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News:維密母公司市值破200億 海底撈上半年扭虧為盈
【in時尚潮流~新穎摩登信息】
1、中國讓硬奢市場終于走出了疫情陰霾
美國咨詢公司麥肯錫 (McKinsey & Company) 發布了一份關于全球高級珠寶、高級腕表行業未來發展前景的研究報告。麥肯錫在報告中指出,高級珠寶和高級腕表這兩個規模可觀的行業占據了全球奢侈品市場的主要份額,年銷售額總計超過3300億美元。麥肯錫在其報告中預測到2025年,以中國為代表的亞洲市場規模將進一步擴大,高級珠寶的年銷售額增速將在10%至14%之間,高級豪華腕表的年銷售額增速則約為 4%。歐睿國際也針對中國的硬奢消費市場發布了研究報告。根據其報告的數據顯示,2020 年中國的珠寶消費市場規模為6470億元人民幣,約合1001億美元。
2、Giorgio Armani 2022年恢復至疫情前水平、公布最新可持續目標
Giorgio Armani SpA 喬治·阿瑪尼:受益于中國和美國市場的強勁需求,2021年上半年銷售增加34%,公司目標是在2022年恢復至疫情前水平,包括授權在內的終端銷售達40億歐元,公司收入達20億歐元。由于87歲的品牌創始人Giorgio Armani 本人此前松口不再堅持品牌獨立運營,市場憧憬新的股東加入,而據悉意大利富豪阿涅利家族已經與阿瑪尼接洽商討組建奢侈品集團的可能。
Armani 集團公布了最新的可持續目標。集團計劃,2030 年,將溫室氣體直接排放(Scope 1)和間接排放(Scope 2)減少至 2019 年排放數據的 50%;2029 年,將所有溫室氣體其他間接排放(Scope 3)降低至 2019 年的 58%。這一目標獲得了米蘭科學碳目標倡議 Science Based Targets initiative (SBTi) 的認可。
3、LVMH將加強對奢侈品獨特工藝的保護和傳承
全球最大奢侈品集團LVMH日前簽署了一份名為“We For ME”的新協定,承諾致力于發現、保護和傳承奢侈品領域各個不同行業的杰出人才和工藝。LVMH 集團表示,企業的成功離不開無數來自各個不同行業,富有創意,技巧出眾的人才。2014年,LVMH 集團推出 LVMH 卓越工藝學院(Institut des Métiers d’Excellence)項目,旨在通過學徒制確保奢侈品行業獨特工藝的傳承,同時促進年輕一代在傳統工藝領域的職業發展,提升他們的就業優勢。
4、侃爺帶領巴拉克拉瓦Balaclava 面罩再流行
Kanye West 以蒙面造型出席 Balenciaga 高定大秀。巴拉克拉瓦頭套又稱巴拉克拉瓦頭盔,是一種遮蓋面部的頭飾。根據不同款式,帽子遮蓋面部的面積不大相同,常見的款式有僅露出眼睛、同時露出眼睛和嘴部、遮蓋頭部和脖頸的同時裸露整張面部這三種。
巴拉克拉瓦帽的時裝化最早可以追溯到 1960 年代。在那個優雅的年代,它是淑女的象征,以 Dior 為代表的高級時裝屋會生產它,優雅的風格偶像如 Grace Kelly 也會將其與帽子一同搭配。在疫情影響下,巴拉克拉瓦帽從裝飾性又回歸了實用(不過更為時尚),但在此基礎上,帶有反叛特質的它可以被穿戴者視作是標榜個性和獨特性的手段之一,也可以是自我認同的方式,或是在茫茫人海中找尋同類人群的 “暗號” ;或者更單純的,只是為了防疫、為了御寒。
5、Fendi 于中意文化交流城市會客廳呈現霓虹鏡像派對
慶祝 2021-22 秋冬男士系列的隆重上市。中意文化交流城市會客廳設計靈感來自于意大利最具代表性的廣場,Fendi 以繽紛燈光效果和裝置設計,將現場打造出夢幻效果,并由時裝模特現場演繹 2021-22 秋冬男裝作品。場館內還設有趣味十足的互動體驗空間:熒光色的電話亭內傳出選自品牌男裝秀場的背景音樂——來自男裝及配飾藝術總監 Silvia Venturini Fendi 的原聲重現,“Hello, it’s Silvia calling!”,將賓客的記憶瞬間帶回秀場;人形感應互動影像裝置通過精妙的燈光裝置和投影技術,以及巧妙的互動空間,帶領賓客在手舞足蹈的活躍氛圍中獲得浸入式的體驗。
【in零售電商~貼身消費資訊】
1、中國跨境電商半年交易額近九千億元
2021年上半年,中國內地跨境電商進出口額886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8.6%。其中,僅廣州地區就聚集超三萬家跨境電商企業。中國商務部外貿發展事務局國際展覽處苗華偉處長介紹,跨境電商逐漸成為中國外貿的重要增長極,中國跨交會能進一步激發跨境電商的創新活力,為全球經濟復蘇增添新動能。
2、TikTok海外帶貨新陣地:東南亞進入娛樂購物時代
根據TikTok委托尼爾森研究后發布的報告發現,約有82%的東南亞消費者通過短視頻來認識新品牌后,會到網上購買這些品牌的商品。在2021年3月對超過1800名東南亞用戶進行了調查后顯示,超過一半的人(55%)發現自己在手頭有購物清單的情況下,仍會根據這些視頻進行篩選后再購買。短視頻幫助電子商務平臺進行炒作營銷,約有67%的東南亞TikTok用戶對這些季節性折扣以及營銷感到興奮以及被吸引。TikTok東南亞業務營銷主管Ng Chew Wee說:“今年,我們看到購物娛樂性的興起,內容和商業的融合,購物者不僅期望被銷售,還期望購物中產生的娛樂性。我們希望通過短視頻洞察消費者的購物行為,并能夠幫助企業管理他們的最佳營銷時間的同時能與TikTok的用戶群體進行良好互動。”
3、Costco與Uber合作 推出即時送貨服務
Costco在德克薩斯州與Uber合作推出一項試點送貨服務。如果顧客花費超過35美元,Uber承諾在幾分鐘或幾小時內將食品送到客戶手中。要使用這項試用服務,客戶需要通過Uber或 Uber Eats應用下單,并且所買的產品價值需要超過35美金。Uber通過與不同的零售商合作,將其即時配送服務擴展到全美。最近,它與擁有Safeway和Acme Markets等連鎖店的Albertsons合作,在美國400個城市進行配送。Costco此前已經與Instacart建立合作,在其經營的大多數城市及其周邊地區提供當日送貨服務。
4、Target、Ulta Beauty公布更多合作細節
美國知名美容產品零售商Ulta Beauty與美國最大的折扣零售商Target近期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將于2021年下半年在Target線下零售店和其官網上開設100家Ulta Beauty店鋪。入駐Target的Ulta Beauty門店,除原有的彩妝、個護和香水品類之外,還將引進新銳品牌。據悉,Ulta Beauty門店面積約為1,000平方英尺(約942平方米),該門店位于Target的美容部門附近。目前,Ulta負責人并未透露即將加入的品牌,但Ulta Beauty首執行官Dillon表示該計劃主要針對成熟且獨立的新銳品牌。此外,門店將配備由Ulta培訓過的Target員工作為導購,以及Ulta專屬的GlamLab虛擬試戴工具等。
5、海底撈:上半年收入200億元、同比增長104%,扭虧為盈
海底撈公告,集團預期,對比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凈虧損約人民幣9.65億元,集團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凈利潤約為人民幣0.8億元至1億元。對比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收入約為人民幣98億元,集團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收入約為人民幣200億元,增長約104%。
【in中國要聞~關心生活大事】
1、東京奧運第二日,中國仍然為第一
東京奧運會男子舉重67公斤,諶利軍奪得冠軍,這也是本屆奧運會中國代表團第6枚金牌。諶利軍出生于1992年,是西南大學體育學院的一名碩士研究生,曾獲第13屆全運會男子舉重62公斤級冠軍、2019年舉重世錦賽67公斤級總成績冠軍。
2、鴻星爾克總裁回應 5000 萬捐贈質疑、抖音直播間銷售額突破 1 億元
鴻星爾克總裁吳榮照稱公司經調整已取得一定效益,沒有「瀕臨破產」。他還向網友發出請求,不要神化鴻星爾克,希望大家能夠把目光,更多地關注一線救災人員。面對部分質疑,吳榮照回應將陸續的履行捐贈承諾。此前,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會和鄭州慈善總會確認,鴻星爾克部分捐款和物資分批已到賬 。
3、中國成功培育早粳水稻新品種
據中國科學院網站消息,早粳水稻新品種“中科發早粳1號”現場會日前在江西省上高縣舉行。這一全新研究實現了中國早粳品種“零的突破”,在平均畝產超500公斤的同時,提升了早稻米的品質。據介紹,將早秈稻品種改為早粳稻品種,可以將優質新米提前兩至三個月上市,為中國主糧供應端上第一碗飯。
4、六大銀行25日起免收ATM取現手續費
工、農、中、建、交和郵儲六大銀行宣布,從本月25日起暫免ATM同城、異地跨行取現手續費。此外,浦發銀行、興業銀行等銀行從25日起,將ATM同城、異地跨行取現手續費降低到3.5元每筆。預計降費讓利規模約為每年40億元。
5、OPPO家族品牌在5月份銷量排名全球第二、超過蘋果、小米
日前,市場研究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發布報告顯示,OPPO家族品牌在5月份銷量排名全球第二,超過蘋果。報告顯示,5月份,OPPO家族(包括OPPO、OnePlus和realme)以16%的市場份額,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中排名第二;其次是蘋果,市場份額為15%,小米以14%的市場份額位居第四。
【in全球視野~即時國際視野】
1、美國6月零售銷售環比增長0.6% 高于預期和前值
美國6月份的零售額意外增長,即使在支出重新轉向服務的情況下,對商品的需求仍然強勁,支持了第二季度經濟增長加速的預期。6月的全美零售額增長了0.6%。之前經濟學家曾預測零售額將下降0.4%,因為5月份的數據有所下調。與去年6月相比,銷售額激增了18.0%,現在遠遠高于疫情前的水平。在疫情期間,由于數以百萬計的人在家工作,參加在線課程并避免使用公共交通,需求轉向了電子產品以及機動車等商品。現在,因為美國已經廣泛的進行了疫苗的接種,消費重新轉向旅游和娛樂等服務領域。
2、NASA 的木衛二探測器將搭乘SpaceX 獵鷹重型火箭升空
據 The Verge 報道,美國宇航局(NASA)的 Europa Clipper 探測器將搭乘 SpaceX 公司制造的獵鷹重型火箭開始其前往木星冰冷衛星-木衛二的旅程。NASA 將向 SpaceX 支付 1.78 億美元,以便在 2024 年 10 月發射該探測器。歐羅巴快帆項目于 2015 年獲得 NASA 批準。探測器將從木衛二上空飛越 45 次,深入探索這個冰冷世界。研究人員相信木衛二冰殼下是大片海洋,歐羅巴快帆上裝備的儀器將幫助研究人員弄清楚木衛二海洋中是否存在生命跡象。
3、可穿戴腦機接口技術取得新突破
近日由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實驗室領導的多機構、國際研究團隊,將用于頭皮接觸的無線柔軟電子器件和虛擬現實技術結合在一個腦機接口系統中,用戶可以通過想象一個動作,來無線控制輪椅或機械臂。該系統可以為身體殘疾的人(如因肢體麻痹或者腦損傷而導致運動功能障礙)提供了一種可能的解決方案。
4、歐盟新車將強制標配“ISA系統”
歐盟委員會近期通過一項立法,要求2022年7月6日起在歐盟銷售的新車,必須配備ISA(Intelligent Speed Assistance,智能速度輔助系統)。在攝像頭、GPS和限速標志地圖數據庫的配合下,當駕駛員超過當地法定速度限制時,ISA將通過通知、警告和強制等方式提醒駕駛員減速行駛。相關官員表示,這一系統將在未來15年內挽救2.5萬人的生命。
5、特斯拉計劃開放超級充電樁網絡、年收入可超過250億美元
特斯拉(Tesla)計劃在今年晚些時候向其他電動汽車開放其超級充電樁網絡,并將逐步在所有國家都向其他電動汽車開放。特斯拉的快速充電網絡,目前有約3000個充電站,在全球擁有超過25,000個超級充電樁。高盛對數據進行了分析,并估計特斯拉通過向其他電動汽車開放其充電網絡,年收入可超過250億美元。
【in金融資本~熱潮致富邏輯】
1、歐洲奢侈品巨頭表現再度升溫股價全面上漲
全球最大奢侈品集團LVMH股價上漲4.2%,市值為3395億歐元;Gucci母公司開云集團股價增長3.6%,市值為932億歐元;愛馬仕股價同樣錄得4.2%的增長,市值為1348億歐元;卡地亞母公司歷峰集團股價上漲6%,市值為657億瑞士法郎。
2、維密母公司市值破200億美元、創近6年新高
維密母公司L Brands上周五股價上周1.96%至77.85美元,自今年以來累計上漲96%,市值達206億美元,創近六年來新高。值得關注的是,L Brands剝離維密業務獨立上市的分拆計劃將于8月2日完成,屆時集團將更名為Bath&Body Works,維密則會以“VSCO”的代碼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
3、沃爾沃汽車2021年上半年實現創紀錄利潤
沃爾沃汽車公司日前發布的財報顯示,由于全球市場需求持續上漲,公司2021年上半年營業利潤與汽車銷量均創歷史最好業績。財報顯示,2021年上半年沃爾沃營業收入約1411億瑞典克朗(1美元約合8.69瑞典克朗),同比增加26.3%;營業利潤達132億瑞典克朗,而去年上半年營業虧損9.89億瑞典克朗。財報還顯示,沃爾沃今年上半年全球汽車銷量達38.08萬輛,同比增長41%。
4、巴西大手筆買入41.8噸黃金、泰國、印度、波蘭也買
據里約熱內盧時報最新報道,今年6月份,巴西央行大舉購入41.8噸黃金,截至6月末,該國儲存的黃金累計總價值高達68.73億美元,據統計,這是該國20年以來(自2000年12月起)購買數量最多的一次黃金交易。泰國在今年第二季度引領購買,此前該國在4月和5月購買了90.2噸黃金。世界黃金協會表示,泰國央行的黃金儲備增加了60%。
5、投資者押注Kroger、Costco等食品零售商
美國知名食品零售商Kroger、Albertsons和Costco等股價上漲,能源和航空股暴跌。Edward Jones的零售分析師布萊恩-亞伯拉罕(Brian Yarbrough)說,因忌憚于疫情反彈和不斷上升的疫情病例數據,投資者正涌向在疫情中表現出強大免疫力的公司。在過去的一年里,零售雜貨商被認為是疫情流行的受益者,因為餐館臨時關閉,消費者囤積了許多食物。面對著越來越多的人接種疫苗和各類限制措施的放松,投資者們一直在預測消費者何時恢復外出就餐的習慣。
然而,Delta變異株的廣泛傳播使人們對何時才能恢復到疫情前的外出就餐水平的預測變得復雜。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