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地商業慢行 活力系“四條腿”如何挽回地產頹勢
起了個大早,卻趕了個晚集,曾經以排頭兵自居的復地如今已經跌出了房地產市場的“第一陣營”。不過,借著復星系的一手好牌,復地似乎想要通過商業的發力來挽回地產頹勢。
6月30日,復地商業對外正式發布產品線品牌名——復地活力。在復地商業的活力系列中包括以CBD中心城市綜合體定位的活力PLUS、區域商業綜合體活力城、街區商業活力廣場以及專業市場定位的活力薈。
產品線的梳理為復地慢行的商業按下了快進鍵,據觀點地產新媒體了解,今年年底天津活力廣場將正式開門迎客,未來2-3年內上海復地萬科·活力城、成都活力PLUS也將陸續開業。目前,復地商業已擴展至全國12個城市,擁有24個項目,資產總規模超過300萬平方米。
當商業存量資產達到一定規模后,與資本市場的對接似乎是順理成章。睿意德商業服務部董事總經理陳麗琳向觀點地產新媒體指出,復地商業的產品線梳理一方面是出于未來上市的考慮,另一方面產品線標準化后也便于未來的項目拿地和復制。
然而,在商業迎來提速的同時,復地的住宅業務卻表現得波瀾不驚,過于平穩的業績讓其與一線陣營的距離越拉越大。眼下來看,復地正為地產業務的復蘇打出手里為數不多的商業牌。
復地商業慢行
復地商業的起步并不算太晚,從2011年明確成立商業管理平臺以來,復地商業已經在上海、成都、北京、杭州、天津等城市建立了資產管理公司,但平臺的日臻完善并沒有帶來商業項目的驚艷亮相。
除了項目偶有動工消息外,復地商業多數時候是處于緘默的狀態。最為直接的體現是,經過五六年的發展,復地商業依然面臨著標桿項目和產品線缺失的尷尬。
雖然復地一度提出要加大商辦類項目的投入,將戰略從“住宅為主”轉為“住商協同”,但有限的資源并沒有傾注在商辦業務上,復地商業也為自己貼上了“慢行”的標簽。
因此,是次“復地活力”的品牌亮相也被解讀為復地商業的二次發力。復地集團副總裁兼商業事業部總經理陳嵩泓介紹稱,經過梳理后的復地商業已經形成了四條定位各異的產品線。
其中,活力PLUS作為復地商業重點打造的高端商業產品線,旨在將藝術融合商業,升級都市文化內涵;活力城則定位為區域商業中心,目的是成為最in的時尚潮流聚集地,為E時代生活創造最有價值的實體消費空間;而活力廣場是街區型商業的代表,活力薈則聚焦于專業市場領域,旨在成為集約型主題消費空間。
對于為何選擇在當下這個時間節點發布全新的產品線,復地商業在回復觀點地產新媒體時并未提及。不過,陳麗琳指出,過去復地以住宅開發為主,很多商業項目都不是自己的主動選擇,當存量達到一定規模后就要考慮資產化。
“要推出上市就要一個閃亮登場,這時候產品的梳理能級就會出現。復地很多商業都不是自持的,在二三線城市是租售并舉,所以經過產品梳理后用不同的資產包去進行整合。”
類似的操作可以從中國金茂身上找到映射,這家房企在成立金茂商業事業部后,在推動上市的目標下對旗下的產品線進行了全面梳理,形成了以城市級商業中心、商務配套、旅游商業、社區商業為定位的金茂J·LIFE、金茂匯、金茂灣四大產品線。
當然,除了對資本市場的外在訴求,陳麗琳認為,復地商業產品標準化后,未來的項目獲取可以拿自己的產品線去套,幫助其達成銷售目標。“在商業地產逐步從增量市場過渡到存量市場的背景下,發展商都會有這樣一個產品線的梳理需求。”
挽回地產頹勢?
隨著復地活力商業品牌和四大產品線的正式確立,復地商業方面表示,復地集團的全國商業版圖將更加清晰,未來會重點加快商業項目開發和運營品質。
對于復地這樣的開發商來說,住宅和商業就如同用以行走的左右腳,任何一方都可能是牽引,也有可能會產生相反的作用。而復地商業二次發力的背景正是住宅業務波瀾不驚時,復地的兩個“馬達”至少要有一個轉動起來。
從復地集團公布的2015年年報來看,這家房企在過去一年交出了211億元的銷售金額,對應的權益銷售額為146億元,僅比2014年增長5%,這與行業普遍超過兩成的增幅相去甚遠。
如果以銷售規模來論,復地已經連續幾年處于幾乎原地踏步的狀態。曾幾何時,作為復星系的地產擔當,復地集團一度是房地產市場第一陣營的常客。
在銷售頹勢漸現之時,復地在項目獲取方面也不如過往積極。2015年,復地僅僅斬獲四個項目,規劃總建筑面積為78.68萬平方米,權益計總建筑面積約64.61萬平方米,較2014年同期減少27.3%。
除了復地的黯淡外,復星系其他地產開發平臺在過去幾年也未能呈現出復星作為“財閥”應有的爆發力。可以說,郭廣昌踐行“蜂巢城市”夢想的平臺一下子多了不確定性。
而復地商業的發力或許是一個突破口,不管是出于對接資本市場的考慮,還是踐行蜂巢城市的需要,復地作為平臺角色的改變至少已經是外界有目共睹的。在市場人士看來,加強商業很大程度上是匹配“蜂巢城市”對于復合型功能的需求。
據了解,“蜂巢城市”是復星集團在2013年提出的,被稱為是復星為中國新型城鎮化發展量身定制的“產城一體”解決方案。具體思路是通過將復星的地產開發能力和產業資源有效嫁接,打造新型城市建設模式,從而實現城市功能與管理水平的升級。
但歸根結底,“蜂巢城市”的運作依然離不開房地產固有的開發銷售模式。而復地在商業上做加法的目的是使更多的功能和需求得到滿足,借此為項目的銷售和去化增添一個砝碼。
(觀點地產網 張常旺)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