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KTV湯紅偉:線下體驗業態與線上數字化AI發展相輔相成
12月4-6日,由萬商俱樂部與聯商網聯合主辦的2024年度品牌創新大會暨年度購物中心資管峰會在成都舉行,本次大會圍繞商業地產REITs、餐飲、主理人、時尚潮牌、二次元、戶外以及品牌出海等核心議題,匯聚行業專家、商業地產高管、基金機構、品牌創始人及創新先鋒,共同探討品牌在新時代下的創新路徑和策略,深入剖析消費市場的最新趨勢與實踐。
在2024年度品牌創新大會主論壇現場,魅KTV創始合伙人、CEO湯紅偉發表了精彩演講,他在演講中講述了魅KTV的基本情況以及分析了KTV行業的趨勢發展。
以下為湯紅偉分享全文(經聯商網編輯):
我從魅KTV這個品牌講一下我們在做什么或者是對KTV趨勢的理解。
我們做了十幾年的酒店,對連鎖KTV也比較了解,但KTV我們不算前輩,最多是一個小學生。我們還是要回歸生意的本質還是要賺錢,KTV雖說有很多負面的消息,媒體的報道都不太好,但是對我們來說還是很好的生意,第一他可以很好地翻牌,我可以按兩個、三個小時去賣,可以賣很多次。
其次在場所里面不是想多少就花多少,如果玩得開心是有機會讓消費者花更多的錢,我們在KTV有大量創新的空間,因為客人要玩得開心,而且互動鏈接的時間足夠,這時可以用創新的空間去滿足客人的娛樂需求,這是一門蠻賺錢的生意。
所以我們做了哪些?我們從整體設計風格,只做年輕人的生意,把一些餐飲拿掉,包括數字化之后整個系統的建設,大大提高了門店的經營效益,拉近了和用戶之間的距離。在模式上沒有所謂的空間,因為每個行業都已經非常卷,我們單獨把唱歌這件事情做到完美就已經非常的地不起,所以我們更多聚焦在唱歌這件事情本身。
講到未來的趨勢,因為當年從酒店跨入到KTV行業,我們也在思考是不是有機會做更大的事業,我們在2019年看整個行業的TOP3時,KTV行業占比還很低,但是到2024年門店的數量已經占整個的5%了,所以行業集中度的不斷提高,這也是一個趨勢。
以我們為代表的小店的模型這幾年的增長還是比較快速的,我們從2019年開業只有42家門店,完整地經歷了疫情,截止到2024年已經有了120多家,意味著我們五年翻了五倍的規模。
很多人認為在線下的體驗類業態比較難被線上所顛覆,雖然說體驗這件事情是要走到線下,但是體驗這門生意未必是能離開線上的,尤其是我們現在30%以上獲客是通過線上的,所以我們覺得線上的進一步的提升其實也是體驗業態尤其是KTV業態的一個基本趨勢。如何更好地利用線上的平臺和獲客的渠道對我們的發展是非常關鍵的,如何更好地把握線上的獲客渠道也是至關重要的。
其次是這些年傳統行業不斷提到的數字化能力,我覺得數字化能力的不斷提升也是體驗業態發展的趨勢,也是我們能夠領先行業競爭對手的一個基本要素。所以在整個數字化能力我們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我們自主開發了門店綜合管理的APP系統,包括房態的質檢分析,以及門店的管理工具,包括我們也是整個行業目前唯一能夠實現全面識別的平臺,這些也都是基于整個數字化能力的建設。
同時我們整個VOD的點歌臺實現了可移動的功能,降低了門店端用人的占比,基本上降低了四倍,帶來了很好的門端效益。大家可能認為在KTV大部分是男性為主,其實在我們魅KTV50%是女性,因為魅KTV的定位做年輕人的生意,三年前魅KTV90%的客人集中在18到40歲之間,現在18到50歲之間也占很大的份額,來魅KTV的大部分客人還是年輕人。目前我們整個門店的分布以廣東為主,基本也集中在深圳、東莞等城市,這些數字化的能力都可以讓我們更好地為用戶服務做出貢獻。
然后是基于AI大模型內容生產能力,我覺得內容生產能力應該是在娛樂體驗業態獲得了一定的認可,在魅KTV我們很早就推出了專業排行榜的功能,通過AI的能力幫用戶去修飾唱歌的音樂,受到了很多消費者的認可,包括在包房里有虛擬的打碟功能,所以一些小體驗的改造對于用戶成為我們忠實的粉絲很有幫助。
在功能方面我們還研發了一些新的其他的功能,比如不會唱粵語歌我們也可以利用粵語諧音的功能去唱,包括在唱歌這塊,我們希望用戶在離開魅KTV之后還有一個鏈接,我們希望幫用戶生產這樣的一個內容,這個內容用戶是可以保存、分享的。第二是用戶離開魅KTV之后一直有鏈接和互動,所以截止到2024年我們為用戶推出了兩千多萬首MV。
基于現在,在規模上面我們是國內最大的KTV點歌平臺,計劃在2025年底開業突破一千家,今年開業應該是650家左右,所以明年從增量上面大概會有350家的增量。
另外就是技術的成熟方面,我們目前已經開始籌備大量的全國性賽事,包括跟地方政府談地方的文旅合作,大家印象很深的地方文旅宣傳的歌就是《成都》,未來我們跟地方政府會有很多文旅方面的合作,幫更多的地方政府做文旅的宣傳。明年我們也有海外的計劃,向一些走出國門的品牌學習。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