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業增速放緩,業績分化
零售行業研究分析員郭海燕、錢炳對零售行業分析如下:
◆ 今年十月份,受黃金周兩天假期在9月影響(9月29-30日),重點零售類上市公司銷售增速較3季度(接近20%)出現了放緩。剔除上述因素影響,我們估計優秀公司銷售增長將從3季度的20%左右放緩至17%-18%,內生增長亦將由15%左右下降至12%-13%的水平,變化趨勢相對平穩;但是也有部分零售公司出現了銷售難有增長的局面,業績增速開始分化。
◆ 整體來看,這些零售公司的銷售體現出了以下幾個特征:超市類公司受黃金周變化影響較小,銷售增速相對穩定;處于北方的零售類公司銷售表現好于南方;中檔定位的百貨零售商銷售表現好于高檔定位公司。根據我們測算:
1) 增速在15%或以上的有:合肥百貨(15%以上)、百盛(16%)、華聯綜超(20%)、京客隆(20%)、武漢中百(23%);
2) 增速在10%-15%的有:東百集團(12%)、大商股份(15%左右);
3) 增速在10%以下的有:利福國際(略有增長)、莎莎(低個位數增長)、廣州友誼(低個位數增長)、國美電器(7%左右)、聯華超市(高個位數增長)、新世界(10%左右)。
◆ 內生增長方面,各類公司也開始出現了明顯的差異性:
1) 百貨類公司--中檔定位的百盛、合肥百貨保持在10%以上,大商股份在10%左右;而中高檔定位的新世界和高檔定位的廣州友誼僅略有增長;香港本地零售商受整體消費下降影響,銷售壓力凸現,利福國際銅鑼灣SOGO 10月同店銷售額甚至已經出現負增長。
2) 超市類公司—內生增速在6%-10%左右,華聯綜超、武漢中百和京客隆處于10%左右的相對較高水平,聯華超市只有6%左右,增速并不理想。
3) 家電類公司--受黃金周變化影響明顯,內生增長出現同比下降。
投資建議:
◆ 據我們的交流,零售商普遍感覺黃金周后的銷售壓力明顯大于往年,部分公司甚至很難獲得內生增長,這將給4季度銷售增長帶來較大壓力,我們在此也相應作出風險提示。
◆ A股市場:中檔定位的百貨、超市類公司銷售和內生增長表現相對好于其它零售商,具備一定防御性。我們認為能夠在今年4季度和明年1季度有較好銷售和凈利潤增速表現的公司有望獲得市場的認可和較好的股價表現。目前來看,如果合肥百貨能夠實現今年四季度高盈利基數下的較好成長,則有望率先證明其盈利增長的可持續性,值得給予相應關注。
◆ 港股市場:
1)高市盈率公司的基本面往往在行業中具備較為明顯的優勢,但是我們認為各公司仍有一定差距,其中百盛是香港市場上經營能力和盈利表現最好的百貨類公司,值得一定的溢價;而新世界目前來看由于其中高檔定位使未來盈利增長具有一定不確定性,建議投資者可在市場反彈時適當獲利或轉投百盛。同時,聯華超市目前估值仍然處于高水平,但其盈利能力及內生增長表現不如同類公司,相應風險值得關注。
2)低市盈率公司所處的行業或基本面往往存在一定欠缺,目前來看香港零售商如利福國際、莎莎由于香港消費市場的惡化,盈利預測仍然存在較大下行風險,投資者亦可在大市反彈時適當獲利或轉投基本面較好的京客隆。
3)此外,09年元旦假期不在今年12月份(去年同期有兩天)從而將使在家電零售商在4季度缺少4個假日(黃金周2天,元旦2天)。根據我們的測算,缺少一天重大假日將使家電零售商當季度內生增長下降2%-3%左右,因此4季度同店銷售負增長將不可避免。雖然這些均為短期因素影響,但投資者仍需注意相關風險。
(中金公司)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