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馬為什么要升級“云超”?
出品/聯商專欄
撰文/史努比
編輯/薇薇
近日,盒馬旗下的B2C平臺“盒馬云超”正式升級為“云享會”。
盒馬方面介紹,該頻道面向全國用戶,不住在“盒區房”、非盒馬X會員的用戶也可以下單購買近4000款商品,并已基本實現全國覆蓋,而盒馬X會員用戶則可享受“天天會員價”及全年無限次滿49元免郵到家的服務,這也是盒馬X會員權益的一次新的升級。
據了解,盒馬云超上線已有8年,從起初只覆蓋北京、上海兩座城市,到如今覆蓋全國超90%以上的城市,80%以上的訂單可實現“次日達”。商品也從米、面、整箱水等少量大件商品,逐步擴充到如今以滿足家庭日常生活所需的數千款商品。那么,我們不禁想問,在B2C如此發達的今天,盒馬為什么還要升級“云超”?盒馬到底有什么底氣和考量呢?
01
盒馬云超的前世今生
盒馬云超的誕生,是盒馬在新零售領域探索的重要一步。2017年,作為盒馬鮮生旗下首個線上B2C業務,它帶著突破線下門店地理限制、探索“線上+線下”融合新零售模式的初衷應運而生。彼時,它僅覆蓋北京、上海兩座城市,商品種類聚焦于米、面、整箱水等大件商品,主要滿足家庭囤貨需求,定位更像是對盒馬鮮生門店的補充,憑借“次日達”服務,試圖以高頻、剛需商品吸引用戶。
1、從區域試點到全國擴張
經過8年的精心耕耘,盒馬云超實現了從區域試點到全國覆蓋的華麗轉身。截至2025年4月,其服務范圍已擴展至全國超90%的城市,80%的訂單能夠實現“次日達”,這一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其在物流倉儲等方面的持續投入與布局。商品品類也經歷了從單一到豐富的跨越,從最初的數百款擴充至近4000款,涵蓋美妝、母嬰用品、寵物食品、家居百貨等家庭日常生活全場景需求。在這個過程中,盒馬云超逐漸展現出流量匯聚能力,成為盒馬體系內的流量入口補充。
2、在盒馬生態中的戰略地位
盒馬云超在盒馬生態中不僅是盒馬線上化戰略的試驗田,更是其會員體系與供應鏈能力的核心載體。在供應鏈方面,依托盒馬鮮生的強大資源,通過區域大倉,實現多溫層商品存儲與快速分揀,為“次日達”服務提供了堅實支撐,確保了商品能夠以高效、優質的方式送達消費者手中。同時,它承擔了盒馬X會員店的線上化功能,整合了數百款自有品牌商品,如酸奶山楂丁等網紅單品,這些自有品牌商品不僅豐富了商品種類,更成為會員權益的重要延伸,增強了會員對盒馬的粘性。
在盒馬內部,云超的定位經歷了從“補充業態”到“戰略支點”的重大轉變。2024年,盒馬新任CEO嚴筱磊提出聚焦“盒馬鮮生”和“盒馬NB”兩大核心業態后,云超通過升級為“云享會”,承接了部分線下X會員店的業務,成為盒馬精簡線下門店、優化資源配置的關鍵一環。這一轉變,不僅體現了盒馬對云超價值的重新認識,也標志著云超在盒馬整體戰略中的地位得到大幅提升。
02
盒馬云超發展受阻的深層原因
然而,盡管盒馬云超在覆蓋范圍和商品規模上取得了顯著進展,但其發展速度與市場預期仍存在差距,背后隱藏著諸多深層原因。
1、定位模糊與用戶分層矛盾
盒馬云超早期主要服務于“盒區房”用戶,對于非會員及非覆蓋區域用戶,無法提供完整的服務,這種“半開放”模式嚴重限制了其用戶增長。在低線城市,由于門店覆蓋不足,消費者難以享受到云超的優質服務,導致其在低線城市的市場拓展舉步維艱。
與此同時,盒馬X會員體系與云超的協同存在不足,會員權益長期局限于線下門店,線上場景缺乏差異化吸引力。例如,會員在云超上無法享受到專屬的優惠活動或特殊服務,使得線上場景對會員的吸引力大打折扣,無法充分發揮會員體系的優勢,進一步影響了用戶的增長和留存。
2、商品結構與供應鏈挑戰
在商品結構方面,盒馬云超初期以標品大件為主,與天貓超市、京東超市等平臺高度同質化,缺乏獨特性。雖然后期引入了自有品牌商品,但SKU數占比偏低,且部分熱門單品如海鹽太妃糖經常缺貨,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市場滲透力,無法吸引更多用戶。
在供應鏈方面,次日達服務依賴高成本的倉儲物流體系,區域大倉的建設和運營壓力巨大,不僅占用了大量的資金,還限制了利潤空間。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如何在保證服務質量的同時,降低供應鏈成本,成為盒馬云超面臨的一大難題。
3、與線下業態的競爭與沖突
盒馬云超與盒馬X會員店在商品和用戶群體上存在重疊,2024年盒馬關閉上海等地多家X會員店后,云超被賦予承接會員服務的使命,但在這一轉型過程中,線上線下的資源分配與利益協調問題凸顯。線下會員店的流量被稀釋,導致線下業務受到一定影響,而線上會員客單價與復購率低于預期,未能達到預期的效果,使得整體資源利用效率不高,內耗問題嚴重。
03
盒馬升級“云超”的底層邏輯
在B2C電商競爭白熱化的今天,盒馬選擇升級云超為“云享會”,這一決策背后蘊含著多重戰略考量。
1、突破地理限制,挖掘增量市場
“云享會”的最大突破在于向非“盒區房”、非會員用戶開放近4000款商品,基本實現全國覆蓋。這一舉措精準瞄準了全國尚未滲透的低線城市,通過線上渠道觸達更多潛在用戶。低線城市擁有龐大的消費群體,隨著消費升級,他們對高品質商品的需求日益增長,云享會的這一策略為盒馬打開了新的增量市場。
2、會員體系的全渠道整合
云享會將盒馬X會員權益升級為“天天會員價”與全年滿49元免郵,打破了過去會員僅能在特定日期享受優惠的限制。這種“線上會員店”模式,讓會員在日常消費中能夠持續享受到實惠,提升了會員的消費體驗和粘性。同時,通過復用物流基建,降低了運營成本,為盈利目標提供了有力支撐。
3、應對競爭與行業趨勢
當前,山姆、Costco等外資品牌憑借全渠道能力,持續擠壓本土零售商生存空間。盒馬需通過云享會強化商品力與履約效率,尤其是在自有品牌與差異化選品上建立壁壘。自有品牌商品具有高毛利、高復購的特點,能夠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此外,疫情后消費者對“囤貨式購物”與“即時滿足”的雙重需求,促使盒馬可通過量販裝商品與次日達服務搶占“囤貨式購物”心智,滿足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
4、戰略聚焦與資源優化
當前,盒馬新任管理層明確提出聚焦核心業態“盒馬鮮生與盒馬NB”,而云享會的升級實質是將X會員店業務線上化,避免了線下重資產投入。通過整合供應鏈與會員數據,盒馬可更靈活地調整商品結構,根據市場需求及時推出熱門商品,提高商品的適銷率。同時,利用云超積累的倉配能力反哺其他業務線,實現資源的共享與優化配置,提高整體運營效率,降低運營成本,使盒馬能夠更加靈活地應對市場變化。
那么,盒馬的這些考量對其他零售商有哪些借鑒意義?
(1)全渠道融合是必然選擇
盒馬的案例清晰地表明,線下會員店與線上B2C的界限正在逐漸消失,全渠道服務能力如“線上下單+次日達”也將成為零售行業“囤貨式購物”的標配。在當今數字化時代,消費者的購物習慣更加多元化,他們希望能夠在不同的渠道享受到便捷、高效的服務。零售商需要打破線上線下的壁壘,實現全渠道的融合,為消費者提供無縫銜接的購物體驗,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在市場競爭中立足。
(2)自有品牌是差異化核心
云享會數百余款MAX商品的成功,充分印證了通過獨家商品建立用戶粘性的重要性。自有品牌商品能夠體現零售商的特色和優勢,與其他品牌形成差異化競爭。零售商需加速開發高毛利、高復購的自有品牌,從產品設計、生產到銷售,建立完整的自有品牌體系,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和競爭力,吸引更多消費者,提升品牌的忠誠度。
(3)會員體系需動態迭代
從“單一線下權益”到“全場景會員價”,盒馬的升級提示企業需將會員服務與用戶日常消費場景深度綁定。會員體系是零售商留住消費者的重要手段,隨著消費者需求的不斷變化,會員體系也需要不斷迭代升級。零售商要深入了解會員的需求,為會員提供個性化、多樣化的權益和服務,讓會員在日常消費中感受到專屬的優惠和便利,增強會員的歸屬感和粘性。
(4)輕資產模式應對不確定性
通過復用現有物流基建與線上平臺,零售商可降低擴張風險,靈活應對市場變化。在當前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下,重資產投入面臨著巨大的風險和挑戰。輕資產模式能夠讓零售商更加靈活地調整戰略,根據市場需求及時做出反應,降低運營成本,提高資金利用效率,增強企業的抗風險能力。
寫在最后
盒馬云超的升級,是其自身從“試驗項目”到“戰略支點”的華麗蛻變,更是新零售行業從規模擴張向精細化運營轉型的一個縮影。在B2C電商看似飽和的今天,盒馬通過精準定位、資源整合與會員價值深挖,為行業提供了“紅海中開辟新藍海”的范本。
未來,盒馬云享會能否真正成為盒馬的第二增長曲線,關鍵在于能否在商品力、效率與用戶體驗上持續創新。只有不斷滿足消費者日益多樣化、個性化的需求,提高運營效率,提升用戶體驗,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對于整個零售行業來說,盒馬的實踐為大家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借鑒,促使行業不斷探索和創新,推動新零售行業邁向新的高度。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