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奈兒或在無錫恒隆廣場開出地級市首店
出品/獨角Mall
撰文/大江
頭圖/無錫恒隆廣場LV門店
從Dior限時店到精品店圍擋,無錫恒隆廣場重奢品牌再添一員“猛將”!
上下兩層,超900㎡的空間,Dior無錫恒隆廣場店不僅是Dior首次落子無錫,同樣也是該品牌首次選址普通地級市城市。
伴隨著Dior精品店的圍擋,無錫恒隆廣場重奢門店6大件已經集齊了5件。
除了Cartier,LV、GUCCI、Hermes均為雙層店,Dior也是雙層圍擋,而剩下的Chanel也有望被無錫恒隆廣場收入囊中。
近期,根據無錫日報消息,Chanel無錫恒隆廣場店已經進入洽談階段。
要知道Chanel是奢侈品行業里最注重保持自身“稀缺性”觀念的品牌,目前已經進駐的內地城市僅有北京、上海、成都、南京是多店布局。
選址要求也極高,以省會城市或者副省會城市為主,進駐無錫或將成為Chanel首次進駐普通地級市。
在網友紛紛祝賀“無錫贏麻了”“滬外最強恒隆廣場來了”的同時,2024年GDP排名江蘇“榜首”的蘇州也難免被拿來與無錫比較一番。
來源:無錫恒隆廣場小紅書
奢侈品牌為何對無錫青睞有加?
01
無錫人均GDP比肩北京、上海
蘇州奢侈品消費力被上海“虹吸”嚴重
僅從GDP來看,蘇州是江蘇絕對的“王者”,不僅遠超無錫,也將省會城市南京甩在了身后。
去年蘇州GDP達到了2.67萬億,南京達到了1.85萬億,無錫緊隨其后,達到了1.63萬億。
相較于南京已有兩座重奢商場坐陣,無錫的重奢市場競爭壓力就要小得多了,經過十多年的運營,無錫恒隆廣場絕對是“獨一檔”的存在。
盡管無錫的GDP低于蘇州,但無錫的人均GDP在全國范圍內都不容小覷,連續多年人均GDP位居全國第一,去年也和北京、上海一起加入了人均GDP 30000美元的俱樂部。(去年無錫人均GDP21.7萬)
這些數據換句話說,就是無錫有更多的有錢人。
在消費主義花園里,奢侈品游戲的首要目標就是那些資金豐厚的玩家,才符合加入游戲行列的標準。
有錢人多,并不意味著本地的奢侈品購買力就強勁。
蘇州的人均GDP也不差,去年的人均GDP也超過了20萬元,但蘇州離上海比較近,奢侈品的購買力顯然受上海的影響比較大。
得益于蘇州、上海的交通通達度高,蘇州是上海跨城通勤者的主要居住地,有不少在上海工作的人,會選擇在蘇州購房定居。
近些年隨著一些高端商業項目的開業,蘇州本身的高端商業硬件并不差。
對于不少奢侈品牌而言,依然會遵循奢侈品行業“稀缺性”的傳統觀念來保存本身的身價,對蘇州重奢市場的“忽視”,同樣也符合這一觀念。
而毗鄰蘇州的無錫,就不需要考慮被繁華的上海奢侈品市場“虹吸”了。
02
二期、三期在建
關注非奢侈品樓層的品牌把控
正如南京成就了如今的德基廣場,德基廣場成就了南京,恒隆廣場與無錫同樣也是互相成就。
去年無錫恒隆廣場也是恒隆地產唯二租金收入還處于增長的高端商業項目。
租金收入為4.56億,較2023年增長了2%,2024年的年末出租率也達到了99%。
截取自企業財報
進入無錫十多年的恒隆廣場,對于無錫的高端商業市場的煥新升級,也是誠意滿滿。
來源:無錫恒隆廣場小紅書
一方面是商場的硬件設施。擁有恒隆港資背景的無錫恒隆廣場的硬件不用提,一開始就是以高規格高品質來打造,即使項目開業十多年也完全不過時。
對于商場體量不夠大的硬傷,無錫恒隆廣場的二期項目已在建,三期也在推進中。
另一方面,在硬件極佳的情況下,無錫恒隆廣場也在更多消費者能直觀感受到的地方下功夫,那就是品牌。
自2013年建成開業以來,無錫恒隆廣場一步步調改和升級,引入Gucci、Cartier、LV、Hermes、Dior等重奢品牌,有條不紊的將重奢5大件慢慢收入囊中,第6件或許也在到來的路上。
不僅積極優化一樓的重奢品牌,有些表現好的品牌也升級為雙層,比如LV、GUCCI、BURBERRY、Valentino、MONCLER等品牌都在原有一層店的基礎上,擴大面積,增加樓層,升級為雙層形象店。
在逐漸完善奢侈品牌矩陣的基礎上,無錫恒隆廣場也非常關注對場內非奢侈品樓層品牌的把控。
無錫恒隆廣場的總經理潘家寶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這兩年無錫恒隆廣場三樓的品牌調整率達到了70%。
從項目官微來看,近幾個月L3層已經煥新了YI、Pandora、Weekend Maxmara、MeLuxe、LOOKNOW lab、TUMI、Angry Nyu Nyu全國首店、JORYA、DAZZLE、ELLASSAY等品牌。
來源:無錫恒隆廣場小紅書
作為無錫唯一的一座重奢場,項目對于首店品牌的吸引力自然不言而喻,對于品牌的布局也有更多的選擇和思考。
2024年無錫恒隆廣場引入了40家首店,同時已經為2025年準備好了20家首店品牌。
想來無錫恒隆廣場的成功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精心栽培的結果罷了。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