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商網與MIGO功典科技舉辦數據應用與分析沙龍
聯商網北京消息:8月28日上午,為了更好的推動零售企業對數據的重視與利用,聯商網特邀亞太區數據分析領域領導企業-MIGO功典科技在北京舉辦了一場實戰型數據分析沙龍活動。MIGO功典科技首席營銷官夏雨農先生專程從臺灣過來參與沙龍活動。
來自北京、河北、山西、山東等省區的金源新燕莎、物美、京客隆、首航國力等十余家優秀零售企業代表匯聚一堂,深度探討數據帶給企業的價值在哪里?怎么利用數據?如何通過數據提升來客數和購買力等等。
聯商網北京中心總經理程相民首先從媒體的視角談了當前實體零售企業在前臺和后臺存在的問題,這些問題暴露實體零售企業在精細化和數據化管理方面有很多不足,未來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不做到數據化,不通過數據化來提升精細化,在未來的競爭中會更加被動。
資深零售專家秦軍老師從數據的管理和指導兩個方面詳細談了零售企業現有數據的利用,讓參與者更加清醒的意識數據的價值。
每天如何做好分類的數據分析,關注哪些報表,秦軍老師都做了詳細的介紹,令參與人員感覺收獲巨大。
本次沙龍活動,最大的亮點是功典科技的首席營銷官夏雨農先生所提出的經營顧客理念,如何通過對消費數據的梳理來對消費行為進行前置,更有針對性的開展顧客營銷。對沉睡顧客和半沉睡顧客、瞌睡顧客進行提前預警,更加有針對性的進行營銷,使其保持主力顧客狀態。
夏雨農先生認為,傳統零售產業的行銷人員,多半還停留在傳統自然屬性標簽的篩選與應用,從性別、年齡、職業、年收入或是累積消費金額來區辨背后交易客戶的消費動機與溝通價值,但是隨著消費者對于個人資料的保護,一方面是我們能夠取的資料越來越局限,同時針對過去曾經累積的資料也很難頻繁的更新到實際的狀況,所以對于零售業者來說,已經越來越難掌握顧客的動態輪廓;現在的消費者往往反映出一種融合的特質,去性別化、同時也很難用明確的年齡層去區分,這個趨勢讓傳統的屬性標簽慢慢地失去了分群的優勢更遑論可以對尚未發生的消費事件進行預測。
在夏雨農先生看來,面對競爭日趨激烈的零售市場,對于零售業者來說“讓顧客多買一次”這個看似簡單的課題,卻成為現階段最直接、也最務實的行銷目標,要能夠精準的將客戶的消費需求轉換成為實際購物行為,其中最關鍵的就是消費者購物動機的預測,提早或是太晚溝通對身處資訊爆炸時代的消費者來說都是一種干擾,而怎么樣能夠精準的預測和顧客間的關鍵溝通時機呢?其實問題的解答就藏在所謂的可辨識交易數據中;因為交易數據記錄了復雜購物決策過程最終的行為數據,同時也提供了大家所熟知的RFM模型的數據基礎,只是現階段許多零售業者,對于交易數據的應用與分析還聚焦在累積交易金額或是商品關連性分析,但是真正決定購物行為的關鍵應該要回到消費者,也就是“人”的變項上。
與會人員普遍表示,本次數據分析沙龍更好的推動了數據指導營銷進而提升銷售的理念,抓住當前科技與信息的大趨勢,利用好現有數據進管理和經營。這是當前全渠道是時代實體零售企業走向成功的必經之路,也是唯一之路。
(聯商網北京中心)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