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泰系公開指責武商聯 鄂武商股權戰白熱化
鄂武商控制權之爭伴隨著炎炎酷暑猛然升溫。7月4日,鄂武商第二大股東浙江銀泰在其企業網站上向鄂武商全體股東發出一封題為《請大家共同關注,制止改革開放及民主法制的倒退》近4000字的公開信,矛頭直指大股東武漢商聯集團。
浙江銀泰稱,已對武商聯等公司、鄂武商董事長劉江超及相關中介機構就涉嫌在一致行動人協議中制作虛假文件、嚴重違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準則,以及違規增持股票等違法違規行為,在杭州地方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武商聯和銀泰系間的矛盾在不斷升級,形式也在不斷變化。不論是此前雙方在資本市場的增持纏斗,還是如今的輿論口水戰,背后反映的仍舊是對鄂武商控制權的爭奪。”7月7日,一位不愿具名的券商分析師向本報記者表示。
炮轟大股東
公開信中,浙江銀泰歷數大股東武商聯的種種過錯。比如,今年6月28日,鄂武商的年度股東大會上,劉江超以一句:“我主持會議,我說了算!”喝止了銀泰作為公司股東的發言權。浙江銀泰稱,不僅僅是此次被“喝止”,其作為股東的權利長期未被尊重。
此外,浙江銀泰還列舉了大股東及關聯機構的三大“罪狀”:其一,武商聯4月14日與武鋼實業、武漢阿華美制衣有限公司、武漢市住宅統建辦公室等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成為一致行動人,從而合計持有24.52%的鄂武商股份,涉嫌違規。因為,簽署“一致行動人協議”的武漢阿華美制衣公司,已于2002年4月被吊銷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武漢市住宅統建辦公室則已經于2009年9月核準注銷登記。按照《公司法》規定,公司被吊銷營業執照后,應依法清算,其民事行為能力僅限于公司清算事務。
其二,浙江銀泰指責大股東違規增持股票。6月9日,在鄂武商以重組為由停牌近三個月后發布重組失敗的公告并復牌之后的第一天,武商聯與其一致行動人增持鄂武商股份多達5%。浙江銀泰認為,武商聯違背了“上市公司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在重大交易決定過程中至該事項公告后兩個交易日內不得增持該公司股份”的證券交易規則。
其三,劉江超違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準則。其在3月7日至4月13日間通過二級市場增持鄂武商1.86%股份后,銀泰數次致函劉江超以及鄂武商董事會說明情況,并提交了公告申請。但對方在未獲董事會通過的情況下,即決定以董事會名義,以第一大股東未發生變化為由,拒絕披露相關信息。
對于浙江銀泰的數條指控,鄂武商僅對“一致行動人”部分給出了相關解釋。鄂武商稱,一致行動人中的武漢阿華美的企業執照處于被工商局吊銷狀態,但尚未辦理工商注銷手續,因此,阿華美仍具有民事主體資格,其與武商聯簽署的協議有效。而武漢統建辦雖已辦理工商注銷手續,但其名下鄂武商股份已劃歸武漢地產。由于尚未辦理股份過戶手續,原統建辦法定代表人白起鶴已獲武漢地產授權,與武商聯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協議效力等同于武漢地產與武商聯簽署之協議。
而關于有關其他指控的回應,本報記者試圖聯系鄂武商和武商聯的高管人士,但對方手機始終處于無人接聽狀態。
從“錢斗”到“法斗”
據熟悉鄂武商的一位知情人士介紹,銀泰系是2004年受武漢市相關方面邀請參與武漢商業系統改革的,但2006年前后,武商聯以及武漢國資委方面傳達出不希望銀泰系成為鄂武商第一大股東的意見。
但銀泰系方面對此并不買賬。今年3月開始,銀泰系花費1.6億元三度增持鄂武商945.27萬股。從3月至6月,銀泰系曾三次通過二級市場增持成為鄂武商第一大股東,而后被武商聯以“與其它股東簽署一致行動人協議”的方式再度反超。兩大陣營分別通過二級市場增持博弈,股權爭斗也愈演愈烈。
雙方的“戰火”很快從資本市場“燒到”了法庭。5月25日,武商聯先發制人,在武漢市江漢區人民法院狀告銀泰系。武商聯方面稱,浙江銀泰是外商獨資的投資性公司,在未經批準的情況下,直接通過二級市場增持鄂武商A股票的行為,違反了國家的相關規定。
而后在7月4日,浙江銀泰還以顏色,在杭州地方法院狀告武商聯以及關聯機構。知情人士透露,浙江銀泰的起訴目前已經被杭州當地法院受理。雙方也就此在異地紛紛成為“被告”。
“爭斗形式在不斷升級,此前還局限于運用資本手段在二級市場纏斗,如今開始運用法律手段和輿論戰為自己陣營造勢。可以看出,鄂武商兩大股東間的較量已經日趨白熱化。”上述分析師向本報記者表示。
據了解,如果浙江銀泰此番能夠勝訴,那么銀泰系可以0.12%的股權比例領先武商聯及其一致行動人,成為鄂武商的第一大股東。
不過,銀泰百貨CEO、鄂武商董事陳曉東卻對外界稱,銀泰系無意爭奪控股權。陳曉東表示,作為鄂武商的二股東,浙江銀泰在董事會的地位長期與股份比例不相稱。
據其介紹,最初在鄂武商11名董事席位中,與武商聯持股比例相當的浙江銀泰僅占有1個席位,后來才爭取到2個,直至2010年11月,才爭取到3個董事席位,并推舉了2名獨立董事。
陳曉東稱,劉江超為逼迫銀泰系董事簽署文件,曾威脅要趕走銀泰提名的兩位高管,并進而發展至6月28日的股東大會上直接剝奪銀泰系的發言權。
中金公司一位零售業分析師稱,無論誰成為鄂武商第一大股東,對流通股股東而言均不是件壞事。如果武商聯(國資一方)要成為控股股東,就需要繼續拉開持股比例差距。往后看,增持成本會相應加大。為了保證國有資產不流失,國資對公司二級市場股價表現也會更加看重。而如果銀泰系成為第一大股東,最終也能幫助公司提升盈利水平、改善激勵制度。
(華夏時報 記者 張漢澍)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