒不變的真理。
從高速增長的經濟周期邁向慢速增長的經濟周期里,從業者應重新思索何為“消費”,是不斷引誘人性的惡,將欲望變現,還是秉持長期主義引導人性的善,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克制,守正創新。面向未來,這應該要成為一個持續思索的問題,共同推動行業良性發展。
新經濟研究院執行總經理趙明瀟
中國品牌要在全球真正打響以中國的文化自信為背景的一個消費品牌矩陣,守正創新是根本。我們觀察到,新消費的創新目前主要有兩類,分別是新品類的創新和新品牌的創新。
品牌是在品類的基礎上,疊加了文化和價值觀,體現在持續的敘事和與用戶共創的能力。國貨或者品牌出海的背景邏輯應該是進一步在全球時代去尋找品牌所代表的文化和價值觀在全球的共同語言。比如成都現在有一個新名片叫“雪山下的公園城市”,我覺得這個描述在全球能夠形成一個共同的認知,即環境和人的共同可持續發展。
成都有一百公里的環城綠道以及常年位居前五的文旅熱度,能夠供給新消費品牌最需要的持續穩定的流量。而如何利用這個流量去推動新消費品牌的創新組合,向全球消費者表達和推廣公園城市的生活方式?這是需要攜手相關領域的創新者長期跟進實踐的重要議題。希望有更多中國新消費品牌能夠依托成都的萬億級流量和創新土壤,加速走向全球。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