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百貨商業協會王亞范:百貨業現狀和趨勢
來源:
聯商網
2004-05-28 11:07
演講人:中國百貨商業協會理事長王亞范
第一部分 中國百貨行業發展歷史回顧
中國第一家百貨商店誕生于1900年,至今已經有百年的歷史了。在1900—1990年的90年時間里,中國百貨商店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從1990年至2003年的十幾年時間,是中國百貨商店發展變化最快的一段時間,也是百貨商店面臨挑戰和轉軌的十幾年。
我們將中國百貨商店發展的歷史劃分為四個階段:1900-1989年,為百貨商店緩慢發展期;1990年-1995年,為百貨商店的快速發展期;1996年-2000年,為百貨商店的快速成熟期。2000年后,中國百貨商店正經歷著調整轉型期。
第二部分 2003年中國百貨行業發展狀況分析
在2002-2003年,中國百貨行業發生了很大變化,也面臨了前所未有的困難。
一、銷售規模小幅增長
1.總體水平呈增長態勢
進入2003年,銷售狀況繼續向好。據中國百貨商業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2003年全國200家重點大型零售企業實現銷售額2167億元,比去年增長20.1%;其中零售額達1658億元,比去年增長16.9%,高于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長速度。
同時,國內百貨零售業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也有上升。據統計,2002年全國限額以上的百貨零售業實現的零售額在當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中的比重為9%,比上年增長了0.3%。
2.大型企業增勢較猛
3.非典疫情短期影響重大
二、經濟效益喜憂參半
1.盈利規模有所增長
經過2001年的銷售低谷后,2002年國內百貨企業的銷售收入和利潤額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長。根據中國百貨商業協會會員企業的主要經濟指標統計,2002-2003年國內大型百貨零售企業的年均銷售收入增長率達9.8%。特別是經歷了2003年的SARS疫情之后,百貨行業的銷售規模仍有一定增長,是非常難得的。
2.運營效率略有提高
在盈利規模有所增長的情況下,在2002年-2003年間,百貨企業的運營效率并沒有明顯提高。根據中國百貨商業協會會員企業的主要經濟指標統計,2003年國內大型百貨零售企業的總資產周轉率為1.74、凈資產周轉率為6.47,略高于2002年水平。
根據國家統計部門公布的有關數據顯示,在各地區限額以上百貨零售企業中,總資產周轉率最高的為私營企業,2002年達到2.33,其次為外資企業,2002年達到2.1,而國有企業和股份制企業最低,僅為1.3左右。
3.獲利能力徘徊不前
在銷售規模迅速增長的同時,國內百貨企業的利潤率仍然維持在較低水平。根據中國百貨商業協會200家會員企業的主要經濟指標統計,該部分企業的主營業務利潤率和銷售利潤率幾乎與2001年持平,沒有明顯提高。
三、品牌經營成為獲利的重要手段
2003年,發展已成為中國百貨行業的主旋律,而擴張則是百貨企業實現發展的主要途徑。
據粗略統計,通過店鋪數量增加和銷售規模擴張方式進行發展的企業占絕大多數,而單純通過提高現有企業經濟效益的方式進行發展的企業則為數不多。在選擇規模擴張的方式上,諸多大中型百貨企業以品牌化經營為基礎,通過連鎖化發展、多業態策略以及資本運作等為主要手段,部分企業在較短的時間內,實現了店鋪數量快速增長、銷售規模迅速擴大。
第三部分 2003年中國百貨行業擴張方式分析
一、連鎖化經營初現成效
2003年,發展已成為中國百貨行業的主旋律,而擴張則是百貨企業實現發展的主要途徑。
據粗略統計,通過店鋪數量增加和銷售規模擴張方式進行發展的企業占絕大多數,而單純通過提高現有企業經濟效益的方式進行發展的企業則為數不多。在選擇規模擴張的方式上,諸多大中型百貨企業以品牌化經營為基礎,通過連鎖化發展、多業態策略以及資本運作等為主要手段,部分企業在較短的時間內,實現了店鋪數量快速增長、銷售規模迅速擴大。
如2003年百盛在全國連鎖店數量已達34家。
二、多業態發展勢頭強勁
在進入2002年中國零售百強的百貨企業中,采取多業態發展策略的百貨企業已占31、8%,而且排名越靠前,這一比例越高,據統計,在進入前20名的百貨企業中,有80%是多業態發展。在進入2002年中國零售百強前50名的百貨企業中,進行多業態發展的百貨企業的銷售額平均增幅52、6%。百貨企業在選擇進入的業態時,主要選擇了連鎖超市和便利店兩大業態
三、資本化擴張方興未艾
。、區域性整合
2、擴張性兼并
3、殼資源重組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