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提起拼多多,大家腦海中的第一印象已經不再是假貨橫行的“拼夕夕”,而是炙手可熱的“拼爹爹”。
花費三年時間,拼多多用百億補貼買回了消費者的信任,并使得拼多多成為部分消費者心目中最具性價比的電商平臺。
(拼多多正品保障)
如今,已是拼多多百億補貼的第四個年頭。但在最初,拼多多的殺手锏還是建立在社交模式之上的“砍一刀”。
利用微信龐大的私域流量和商品超低價的優勢,拼多多迅速坐上中國電商平臺的第三把交椅,成為一匹黑馬。
走過最長的路,就是拼多多的套路。但很快,這個被一刀砍出來的萬億帝國,就被自己的套路困住了。
拼多多深以為自己抓住了人性的弱點,病毒式營銷鋪天蓋地。這樣做的后果,卻是來自市場的反噬。
隨著時間的推進,消費者逐漸看清了拼多多的套路。這種矛盾在拼多多模糊活動規則之下被激化。
用戶增長初期,很容易就可以砍下免費的商品。但在用戶增長逐漸飽和的時候,就有消費者發現,哪怕很努力拉好友助力,也很難砍到0元。
于是,深感被愚弄的消費者憤怒了。
今年年初,就有#拼多多六萬人砍價不成功#的話題登上微博熱搜榜,主播召集廣大網友的力量都沒能砍價成功。
這樣的情況下大家紛紛質疑,拼多多的“砍一刀”活動是不是騙人的。
另一方面,拼多多假貨多、商品質量差的缺陷被暴露出來。“拼夕夕”、“并夕夕”等代表殘次品和山寨品的標簽將拼多多釘在了恥辱柱上。
拼多多的品牌形象遭遇重大危機。為了與拼多多撇清關系,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少品牌紛紛發布聲明稱自己沒有入駐拼多多。
(三只松鼠發布聲明)
這對一個電商平臺來說是毀滅性的打擊。事實上,拼多多的策略早早就開始轉變,百億補貼就是其為了拉升品牌形象推出的又一殺手锏。
百億補貼“假一賠十”的口號喊出以后,不少一二線城市的消費者被物美價廉的大牌商品吸引。
不僅有平臺和品牌背書,而且是**最低價,不得不說這樣的拼多多太香了。
拼多多堅持百億補貼的大牌正品低價策略,消費者滿意度和信任度逐漸得到拉升。
現在,百億補貼已經成為拼多多乃至整個行業常態化的運營手法。
時過境遷,如今電商競爭日益激烈,購物狂歡節遇冷,反而是去偽存真的百億補貼獲得了大家的青睞。
不玩套路,直接減價,是百億補貼捕獲消費者的重要原因。
據《2021年新青年時尚消費趨勢發展報告》,拼多多成為時尚消費者首選性價比平臺,備受新青年消費者青睞。
摘掉“拼夕夕的帽子”,擁有百億補貼的拼多多正逐漸成為年輕人和下沉市場的寵兒。
投資大佬段永平出手買入拼多多時表示:“雖然還是看不懂其商業模式,但覺得他們對農產品的支持還是非常有意義的。”
正如他所說,拼多多讓千千萬萬的新農人看到了新的增長可能。
農業一直是拼多多的最強標簽,百億補貼的重點也是農產品。時至百億補貼3周年,拼多多已經覆蓋農產品超過4萬款。
長久以來,我國農戶經營存在規模小、產業化程度低、科技水平不高等特點。
此外,因為農村基礎交通設施不便,嬌嫩不耐儲存的農產品面臨著高昂的運輸成本。
針對我國農業產業鏈的特點,拼多多深入原產地,引導農產品的標準化和統一化生產,幫助農民朋友們實現綜合收益的提高。
例如雪蓮果,拼多多通過與云南省農科院合作,做出統一的標準,幫助農戶規范栽培措施、選種、品質等。
什么樣的果子賣什么價錢,通過對雪蓮果進行分級,農戶的種植積極性大大提高,也賣出了更高的收益。
其次,拼多多作為電商平臺采用原產地直供的模式。
商家直接從農戶手中購買農產品,省去了傳統銷售渠道的中間環節,不僅控制了價格,新鮮度也得到保證。
以水果為例,相信有很多朋友發現線下商超的水果越來越貴了。一個西瓜100元,兩只桃子30元,已經變成了大家吃不起的樣子,但是拼多多水果的價格還維持在一個相對合理的空間。
最后,拼多多還通過“農地云拼”的模式,鏈接供需兩端的需求。
“農地云拼”就是采用拼購的模式,把分散的需求,匯聚成集中的訂單。
拼多多通過“農地云拼”創新技術營造出的穩定訂單生態,來幫助農戶持續增收。
而農戶需要做的,僅僅是保證價格和品質。通過百億補貼形成的價格優勢,農戶和商家不缺流量和訂單。
作為最大的農產品上行平臺,拼多多給中國農產品的發展帶來了真金**的實惠。
2018年虧損102.15億,2019年虧損69.68億,2020年虧損71.8億,一路以來拼多多一直在虧損。
營銷支出超過實際收入,是拼多多虧損的重要原因。其中,營銷費用主要用于廣告和補貼。
從財報來看,拼多多每個季度的營銷費用基本上都高于40億元,遠遠高于對手的其他平臺。此外,拼多多還成立了百億農研專項,把全部利潤都投了進去。
燒錢讓利,甚至不惜虧損,拼多多這樣做有什么好處呢?
一直以來,拼多多主打的就是性價比。但是通過性價比吸引的消費者存在一個問題,即平均收入水平不高。
這種情況下,想要讓用戶掏出錢來,只能先補貼一部分。另一方面,通過百億補貼可以反向推動拼多多向中高端消費者靠攏。
這種自殺式的補貼是有效果的,拼多多平臺商家和用戶數量呈現爆發式增長。目前,年度活躍用戶達到9億的拼多多已經走在了競爭對手的前面。
(拼多多活躍買家情況呈現上漲趨勢,增長逐漸趨于平緩)
但是輝煌的另一面,這已經是拼多多實行百億補貼的第四年了,很難拉動用戶繼續增長。難逃死局,拼多多需要新故事。
目前來看,拼多多正在從營銷驅動轉化為研發驅動。
拼多多董事長陳磊表示:“我們選擇把更多的資源和精力投入到數字技術、農業科技和農產品物流等領域。”
戰略轉型中,拼多多逐漸降低了營銷費用的比重,并保持重投農業的節奏。財報數據顯示,2021年,拼多多扭虧為盈,全年營收939.5億元,凈利潤138億元。
未來,拼多多的故事還很長。
作者: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