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連鎖超市「爆改」的210天
出品/36氪
撰文/楊亞飛
一大早,李明直奔家旁邊的卓悅匯購物中心,目的地是B2層的永輝超市,不過如今人們更多稱它是“深圳胖東來”。他也好奇這家店改造的究竟怎么樣,但剛開業那會兒客流太大,他想等熱度下去再去看,原因是“湊熱鬧去看不到那么細。”
“這家超市變化非常明顯,但跟我們的還不太一樣。”李明說。
李明是天虹超市的員工,他們最近也在忙著做改造。這是一家大本營位于華南和華中的老牌超市,目前全國共有116家店,華南區65家,華中區31家、華東區9家、東南區8家、北京3家。
今年4月,sp@ce天虹超市升級業態首家3.0店動工,他們選的是深圳寶安天虹購物中心店,面積4300多平米。這家店底子比較好,在整個天虹110多家店里能排前三,所在商場是寶安區商場好評Top1。之所以拿它來改造,是希望在資源相對豐富的情況下,快速判斷顧客的接受度。
考慮到超市周邊的顧客很多,這家店只封閉半場進行改造,到9月6日重新開業時,前后花了5個月時間。改造效果明顯,在無促銷活動的情況下,前三天日均銷售額達到117萬元,同增102%,首周累計日均銷售額環增超過70%。
天虹超市的這一改造行動,是近期超市“調改熱”的一個縮影。此前,包括永輝超市、步步高、中百集團、華潤萬家等零售商紛紛開啟調改。有行業人士直言,“今年是超市調改年”。
調改范本自然是學徒紛至沓來、已成“6A級景區”的許昌本地商超胖東來。截至11月26日,胖東來集團今年累計銷售額達到146億元,且僅由13家店貢獻,利潤達到1.4億元。作為對比,2023年的永輝在擁有1000家門店的情況下,虧損了13.29億。
相比于胖東來光環的直接加持,自主調改是一條更漫長和充滿不確定性的道路。
李明說,他們考察過胖東來的店,也看過山姆、ALDI。其中,胖東來有兩個方面讓他們印象深刻,一是商品精選能力,“精準性很高,且定價科學”。第二,毫無疑問是服務,“那是個標桿。”
前不久,天虹超市調改的sp@ce3.0店已經開業80多天,他們剛完成新一輪的復盤。經營數據顯示,整體日均客流較改造前同比增長60%,生鮮熟食銷售結構占比增長11%,且年輕客群增長明顯,18-35歲的顧客占比提升了10%。
在成為胖東來學徒的路上,這家超市似乎摸到了一些門路。
“零售商都醒悟了”
早在去年7月,天虹就有了改造超市的想法。彼時雖然疫情已經過去,但他們意識到消費市場變了:線上的銷售占比越來越高、線下商超的客流持續萎縮。
上游的零供關系變得空前緊張。過去的渠道為王時代,商品定價由品牌商決定,超市扮演KA渠道商的角色。一位快消品零售渠道負責人告訴36氪未來消費,品牌商在超市多是虛高定價,跟線上相比價格沒有優勢,多數時候只能靠長期打折促銷來刺激銷售,即“不促不銷”。
如今,各家超市調改后均停止了頻繁促銷,天虹超市3.0店也是如此,改變了商品采購模式,跟品牌商重新協商選品、成本價以及加價率。產品整體側重質價比,主推近1000款長期低價商品,降價幅度多達15-25%。
調改的過程,不僅是零售商要轉變認知,品牌商也需要做出改變。但并非所有品牌商都愿意配合,這意味著要打破先前的價格體系。但他們同時也知道,堅持原來的價格體系并不現實。李明說,因為“所有的零售商都醒悟了。”
不同于別人可以直接“抄作業”,自學調改的超市品牌,商品結構到底怎么調?
據36氪未來消費了解,天虹超市3.0店選擇聚焦在更年輕的客群,主流客群年齡結構從過去的35歲-45歲,下調到30-35歲,更具體來說,是以女性為主,聚焦一孩和兩孩家庭。
商品層面,包括PB(自有品牌)商品在內,天虹超市3.0的整體選品突出健康屬性,同質產品及長尾品直接砍掉,部分品類砍了80%SKU,并調低標品的比例,聚焦一日三餐提升生鮮熟食的占比。
據36氪了解,調改后商品數從過去的13000支,減少到約8000支。
“逛感”的營造,是此次場景調改的重要方向。他們去掉了堆頭、端架,加寬購物通道,并增設近100個服務項目。根據細分生活場景,新增了鮮花、烘焙、酒類、嬰童等九個品類體驗館。
據36氪未來消費了解,鮮花不是所有零售商都敢碰的品類,山姆如今也只是做周末時段。難點在于,鮮花很考驗效率,且客群相對固定,對門店的運營能力要求高。
而通過直接跟基地合作,天虹超市的鮮花包括兩大類,一類是產區大單品的應季鮮花,一類是面向家庭生活體驗的中高端花材組合,且提供花藝師增值服務,包花價格只有花店的一半。在專業花店和大眾品之間,他們找到了一條新路。
據36氪未來消費了解,今年春節,天虹正式引入鮮花品類。此次調改后,鮮花銷售額已經翻了三倍。
門店層面,顧客進店最直觀的感受可能是燈光的變化,過去1.0和2.0店,顧客頭頂的燈光會比較暗,燈光主要打在商品上,引導顧客的眼睛關注商品。此次調改后,整個門店的燈光更明亮,且增添了綠植元素,為的是讓門店看起來更自然和好逛。
除了前臺,天虹也對整個后端的操作也做了新的梳理。以水產區為例,過去員工在后場殺魚操作完后會直接把魚遞給顧客,時間長了地上會積一灘水。考慮到這個問題,天虹如今重新布置了殺魚臺、清洗池以及顧客交付窗口。類似的后倉的SOP,均要求寫操作流程的同事,先上手操作,做完之后再教給員工。
據36氪未來消費了解,下個階段,天虹超市計劃重點推進流程數字化,由系統支持員工做必要的動作。通過簡化操作流程,減少人為的重復性動作。
“超市調改不是簡單的copy誰”
相比于動線優化和貼心服務,多數消費者最關心的,還是調改后的商品是否值得加購。
胖東來的號召力是獨一檔的存在,甚至連代購也成為一門新的生意。但對于大多數零售商來說,調改不僅僅是讓商品價格回歸正常體系,更重要是在商品完成瘦身同時,做出類似山姆、胖東來的自有品牌商品。
今年9月,葉國富在談及收購永輝超市時,也明確會幫助后者開發自有品牌商品,“對標山姆、Costco、胖東來。”近期,永輝超市全國調改項目負責人王守誠回應稱,已與名創優品溝通合作事宜。顯然,胖東來IP商品只是他們調改的開始。
自有品牌也是天虹的商品強項。據36氪未來消費了解,到目前為止,天虹超市自有品牌商品的銷售占比達到近20%,而行業內能做到這一水平的零售商并不多。
據36氪未來消費了解,天虹的自有品牌已經過了簡單的OEM,即針對廠牌大單品,尋源做大牌平替,當下階段更多是ODM,聚焦開發優勢品類里的優勢單品,會在設計、原材料配料表、口味等部分嵌入更深,部分產品會直接鎖供應商的生產線。
這背后,如今零售商之間在上游的比拼,已經不再是規模背后的成本優勢區別,而是更進一步,拼的是誰能鎖定供應商的生產線甚至配方。
為了與同行做出區別,考慮到主要輻射三公里半徑的家庭群體,天虹的自有品牌商品選擇聚焦開發糧油副食等優勢品類。水果則主推應季水果,且會“挑最好的口感季節上架”。
現如今,超市調改已經進入到拼速度的地步。永輝超市從六月至今已經改造開業了21家店,春節前還有20家-30家調改店在路上。明年他們計劃自主調改100家店。而截至11月,步步高已經被胖東來指導調改10家店。
據悉,目前天虹超市已經在畫全國的規劃圖,他們計劃每個城市拿一個標桿店出來做調改,且會根據投資收益比,謹慎考慮是全面調改,還是局部改造。
在李明看來,超市調改不只是商品組合的調整,核心是業務邏輯的變化。過去超市扮演的是渠道商,從資源的角度獲取收益。“現在是以商品維度,理清楚目標客戶,而不是簡單復制誰。”
文中李明為化名。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