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致供應鏈助推鍋圈劍指“2萬店”
出品/零售商業財經
作者/喻博雅
3月28日,鍋圈食品(以下簡稱“鍋圈”)發布了自己2024年的全年財報。
從財報數據來看,鍋圈在復雜的市場環境中穩中有進,幾項關鍵指標亮眼。其中,全年營收達到64.7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6.2%;毛利14.17億元,同比增長4.9%;核心經營利潤3.11億元,同比增長3.1%。
尤其驚艷的是,鍋圈的現金儲備由2023年12月31日的19.36億元增長9.8%至21.25億元,負債率進一步降至3.2%。其展現出來的業務韌性和財務穩定性遠超市場同行,一個詞來形容,就是“不差錢”。在此基礎上,鍋圈也宣布了上市來最大的一筆股東年度分紅,較2023年大幅增加39.8%,總規模約2億元。對一家以社區餐飲零售作為主要業務的企業來說,這在當下的市場環境中殊為不易。
透過財報可以發現,鍋圈在復雜的市場環境下能夠穩中求進的根本原因,在于扎實的供應鏈能力、創新的渠道策略和高效的會員運營。2024年,鍋圈會員規模由2023年的2790萬增加至4133萬,增長48.2%;會員儲值9.9億,同比增長36.6%,用戶忠誠度顯著提升。
而在門店層面,鍋圈則有更為明確的發展計劃。
“下一個五年,鍋圈門店總量要達到2萬家。”在今年3月接受《河南日報》專訪時,鍋圈集團董事長楊明超擲地有聲地提出了新的戰略目標。他表示:鍋圈已啟動第二個萬店計劃,未來五年將瞄準縣市區下沉市場新增1萬家門店,以“性價比”策略實現門店數量與效率的再提升。
根據財報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鍋圈共有10150家門店,連續兩年維持萬家規模,而其新目標則直指下沉市場。財報披露,鍋圈在2024年對面向鄉鎮市場的門店做了優化和升級,改造后的新鄉鎮門店在去年凈增了287家,這成為鍋圈達成兩萬點目標的重要突破口之一。
2萬店目標的提出,既讓人看到了鍋圈的野心與魄力,也引發了無數的疑問:鍋圈究竟有何底氣制定這樣的目標?未來五年又將如何實現從“萬店”到“2萬店”的躍遷?
推進供應鏈革命
鍋圈護城河難復制
在“得供應鏈者得天下”已成行業共識的當下,鍋圈沖擊第二個萬店目標的底氣,自然離不開其歷時八年構建的產業密集型供應鏈體系。
根據財報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鍋圈已擁有“和一”“丸來丸去”“澄明”“歡歡”“逮蝦記”“臺江工廠”等六個食材生產廠。自有食材廠的數量較2023年翻了一番。根據財報數據顯示,目前鍋圈銷售的產品中20%以上來自自有工廠。
隨著中間商被逐步干掉,鍋圈產品的成本得到了持續優化,這為鍋圈將市場持續下探提供了底氣。
此外,鍋圈在全國布局了18大現代化中心倉,形成了覆蓋冷藏、冷凍、常溫的多規格標準化倉儲體系,使鄉鎮層級門店也可以享受次日達的高效物流配送。
圖:鍋圈產品生產線
不同于傳統餐飲企業“中央廚房+區域配送”模式,鍋圈對供應鏈能力的持續鍛造,堪稱一場隱形的產業革命:通過單品單廠、產地直供、冷鏈基建的三重創新,實現從“貿易型”到“產業型”的進化,形成“銷供產一體化”“三二一產聯動”的百億級產業集群,進而將供應鏈效率提升至行業新高度。
鍋圈對供應鏈的改造始于“聚焦戰略”。
通過將每個核心單品交由專業工廠獨家生產,鍋圈形成“單品單廠”的上游供應鏈合作模式。以蝦滑品類為例,鍋圈在廣西北海投資建設的逮蝦記工廠,依托當地優質青蝦資源打造了年產能2萬噸的智能化工廠,通過規模化集采將原料成本降低30%,同時推動蝦滑產品研發周期從行業平均的6個月縮短至3個月。
圖:鍋圈在廣西北海的青蝦養殖基地
這種對“單品單廠”模式下“產業縱深”的極致追求,不僅保障了產品的穩定供給,更通過規模化生產顯著降低了成本。當2024年鍋圈推出“99元毛肚自由套餐”時,其能夠在30天內完成從產品研發、原料調配到全國萬店鋪貨的全流程,并保證在99元的超實惠價格體系下,鍋圈自身和加盟商仍然有利潤可賺,這聽起來簡直像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供應鏈的快速反應能力和高品質、低成本、高穩定的供應能力,成為了毛肚自由套餐在去年夏天火爆全網,五個月售出5億銷售額的幕后功臣。
產業縱深的另一重價值在于三產聯動效應。
以鹿邑產業園為例,當地農戶通過訂單農業為工廠供應原料,工廠完成標準化加工后,經由冷鏈物流體系的全國化物流網絡直抵門店,最終通過“社區中央廚房”觸達消費者。這一鏈條的打通,既降低了中間環節的損耗,又通過規模化采購壓低了牛羊肉等核心食材成本。
圖:河南鹿邑澄明食品工業園區內的智能車間
楊明超將這種模式概括為“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的終極形態——當供應鏈從采購協議升級為產業投資,鍋圈得以在品質、成本和穩定性上建立護城河。
下沉市場破局
鄉鎮店的“性價比”方法論
從“城尾鄉頭”的縣城到廣大的農村地區,下沉市場不斷釋放出立體的、多層次的消費需求。麥肯錫預測,到2030年,中國超過66%的個人消費增長將來自下沉市場。
當鍋圈將第二個萬店目標鎖定鄉鎮市場,其面臨的不僅是門店數量的增長,更是商業模型的迭代。換言之,在人均可支配收入僅為一線城市1/3的下沉市場,鍋圈需要解開一道復雜的“性價比方程式”:如何在保證產品品質的前提下,使鄉鎮消費者能夠以實惠價格享受到優質食材?
圖:鍋圈鄉鎮店
與鍋圈標準店不同,鍋圈鄉鎮店以鍋圈既有的優勢產品為基礎,整合火鍋、燒烤、預制菜等一站式食材解決方案,還將提供更符合下沉市場需求的雪糕、丸滑、面點等產品的批發業務,同時對門店的陳列和布局也進行了針對化的改造。這些升級動作,使新鄉鎮店不僅滿足了鄉鎮消費者對便捷、高性價比餐飲的需求,還開拓了下沉市場小B客戶的銷售渠道。
一方面,鄉鎮消費者對“在家吃飯”的品質需求顯著提升,鍋圈的產品不僅簡化了烹飪流程,還為鄉鎮消費者提供了低價高品質的食材選擇,毛肚自由套餐,兒童牛排套餐等高質價比的產品系列走上了鄉鎮消費者的餐桌,成為其一日三餐場景下的高“質價比”選擇。
另一方面,鍋圈通過標準化門店、品牌化產品及冷鏈物流的組合優勢,在鄉鎮市場建立了差異化競爭壁壘。例如,在甘肅隴南武都區,鍋圈通過直采當地“大紅袍”花椒,既解決了椒農的銷路問題,又為鄉鎮門店提供了特色食材,實現了供應鏈與下沉市場的雙向賦能。
圖:鍋圈位于甘肅武都的花椒種植基地
深入來看,鍋圈在下沉市場的突破性進展離不開其對冷鏈物流的“毛細血管式”布局。
在冷鏈物流領域,鍋圈控股股東鍋圈實業于2024年7月完成對華鼎冷鏈的全資收購,鍋圈與華鼎冷鏈成為兄弟企業,這標志著鍋圈供應鏈體系的進一步完善。這種物流網絡的重構,使得鍋圈快速縮減鄉鎮級門店的配送時效及商品的庫存周轉天數。
圖:華鼎冷鏈
此外,鍋圈通過自主研發數字化系統,實現了從供應鏈管理到門店運營的全流程數字化,可根據區域消費數據精準指導備貨和新品研發,進一步提升了下沉市場的運營效率。
“鍋圈的基因本身就包含對極致性價比的追求。”在行業人士看來,通過標準化產品、冷鏈觸達效率、場景解決方案、數智化體系建設的組合優勢,鍋圈得以精準匹配縣域消費者對“品質升級但拒絕溢價”的需求,并由此在縣域市場建立起競爭壁壘。
渠道創新、即時零售與出海
撐起鍋圈新十年
線上線下融合的全渠道布局,進一步放大了鍋圈的下沉市場優勢。
在鞏固線下門店網絡的同時,鍋圈加速抖音等線上平臺布局,通過“毛肚自由”等爆款套餐實現流量引流。
以2024年春節期間鍋圈食匯聯動抖音生活服務“暢吃聚會日”IP活動為例,期間抖音平臺14天交易額突破5700萬元,11月交易額增幅位列抖音生活服務火鍋行業Top1,高轉化之外,也吸引了更多用戶群的關注,品牌總曝光高達7億次+,直播曝光超4億次。
全年來看,鍋圈在抖音等線上渠道的總曝光量超過62.1億次,鍋圈毛肚自由火鍋套餐5個月銷量超500萬份,成為年度爆款,多次登上抖音品類熱銷榜的首位。這種“線上種草、線下體驗”的閉環模式,不僅提升了品牌知名度,更精準觸達了下沉市場消費者,帶動了門店客流量,為其門店擴張提供了新的增長引擎。
圖源:抖音
在更長遠的發展目標上,鍋圈將新的增長點定位在了即時零售和出海。
2024年9月,鍋圈宣布了i鍋圈即時零售業務的上線。該業務以鍋圈覆蓋全國的門店體系為依托,以線上渠道為觸點,通過“一店一鋪一庫”的戰略布局,讓消費者線上買馬上吃的需求得到滿足。這一業務模式的想象力在于,其可以更高頻的觸達更廣泛的消費群體,使門店和消費者同時受益,同時還可以嫁接物聯網、大數據及AI技術等新型生產力,以智慧化無人門店的形態,將運營時間拉長,實現收入的增長。
而出海則顯得更為順理成章,海外有諸多的華人聚居地,大家對“火鍋”、“燒烤”等中國味道有著強烈的認同感。鍋圈通過“中國味道”加“區域化供應鏈”的模式將業務延伸至東南亞等華人聚居區,以其對味道和供應鏈的成熟理解,很有希望打造出一場新的中國味覺風暴,并構建起中國食品供應鏈出海的新范式。
以上新渠道,有希望成為鍋圈的第二增長曲線,撐起鍋圈未來新10年的增長空間。
超強韌性加創新能力
催生顛覆性商業物種
總的來說,通過成本優化、場景重構、組織進化和產業集群的協同作用,鍋圈構建了難以復制的競爭優勢。而鍋圈的兩萬店目標,也揭示了供應鏈革命對餐飲零售行業的深遠影響,并進一步說明,當產業基礎、區位優勢與商業模式創新形成共振,就能催生出顛覆性的商業物種。
中國餐飲零售市場正呈現“下沉市場消費升級”與“城市消費理性化”并行的新趨勢。當傳統餐飲品牌困于一線城市的流量爭奪時,鍋圈通過“強供應鏈+高性價比+全場景滲透”的組合拳踐行著“又好又便宜”的消費承諾,同時在下沉市場找到了新的增長藍海。
而隨著兩萬家門店計劃的逐步落地,即時零售和出海也已經拿起接力棒,撐起鍋圈新的發展空間。
鍋圈這場始于河南的效率革命,或將重塑中國和東南亞的食品供應鏈底層邏輯,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新的范式。正如楊明超所言:“鍋圈致力于讓消費者在家輕松吃上平價優質美味,未來,乘著人工智能的東風,萬店鍋圈將解鎖N種消費新場景,激發消費新活力。”在這條道路上,鍋圈正以供應鏈為引擎,駛向更廣闊的未來。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