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爆賺百萬,賣出10萬件,小賽道迎來“潑天流量”
出品/天下網商
撰文/朱之叢
近兩天,莎莎的一條朋友圈爆了:“春節就該給毛孩子穿金戴銀!”
她是“先天種草圣體”,這條朋友圈發布后,至少五六個朋友發來私信,請求她“給一個購買鏈接”。在莎莎拍的照片里,一條柯基犬、一只英國短毛貓都穿著紅色棉襖,戴著金色的長命鎖項鏈,平添幾分喜慶和貴氣。
給毛茸茸的寵物穿上“新春戰袍”,成了近年來的養寵新風尚。旗袍、唐裝、圍兜、長命鎖、紅繩項鏈……寵主以此寄托愛意,商家也趁勢找到新的掘金密碼。
多位寵物服飾商家告訴《天下網商》,早在元旦前,新春主題服飾就已開始熱銷,銷售高峰一直持續到春節前。有商家表示,新春主題寵物服飾預計帶來約400萬元收入,有爆品單月賣出超過10萬件。
“新年新氣象”,人類“換新衣”的需求,正在被平移到寵物身上。
從面料、款式到設計語言,寵物新春服飾做得越來越漂亮和考究,品類也從常見的犬貓拓展到兔子、羊等小眾寵物,大有“把童裝市場再做一遍”的勢頭。
數據顯示,中國城鎮犬貓數量已超過2億只,寵物市場規模達到千億級別,且2024年仍將保持雙位數增長。在這個不斷上行的市場中,寵物服飾雖然只是一條小賽道,卻已給眾多新銳品牌提供了扎根生長的空間。
“供不應求”的新春戰袍
春節,中國人最重要的傳統節日。
在新中式風潮的引領下,“新春戰袍”一躍成為年度熱詞。隨著漳緞漢服、宋錦小襖、馬面裙等一系列“新春戰袍”走紅,這股熱潮同樣被映射到了寵物身上。
在社交平臺上,以貓狗為模特的“新春穿搭攻略”頻頻出現。“戰袍”款式日新月異,消費者的換新欲望也隨之高漲,有網友曬出,自己歷年為寵物狗買的“拜年服”已經堆滿了一整個衣柜。
圍繞這一節日熱點,寵物行業商家也早早進行了布局。寵物用品品牌“嬉皮狗”天貓旗艦店負責人卡斯向《天下網商》透露,嬉皮狗從多年前就開始銷售新春主題寵物服飾,目前,全店相關服飾大約有100款。
“新年主題的寵物服飾深受寵物家長和毛孩子的喜愛,尤其是中國風的服飾備受關注。”卡斯稱,每年新春之際的需求量都非常大,公司提前2個月就已開始備貨,準備承接“潑天的流量”。
通常來說,提前備貨總要面臨庫存周轉壓力,但近年來旺盛的需求,極大地緩解了這一狀況。不止一位商家在接受《天下網商》采訪時,用到了“供不應求”這個詞。
寵物用品品牌“柒哦”就是其中之一。據柒哦相關負責人透露,其店鋪內的新年圍巾、元寶紅繩項圈、長命鎖紅繩項圈均取得了不錯的銷售成績。這三款爆品在一周內的總銷量超過2.2萬件。
針對寵物和人的需求差異,商家也會進行適度的產品升級。以柒哦的紅繩項圈為例,人用的項圈對寵物來說會比較“勒脖子”,柒哦對其進行了輕量化、松緊度調節等改進,“把產品做得更輕便、更好穿戴,讓寵物戴著不會抗拒”。
圖源:柒哦寵物用品專營店
“毛孩子”的陪伴和情緒價值,承托起了寵物服飾的大盤。
卡斯將這個市場的趨勢總結為“狗多”“貓快”:狗有出門需求,市場體量較大;但隨著養貓人士增多,貓用品市場正在以每年20%~30%的增速大舉擴張。
一條正在爆發的賽道
在千億規模的中國寵物行業里,寵物服飾是一條看似不起眼的小賽道。
但電商行業聚攏流量的規則決定了,只要圍繞單一需求深挖到底、確立品牌心智,細分賽道同樣大有可為。
創立于2019年的Mookipet就是一個例子。和其他覆蓋了玩具、窩墊等多類寵物用品的品牌不同,Mookipet只專注于寵物服飾。在其天貓旗艦店中,寵物服裝被細分成T恤、衛衣、毛衣、馬甲、羽絨服等多個類別,細致程度幾乎與人類無異。
Mookipet品牌市場總監Sherry向《天下網商》介紹,Mookipet主打中高端客群,以“萌趣潮范”為主要設計風格,其客單價約為50元~200元,在同行業中處于較高水平。
建立核心優勢,找準細分人群,是Mookipet在擁擠的寵物市場中取勝的關鍵。
Sherry表示,從創立伊始,節日服飾就是Mookipet的經營重點之一,不同于市面上常見的國風基本款,他們會選用新中式潮流的方向進行服裝設計,“有自己的設計語言”。今年春節,亮麗的紅色款衣物較受青睞。一些北方消費者的御寒需求,也帶動了羽絨服等品類的增長。
目前,Mookipet全年銷售額約為2500萬元,且保持高速增長,新春系列服飾占到其全年銷售額的20%左右。
當然,作為一個新興品類,寵物服飾行業還遠談不上成熟。
有從業者總結了三大痛點:第一,品牌化的運營較少,白牌商品仍然大行其道;第二,渠道主要面向外貿,對本土市場探索不足;第三,設計風格偏向海外審美,款式相對單一,產品上新節奏較慢。
盡管這些趨勢尚未完全扭轉,但在數年的發展中,寵物服飾也找到了自己的機遇——和寵糧、貓砂等周期性用品相比,寵物服飾更容易在某個時令節點迎來爆發。商家一旦踩準風口,就能實現快速增長。
在這個日漸壯大的賽場內,跑出了以Mookipet為代表的新銳高端品牌,也讓嬉皮狗這樣入局較早的資深品牌扎根生長。隨著寵物用品逐漸步入高端化,機會的大門還在對更多商家打開。
寶貴的可能性
中國寵物市場規模究竟有多大,是一個眾說紛紜的話題。
由于統計維度差異,以2024年來說,第三方數據咨詢機構“艾媒咨詢”的統計結果是超過7000億元,國內寵物行業資訊服務平臺“寵業家”的數據則僅有1500億元。
但二者對中國寵物市場的發展前景均抱以極為樂觀的態度。寵業家認為,中國寵物市場才剛剛開發了10%~15%,以發達國家的養寵滲透率和家庭支出為參照,成熟的中國寵物市場規模必然達到萬億元級別。
在這個擁有長期潛力的市場中,寵物的“衣、食、住、行”都還大有文章可做。
寵物服飾方面,消費者對服飾的功能性需求不斷增加,涉及的寵物品種一再拓寬,除了傳統的貓狗外,鳥類、倉鼠等小寵異寵也有了“穿新衣”的需求。Sherry提到,Mookipet曾在時裝走秀中邂逅過寵物羊、安哥拉垂耳兔等另類“模特”。
寵物食品方面,鮮肉糧、酥化糧等新品類涌現,含有中藥材等功能性成分的“保健寵糧”逐漸走紅。寵物主開始衍生出“美毛”“利尿”“強身滋補”等更為聚焦的需求,推動了多個新銳品牌的起量和突圍。(《天下網商》曾作報道《單品年銷百萬,復購率70%,這個新藍海市場爆發了》)
寵物居住方面,除了貓狗窩、電熱毯等常規產品外,商家也愈加注重產品的智能化。不少消費者會把籠具、喂養器、監測設備等一同接入智能網絡,以方便飼喂、觀賞和科學化管理。
寵物出行方面,寵物推車成為過年必備的爆款,各類寵物消費場景也走向多元化。以貓狗、異寵為主題的咖啡館、寵物樂園、寵物超市出現在街頭巷尾,消費者既能在這些場景中和寵物充分互動、獲取情緒價值,也滿足了自身的購物需求。
這些錯綜復雜的賽道中,有的競爭激烈,需要深厚的研發實力支撐;有的方興未艾,即將掀起一輪新的消費浪潮。
聚焦到寵物服飾上,其發展路徑其實也和寵物食品相似:從只給海外品牌代工,到轉型深耕自有品牌,依托國內廣大市場和強勁產能驅動,實現對海外品牌的趕超。山東乖寶、上海福貝,都是這一升級路線的典型案例。
方向明確,前景可期,但對入局的眾多商家來說,能沿著這條路線走多遠,依然取決于自身獨特的產品力和經營韌性。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