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亞馬遜的廣告銷售收入為312億美元,比YouTube高出約20億美元,幾乎是Snap公司總收入的8倍。
此前曾有分析師推測,亞馬遜未來或許會同Facebook和谷歌成為廣告三巨頭。而隨著越來越多的品牌賣家在亞馬遜投放廣告,這一預測也正成為現實。
隨著越來越多玩家加入,電商廣告支出在美國數字廣告總支出中的比重也越來越大。
據eMarketer報道,其最新預測顯示2022年亞馬遜將占據美國電商渠道廣告收入的77.7%,在359.6億美元的總額中貢獻279.4億美元。
受西方疫情管控的逐步放開,電商紅利的逐漸遠去,使得亞馬遜2022年第一季度的電商市場業績有些坎坷,但電商的渠道廣告支出仍在持續增長。
eMarketer預測,在2026年,美國的電商渠道廣告支出將達到730.2億美元。
自2017年以來,亞馬遜在電商銷售上可能很難再實現2020年56.5%的驚人增長,但其電商廣告收入將在今年增長28.1%。
由于亞馬遜的主導地位,該公司的增長也意味著著整個電商渠道廣告市場的增長。
今年美國電商渠道廣告支出總額將增長29.0%,將占美國數字廣告市場的14.5%,到2026年我們的預測期結束時,其份額將達到20.1%。
在包括沃爾瑪、eBay和Etsy在內的幾家頂級零售商中,由于供應鏈問題和新冠變種病毒的影響,2021年第四季度的廣告收入增長略微弱于預期。
(圖源:eMarketer)
在許多人的印象里亞馬遜還只是個購物網站,但其實亞馬遜早已從核心的零售行業擴張至流媒體視頻、人工智能等領域,靠向小企業收費,使他們的產品在搜索結果中曝光位置靠前來賺錢,成為了一個數字廣告巨頭。
亞馬遜允許營銷者在它的網站投放搜索廣告,并在旗下的所有平臺上投放顯示廣告。
并且,該還打造了一項工具來讓企業利用該電商巨頭有關其顧客購物習慣的數據,以便能夠在其它的網站平臺上更加高效地投放廣告。
Statista根據一項針對廣告投放者的調查顯示,亞馬遜廣告業務在全球數字廣告中的市場份額,將從2020年的8%增長至2026年的13%。2021年,亞馬遜的廣告收入預計將超過260億美元,到2026年預計將增至850億美元以上。
目前,亞馬遜310億美元廣告業務僅次于谷歌和Facebook,但消費者在亞馬遜上在線搜索產品的概率已領先谷歌、Walmart、Facebook等。
根據Jungle Scout的亞馬遜廣告報告(包含來5000多個不同品牌和950000個亞馬遜廣告活動的數據)在這激烈的廣告市場中,三分之一的亞馬遜賣家增加了廣告支出,提高產品和品牌的知名度,盡管他們也仍擔心成本上升以及預算面臨挑戰。
與此同時,亞馬遜的逐步入侵,也引起了廣告巨頭們的防備。
為與亞馬遜等競爭者相抗衡,Alphabet于去年五月宣布了與Square Inc.(移動支付平臺)、GoDaddy Inc.(搭建電商平臺的域名注冊公司)等公司的合作,也與WooCommerce與Shopify Inc.等主流自建站電商平臺達成合作。
在合作中,谷歌簡化了廣告方式,為電商平臺的小型商戶免費提供發布簡潔的產品清單。
受通脹上升、經濟動蕩、俄烏沖突和供應鏈危機等因素的影響,最近一段時間線上廣告巨頭們的日子過的都不怎么樣。
5月23日,Snap突然發出第二季度盈利預警,其表示,自4月21日發布指導意見以來,宏觀經濟環境的惡化速度比預期的更快,所以報告收入和調整后息稅前利潤低于公司2022年第二季度指導區間的低端。
該預示一出,讓整個互聯網廣告業務前景黯淡起來,投資人開始瘋狂拋售,致使Snap暴跌43%,跌破首次公開募股價格。
而同類社交媒體公司的股票也受到了大范圍的波及。
據最新財報顯示,谷歌一季度廣告收入增速明顯放緩且不及預期,Facebook的境遇更慘,其母公司Meta的股價今年迄今已經跌去約46%,Twitter股價下跌5.49%,整個社交媒體類股市值蒸發1600億美元。
(圖源:theglobeandmail)
得益于疫情期間人們對社交媒體的依賴,Snapchat的使用量隨之激增,而隨著疫情管控的放開,人們重返現實,Snap的壓力也越來越大。
而其他依靠互聯網廣告營收的社交媒體公司的境況也皆是如此,許多廣告主、品牌方已經縮減預算,甚至不在社交媒體上投放付費廣告了。在電商領域體現的尤為明顯,因為其響應轉化類廣告與消費者的支出聯系尤為緊密。
電商業下滑,廣告業跌落,很可能形成惡性循環。所以最近很多大公司都在經歷裁員風暴,削減支出以控制成本。
新冠疫情帶來廣告產業的深層次變革,因為疫情所帶來的一系列連鎖效應:人們隔離在家,大部分人將更多的時間花在手機和電腦屏幕上;消費習慣由線下轉移到線上購物;電子商務和新型業態進一步發展;同時,科技巨頭的數字廣告業務能力也在不斷提升,數字廣告因此得到了迅猛攀升。
然而,受宏觀背景的影響,曾經蓬勃發展的互聯網廣告行業或將面臨艱難時期,在這樣一個關頭,亞馬遜又要如何應對,讓我們拭目以待。
作者: 海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