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長被立案調查,好想來風雨飄搖
出品/氫消費
作者/H.H
一紙公告,將量販零食賽道的第二品牌推上了風口浪尖。
3月3日晚間,量販零食品牌好想來母公司萬辰集團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長王健坤被留置、立案調查。雖說在公告中已經強調董事長所涉事件與公司無關,然而投資者已經率先用腳投票,次日股價下跌7.74%。
事實上,從2022年正式切入量販零食賽道開始萬辰集團的增長可謂異常迅猛,營收從5億多元一路狂奔至超過200億,在全國范圍內所開出的門店數也超過了7000家,大有沖擊萬店規模之勢。
只是快速跑馬圈地所帶來的后遺癥也相當明顯。負債壓力較大、利潤率水平持續走低、加盟商信心下滑等等,若再加上行業內的內卷式競爭,擺在萬辰集團和好想來面前的挑戰重重。
01
零食第一股,跌落神壇?
公開資料顯示,萬辰集團成立于2011年,直到2021年上市時公司的主營業務還主要集中在食用菌的研發和銷售,包括金針菇、白玉菇等產品。
隨著行業內的下滑趨勢逐步顯現,從2022年起萬辰集團正式開始了轉型,通過創立量販零食品牌“陸小饞”切入零食賽道,隨后將好想來、來優品、吖嘀吖嘀等品牌進行整合,共同稱為“好想來品牌零食”,萬辰集團也被投資者賦予了“量販零食第一股”的稱號。
從轉型開始,量販零食業務就成了公司的核心支柱。財報顯示,2022年萬辰集團營業收入5.49億,同比增長26.35%;凈利潤4773.65萬,同比增長103.57%。2023年營收增長近16倍,達92.94億,其中僅量販零食這一個業務板塊就貢獻了87.59億的營收
圖源:好想來官方微信公眾號
某種程度上來說,轉型量販零食業務算是拯救萬辰集團于危難時刻。
截止到2024年前三季度萬辰集團總營收206.13億,同比增長達320.63%。除了集團營收持續增長,2024年憑借自身所積累的優勢門店數同樣也在大幅擴張,去年上半年旗下零食品牌在全國的門店數就已經超過了7000家,位居行業第二,僅次于兩大巨頭合并后的鳴鳴很忙集團。
只不過雖然萬辰集團的營收和門店規模仍然處在快速增長通道,但其背后仍然有著不少亟待解決的問題。
事實上,為了能夠在量販零食賽道快速跑馬圈地,萬辰集團的債務稱得上壓力山大。從一組數據對比來看,在轉型量販零食之前,萬辰集團債務總額為2.41億,資產負債率不足28%;最新數據顯示,截止到2024年前三季度集團債務總額已經高達52.66億,其中流動負債達45.86億,資產負債率超過80%。
屋漏偏逢連夜雨,曾幫助自身成功上市的食用菌業務,市場表現同樣讓萬辰集團焦慮。以河北地區新投產的5.3萬噸金針菇項目為例,由于總體產能利用率不足60%,導致每噸產品成本相較于行業平均高出800元,綜合競爭力直線下滑。
量販零食業務有高杠桿風險、食用菌板塊已然無法和競爭對手一較高下,兩面透風的萬辰集團在董事長王健坤被留置的消息傳出后,一度深陷輿論風波,股價在次日最高跌幅達14%。
雖然公司已經發布官方公告稱,“將會持續關注王健坤被查的后續狀況,接下來由董事兼總經理王麗卿代為履行董事長職責。公司有完善的內控機制,本事件不會對公司經營造成重大不利影響各項業務都在穩步推進中”。
只是在外界看來,公司的公告更像是穩定軍心的舉措,在這之中最擔驚受怕的莫過于幫助好想來成為量販零食第二品牌的廣大加盟商了。
02
加盟商們,繃不住了
盡管公告已經宣稱董事長被留置不會影響公司正常經營,不過在很大程度上還是會影響到加盟商們的信心,尤其是在品牌想要沖刺萬店的節點上。
客觀來說,直到現在各大量販零食品牌都在通過積極的開店來爭搶市場,由零食很忙和趙一鳴零食合并的鳴鳴很忙集團在全國的門店數已經突破15000家。畢竟量販零食店眾所周知的大牌引流、白牌盈利這一經營模式,注定了品牌方需要將規模持續擴大,才能攤低成本實現規模效應。
在這之中,最快捷的路徑無疑就是通過開放加盟來實現門店規模的持續擴張。
事實上,很早之前好想來對于加盟商的要求就已經放低到了0加盟費、0管理費和0服務費等多項優惠政策,除此之外還有裝修等補貼。
圖源:好想來官方微信公眾號
當行業整體處在上升階段時,這種方式并沒有太多隱患,加盟商的開店熱情此起彼伏。據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量販零食店在2500家左右,到2023年就已經突破了2.2萬家,預計到2025年底將會進一步增長到4.5萬家。
其中最典型的案例,莫過于以小縣城為代表的下沉市場。長久以來對縣城市場的消費者來說,購買零食主要通過各大超市和路邊夫妻店,相對來說品類并不算齊全。量販零食店的優勢在于價格低且有不少大品牌,站在消費者的角度無疑更具性價比,正因如此小縣城的量販零食店開始如雨后春筍般涌現。
門店規模持續擴張,帶來的直接影響就是盈利空間開始被逐步擠壓。有加盟商表示,自己所在的小縣城量販零食店已經從最開始的一兩家增長到了上10家之多,每當有新店開業都會推出各種優惠促銷活動,甚至還有門店每周固定幾天打出5~6折的宣傳來吸引客流。
不打價格戰無法創收,打了價格戰又沒有利潤空間,這是當下很多量販零食加盟商普遍所面臨的問題。以萬辰集團為例,2024上半年毛利率為10.87%,扣除相關費用后的凈利率不足3%,和三只松鼠、鹽津鋪子、來伊份等動輒30%的毛利率相比相去甚遠。
更關鍵的是,如今有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意識到量販零食店的“偽折扣”策略。
圖源:趙一鳴零食官方微博
據了解,大牌商品對零食店的營收貢獻不足30%且毛利率極低,占大頭的是白牌商品,很多散稱商品算下來比超市還要貴出一大截,這也是為什么不斷有消費者吐槽被量販零食店“背刺”的原因。
“我現在基本上只在買可樂的時候才會去線下量販零食店囤貨,算下來比電商平臺的更便宜”,對于零食店熱度的逐步退潮,有消費者如此表示。
03
大洗牌時代,好想來何去何從?
就目前來看,整個量販零食賽道所普遍面臨的問題在于產品高度同質化、低價競爭對盈利空間的侵蝕以及繞不過去的食品安全問題,以至于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加盟商的熱情。
就在各大品牌想方設法通過走出困境來吸引更多的入局者和消費者時,2025年開年卻又接連出現了各種問題。
除了萬辰集團董事長被帶走調查以外,行業龍頭鳴鳴很忙在剛開年就收到了一張175萬元的罰單,良品鋪子因業績不佳更換了新任總經理,除此之外,包括洽洽食品和來伊份等在內的休閑零食品牌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業績下滑。
行業大洗牌時代,作為龍頭的鳴鳴很忙集團在前不久所舉辦的“2025鳴鳴很忙省錢戰略發布會”上,向外界透露出了自己的下一階段目標,那就是發力自有品牌。
圖源:鳴鳴很忙官方微信公眾號
事實上,在如今整個消費領域,自有品牌一直是被公認為差異化和利潤率能夠同時把控的“良方”。最典型的案例莫過于如日中天的山姆會員店,數據顯示國內的山姆會員店中自有品牌商品占比已經超過30%,在規模效應支撐的背景下能帶來更好的利潤表現,這無疑讓當下量販零食品牌所普遍遇到的問題迎刃而解。
例如3.9元的豬肉脯、9.9元的風干牛肉和海苔等商品,預計將會很快在鳴鳴很忙的線下門店上架。
不過發力自有品牌賽道,短時間內對好想來的參考意義并不大。核心原因在于萬辰集團轉型量販零食賽道更多是通過并購的手段,旗下區域性品牌較多,在供應鏈協同方面的效率明顯不如競爭對手。
對好想來而言,換條路徑的可行性或許會更高,那就是效仿良品鋪子推出更加符合質價比時代的產品。
2024年4月,良品鋪子正式提出“自然健康新零食”的全新品牌價值主張及“五減”新趨勢,通過好原料、零添加和好味道來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健康的休閑零食產品。畢竟對大多數消費者而言,早就已經過了盲目追求低價的階段,品質和價格之間能夠成正比逐漸成為大多數人關注的重點。
圖源:良品鋪子官方微博
在不少消費者心中好想來的品牌形象始終略遜于鳴鳴很忙一籌,若能夠借助質價比時代的東風來讓自身更上一層樓,相信接下來的日子或許會好過很多。
據中商產業研究院所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休閑食品業趨勢預測報告》數據,我國休閑零食市場規模從2019年的6705.2億逐步增長到了2023年的7412.2億,復合增長率為2.54%。雖說增速已有了逐步放緩的趨勢,不過行業前景仍在,這也是為什么線下的量販零食門店會越開越多的關鍵邏輯。
只是面對行業龍頭鳴鳴很忙的持續高壓,以及包括良品鋪子、三只松鼠、來伊份等競爭對手的層層加碼,好想來必須要盡快找到自己的路。否則在行業大洗牌的階段,一個不留神就會被市場徹底淘汰。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