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超市三雄投資腳步不停歇 尋求差異化
超市業雖不景氣,仍持續投資。頂好今年突破250店大關,計劃以小型店快速開店,年底前達到300店的規模;全聯福利中心更跨大步開大店,首家結合過季商品的大型店“全聯Outlet Mall”上個月在新莊開幕,全聯多元展店策略,今年店數上看500店。
全聯福利3月底在新莊開出第一家結合過季商品的大型店“全聯Outlet Mall”。單店坪數近700坪,除超商與生鮮外,首次加入商店街,將近300坪的賣場租給專營暢貨中心廠商,引進生活百貨、流行服飾等。
全聯福利中心總經理蔡建和說,大型店規劃近兩年,才大膽嘗試,開幕至今效果還不錯。顯示全聯也能跨足大型店,與量販店直接競爭。
全聯今年設定開店目標為500店,營收目標為480億元,目前已有457家店,穩坐臺灣店數最多的超市系統。
今年全聯另一重點是擴張生鮮版圖,目前北部地區已有70家分店有生鮮商品,今年與田尾鄉蔬果業者合作,發展中部門市的生鮮系統,估計今年生鮮有機會挑戰150家,兩年內達成半數分店均配有生鮮的目標。
蔡建和說,生鮮必須就地取材,北部與臺北農產運銷合作的效果非常好。未來中南部區也會尋找當地適合的農會或產銷班配合,進行生鮮配送。
不過,全聯今年也受到不景氣影響,有近三成分店單店營收未達預期目標。同時為維持低價策略,與供貨商間的條件也有改變,使今年毛利率約下降一到二個百分點,迫使全聯嘗試開更大的店,增加營運彈性。
目前位居超市老二的頂好超市,才剛結束歡慶第250店營運,今年更加快展店速度,全臺店數將挑戰300店。頂好X-Market小型店快速擴點,到目前為止小店約有50家左右,年底前希望能達成百家小店目標。
頂好超市開店主要集中在北部,中部以南的店數僅35家。由于標準三、四百坪的店面取得較困難,成本也較高,而小型店的投資成本較少,因此頂好在中南地區,策略主攻小型店。
至于店數遠遠落后全聯與頂好的松青,在低價量販、平價超市中找到新方向,前年將既有店改裝升級成定位較高的Matsusei店型,訴求生鮮均由產地直送,主打有機生鮮,目前九成以上分店均改裝完成,今年挑戰損益平衡。
做好定位 各擁一片天
臺灣量販店密度在亞洲已是坐二望一,加上傳統市場相當普及,超商密度又高,超市業者過去幾年大多在夾縫中求生存,經營相當吃力。不過,全聯、頂好、松青都漸漸找出自己的方向,從展店、改裝、調整商品定位各種方向,各自尋求差異化。
走在臺灣偏遠鄉鎮,除了在地的雜貨店外,最常看到的連鎖通路就全聯。從山地鄉到卓蘭鎮,甚至連金門都考慮去開店,全聯以“那里有需求就往那里開店”方式遍地設點,讓全聯在短短數年內異軍突起。
頂好超市則找出小型店策略,規模僅比超商大一點,鎖定在小區內開100坪以下的生鮮小超市。為了與全聯區隔,頂好更強打低價生鮮形象,企圖在全聯建立起生鮮王國前,占據領先地位。
松青則是從谷底攀升的最佳例子。這家連鎖超市,在量販店與超商的擠壓下,店數一度大幅縮減,但前年調整定位,提高商品質量,尤其訴求有機生鮮、產地直送等概念,并主打“就在隔壁的高級超市”概念,與全聯、頂好做區隔。
松青經過兩年多的改裝及調整定位,去年已漸收成效,店數穩定在75家左右,九成的店均以改裝成高級店型,今年將持續主攻高質感的通路形象,穩定優質超市的地位。
(經濟日報╱記者李至和)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