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營收700億:統一超商引領臺灣便利商店時代
出品/FBIF食品飲料創新
作者/FBIF創始人Mote莫特
1978年,統一超商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標志著中國臺灣零售業邁向現代化的開端。這家由統一企業集團創立的公司,通過引進美國7-Eleven的經營理念,首次嘗試24小時營業的便利商店模式。1980年,中國臺灣首家7-Eleven門市在臺北市開業,這一新型商業模式迅速改變了人們的消費習慣。但最初的發展并不順利,市場對這一全新零售形式的接受度尚需時間,企業也經歷了整合與調整的挑戰。統一超商的發展歷程,是中國臺灣零售業變革的縮影。
2023年,統一超商實現合并總營收新臺幣3170.4億元(約700億元人民幣),首次突破3000億元大關,稅后凈利達新臺幣126.6億元(約28.0672億人民幣)。全球門市總數達12,552家,其中中國臺灣超過6,800家,覆蓋全臺368個鄉鎮市區。在各業務板塊中,鮮食商品營收突破新臺幣400億元(約88.68億人民幣),CITY系列(如CITY CAFE)營收超過新臺幣170億元(約37.689億人民幣)。OPENPOINT會員人數接近1700萬。
從美國啟發到臺灣零售新篇章
1978年,中國臺灣經濟快速增長,消費需求逐漸呈現多樣化趨勢。
統一企業集團以敏銳的市場洞察力,看準便利商店這一新興業態,1978年4月,統一企業集團成立了“統一超商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統一超級商店股份有限公司”,同年10月,與美國南方公司簽訂合作協議,開始引入7-Eleven的經營模式。
1980年2月9日,中國臺灣第一家7-Eleven“長安門市”在臺北市長安東路開幕,開創了中國臺灣24小時營業便利商店的先河。這一創新舉措為消費者提供了全新的購物體驗,改變了人們的消費習慣。
然而,初期的統一超商并非一帆風順。由于經營環境和市場認知等因素,到1982年,由于長期虧損,公司不得不將“統一超級商店”業務并入母公司統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成為“超商事業部”。
統一超商重新獨立與穩健擴張
統一超商總部大樓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作者:Solomon203
面對早期的挑戰,統一超商并未停止探索的腳步。1987年6月10日,統一企業將超商事業部再次獨立,重新設立“統一超商股份有限公司”,為后續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此后,統一超商開始穩健擴張。1988年4月,第200家門市“修齊門市”在臺南市北區開幕。1990年6月,第500家門市“捷盟門市”在臺北市萬華區漢中街開業。1995年7月,第1000家門市“千成門市”在臺北市中正區林森南路開幕。這些重要的里程碑,標志著統一超商在中國臺灣市場的迅速崛起和影響力的提升。
全臺布局與離島拓展
為實現全臺灣的服務覆蓋,統一超商將目光投向更廣闊的市場。1997年11月,統一超商進駐花東地區,完成了臺灣本島的便利網絡布局。1999年4月,首家離島門市在澎湖縣馬公市開幕。同年6月1日,金門縣的“山外門市”開業,統一超商服務范圍的進一步擴大。
2006年6月10日,統一超商在連江縣南竿鄉同時開設了“馬祖門市”和“南竿門市”,成為首家進駐連江縣的連鎖便利商店。至此,統一超商完成了在中國臺灣所有縣市的門市布局,包括偏遠的離島地區。這不僅展現了公司的經營實力,也體現了其服務全臺消費者的決心。
多元化經營與創新服務
在持續擴張的同時,統一超商積極拓展多元化經營,推出了一系列創新服務。1998年,與中華電信合作,推出電話費代收業務,這是中國臺灣便利商店業者首次跨入費用代收領域。此后,代收業務范圍擴大到水費、電費、保險費等上百種費用,為消費者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ibon便利生活站
2006年8月,統一超商推出了ibon便利生活站(互動式資訊服務站),提供繳費、列印、訂購交通票券、展演體驗、線上訂房等服務,進一步豐富了門市的功能。2010年4月,“統一超商電信”月租型服務正式開臺,拓展了通訊領域的業務。同年10月,與悠游卡公司聯合發行“icash悠游卡”,并開始接受悠游卡小額消費,推動了電子支付在零售業的應用。
戰略合作與國際拓展
統一超商注重戰略合作,積極拓展國際市場。1997年,與美國Starbucks Coffee International(星巴克咖啡國際公司)合作,成立“統一星巴克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在臺灣開設星巴克門市。1999年,與日本大和運輸株式會社簽約,成立“統一速達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宅急便服務,提升物流能力。
2000年10月,統一超商取得菲律賓7-Eleven的51%股權,將經營觸角延伸至國際市場。2008年5月29日,統一超商獲得上海7-Eleven的特許經營權,正式進軍中國大陸。同年,跨足中國大陸零售市場,成立“統一超商(上海)便利公司”,在上海開設門市。2017年5月,成立“統一超商(浙江)便利公司”,繼續深化在大陸的市場布局。
創新產品:CITY CAFE與OPEN小將
CITY CAFE
在產品創新方面,統一超商不斷推出符合消費者需求的商品。2007年12月,推出自有品牌咖啡“CITY CAFE”,迅速在中國臺灣咖啡市場占據重要地位。至2019年,CITY CAFE鋪機突破1000店,營業額突破新臺幣140億元(約31.038億人民幣),成為臺灣最大的連鎖咖啡通路。
2013年10月,引進日本北海道十勝霜淇淋,首次在中國臺灣上市,獲得消費者的熱烈回應。2013年11月,進一步推出北海道霜淇淋“夕張哈密瓜”口味,舖機數達千店,滿足了消費者對高品質冰品的需求。
統一超商的品牌形象也得到了精心打造。其形象代言玩偶“OPEN小將”由統一超商委托電通設計,深受消費者喜愛。相關的周邊商品和廣告宣傳,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和親和力,增強了消費者的品牌忠誠度。
企業社會責任與永續經營
在追求商業成功的同時,統一超商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1999年9月,成立財團法人好鄰居文教基金會,致力于社區睦鄰和公益活動。2004年10月,連續第十年獲得《天下雜志》標竿企業肯定,并首次獲得“擔負企業公民責任”第一名的殊榮。
在環境保護方面,統一超商于2001年6月通過了UKAS 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體現了其對環境管理的重視。2015年11月,獲得ISO50001能源管理系統認證,成為便利商店業唯一入選的年度輔導企業。
2018年,統一超商宣布“永續元年”,董事會下設永續發展委員會,設立減塑、減碳、惜食與永續采購四個專案小組,全面推動企業的永續發展策略。通過一系列措施,統一超商致力于減少環境影響,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數字化、綠色化與國際化的藍圖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和消費者需求不斷變化的背景下,統一超商持續創新。2018年,推出首間結合零售業與高科技設備的“X-STORE”,為消費者創造了全新的購物體驗。2019年,推出“OPEN POINT”APP,構建會員生態圈,會員人數突破650萬人,提升了消費者的黏著度。
同時,統一超商積極探索新的業務模式。2019年,首創“賣貨便”服務,涵蓋金流、物流、資訊流三大服務,為C2C個人賣家提供完善的電子商務交易平臺。2019年,與日本7-Eleven合作,首次引進7-Premium及雪肌粹系列等日本限定商品,豐富了商品品類。
展望未來,統一超商將繼續深化多元化經營,提升服務品質,鞏固其在中國臺灣零售業的領先地位。同時,積極拓展海外市場,打造國際化的便利商店品牌,滿足消費者多樣化的需求。
結語
統一超商的發展歷程,是中國臺灣零售業不斷創新和進步的縮影。從引進7-Eleven到自主創新,統一超商以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和持續的創新能力,引領了中國臺灣便利商店行業的發展方向。通過多元化的經營策略和對企業社會責任的堅守,統一超商不僅滿足了消費者的需求,也為行業樹立了良好的典范。
相關文章:
[1] 統一超商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2] 統一流通次集團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3] 星巴克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4] 統一藥品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5] 酷圣石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6] 統一時代百貨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7] 統一夢時代購物中心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8] 統一超商永續發展(統一超商官網)
[9] 統一超商(上海)便利有限公司,零售業便利店,零售店加盟,便利店加盟,上海7-11,浙江7-11,7-11加盟,上海7-11,7-11(統一超商官網)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