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級百貨顏值榜 他們撐起了全球百貨的門面
網購正迫使越來越多的百貨削減門店數,轉O2O模式,由此,實體百貨似乎更值得我們珍惜,本期盤點各國傳奇百貨的前世今生,為你的下段旅途蓄積高顏值“景點”。
Selfridges
當你在倫敦牛津街上閑逛時,你的雙眼很容易被一只只鮮亮的黃色購物袋吸引,這些購物袋都是從牛津街400號那間叫Selfridges的華麗百貨里流出的。
Selfridges全球4間百貨全在英國,但這間高端英倫老店是由一個美國人在1909年在倫敦創立的。
1906年,Harry Gordon Selfridge從芝加哥千里迢迢來到倫敦,一心籌建他心目中的夢幻百貨。Selfridge先生的思路創新,他百年前初創的商業思路仍沿用至今。

在商店開幕前,他在全國18家媒體連續7天投放了整整104頁廣告瘋狂造勢;他善于結合社會熱點吸引顧客(例如把飛越英吉利海峽的飛機擺在商場中展示,短短4天吸引了15萬人進店);
讓員工進行禮儀和著裝培訓,為客戶提供搭配建議;首次提出圣誕促銷概念;將商品作陳列;請藝術家設計絕美的展示櫥窗......
Selfridge先生最早提出”顧客即上帝“的理念,倡導以周到的服務和華美的設施讓顧客盡可能久地在店內停留,在愉悅的心情中購買鐘愛的商品。他和他的傳奇百貨在2013年還被拍成了熱門英劇《塞爾福里奇先生》。
Selfridges百貨的創意之心如今依然寶刀未老——將屋頂變身人工湖供顧客泛舟倫敦上空;制作高達4米的愛馬仕Kelly Bag;LV在此推出了Kusama獨家系列,將草間彌生的雕像擺在了入口頂棚之上。
Selfridges百貨最早引入了化妝品試用專柜、擁有全球最大的鞋廊(6個沙龍涵蓋了來自11個品牌的4000多雙美鞋)和最大的牛仔部。
2014年,Selfridges第三度榮登全球最佳百貨公司榜榜首。其倫敦牛津街旗艦店是僅次于Harrods的倫敦第二大百貨。
Selfridges檸檬黃標志色不僅出現在購物袋上,也出現在百貨的裝點、專柜、咖啡館和限定款商品上(Hunter雨鞋到黑莓手機無所不包)。
哈羅德 Harrods
游客來倫敦都不會錯過在哈羅德百貨簽到,哈羅德不僅是全世界最大、最奢華的百貨之一,也設有戴安娜王妃和多迪法耶茲的紀念碑(碑上有兩人相片和多迪在車禍前一天買的訂婚戒指,另外還有一尊兩人漫舞的銅雕)。
多迪的父親曾是哈羅德的擁有者,但他在2010年將百貨以15億英鎊的價格出售給了卡塔爾控股。

哈羅德1834年在倫敦東區創立時只是經營茶葉和雜貨的小商鋪,1849年,創始人Charles Henry Harrod預見到1851年世博會可能帶來的商機,將店鋪遷至與海德公園會場毗鄰的騎士橋,哈羅德很快發展成擁有100名雇員的當紅商鋪。1883年圣誕節前的一場大火將商城夷為平地,但商店“圣誕代客送禮”的業務暢行依舊。
重建后的哈羅德百貨很快俘獲了王爾德、佛洛伊德和諸多皇室成員的心。哈羅德出售“任何地店、任何人需要的任何商品”:有人曾通過哈羅德訂購了一頭大象送給里根,也有某英國土豪送給妻子的禮物時用600米長的絲帶和150卷膠帶裹的奧古斯特A109直升機。哈羅德如今有多達330個商品部門,商品涵蓋生活方方面面。地下的食品部還能嘗到生蠔在內的各色美味。
利伯提 Liberty
外形傳統至極(古老得有些格格不入)的Liberty(利伯提百貨)是倫敦最具傳奇的百貨,王爾德曾盛贊Liberty百貨是那些最具藝術氣質的購物者的天堂。
1875年,Arthur Lasenby Liberty向準岳父借了2000英鎊,在倫敦麗晶街盤下了一塊地,將東方集市元素引入,并為顧客重新詮釋家居和時尚。
這里從經典老牌到時尚新品一應俱全,只為品位獨特、知性的頂級貴客而存在,在其古舊的空間內穿梭如同一趟刺激又華麗的冒險。
不過,Liberty百貨還以自創的多變花卉圖紋聞名,這些圖紋被制成面料、家紡、文具、服裝、包袋和配飾,都是極為理想的紀念品。
伊勢丹 ISETAN
日本首屈一指得零售帝國——伊勢丹,在明治19年(1886年11月)創立之時是一間叫“伊勢屋丹治“的吳服店(日本和服的原型源自中國,且多通過江浙一帶,即吳國傳往日本,和服在日本的別名叫“吳服”)。
為何叫伊勢丹?其第二代創始人小菅丹治是伊勢家的倒插門女婿。1924年決心改制成百貨后,提取了老店名中的“伊勢”和“丹”,伊勢丹由此得名。
如今,你在東京新宿見到的那座氣派非凡的伊勢丹總店開業于1933年9月28日。伊勢丹以經營高感度、高品質時裝見長,為時尚人士指明了潮流趨勢。新宿的伊勢丹總店還附設了紳士館,用整整六個層面容納涵蓋男士方方面面的生活時尚精品。
2008年,伊勢丹和日本另一大零售巨頭——三越組建了三越伊勢丹控股。
尼曼 NEIMAN MARCUS
1907年9月10日,29歲的Herbert Marcus、他妹妹Carrie Marcus及她丈夫A. L. Neiman用2.5萬美元和向家人籌措的經費,在達拉斯開出了一間名叫尼曼(Neiman Marcus)的50平米店鋪。與此同時,尼曼還收購了全得克薩斯最好的專業生產線用于生產各式的女裝。
1913年的一場大火曾讓尼曼幾近夭折,但僅一年后,尼曼就以驚人的生命力開設了第一間旗艦店。1926年,桑格爾兄弟公司的員工因收購遭解雇,隨即涌向尼曼,同時涌來的還有大批客戶。同年,尼曼在紐約店舉行了美國有史以來的第一場時裝秀。兩年后,尼曼還開設了男裝專柜,銷售法國領帶和英國襯衫。尼曼早在1934年就在《VOGUE》和《Harper's Bazaar》等時尚雜志上刊登廣告,成為最早進行全國市場推廣的零售商。
1938年,尼曼就極具前瞻地引入了大批新興歐美設計師的作品。1939年,尼曼還出版了第一本年度圣誕商品目錄,其中,時尚配飾、香水、玩具、華服應有盡有。
如今,尼曼網羅了一桿全球最一線的設計師品牌,旗下的資深買手在全球各地為顧客挖掘最獨特、最前沿的各色精品。
Bergdorf Goodman
1899年,法國阿爾薩斯移民Herman Bergdorf及其學徒Edwin Goodman在曼哈頓上東區開出了一間裁縫店。兩年后,店鋪被更名為Bergdorf Goodman(兩人姓的合體)。
Bergdorf Goodman于1914年,店鋪移師如今洛克菲勒中心的地塊,并成為最早引入了成衣概念(ready-to-wear)的商店,這里很快成為美國和法國時尚潮流的集散地。
1928年,商店被遷往第五大道和58街交匯處一座藝術風格大廈內,這也正式如今Bergdorf Goodman的所在。梵克雅寶當時就租用了一樓的鋪面,并運營至今。
Bergdorf Goodman如今既有Lanvin、Celine、Stella McCartney之類的一線品牌,也有相對親民的Philip Lim和Helmut Lang等。這里還有體量驚人的家居館和能俯瞰中央公園的頂層餐廳。
每年圣誕季,Bergdorf Goodman紐約第五大道店的建筑會被巨型絲帶裹成“禮盒”,每個櫥窗都上演著全世界最如夢似幻的“童話”。
樂蓬馬歇 Le Bon Marche
在巴黎,你或許更容易去老佛爺和巴黎春天簽到,但Le Bon Marche的地位絲毫不容小視。Le Bon Marche原意是“便宜商品”,而事實上,這是專注經營奢侈品的頂級商場。
相較老佛爺和巴黎春天,它的奢華更為低調。這座創立于1838年的百貨位于左岸7區Rue de Sevres24號,如果你想看看世界上第一家真正意義上的百貨長啥樣,進這間百貨就清楚了。內飾、樓梯、柜臺盡現老巴黎才時興的藝術氣息。
這里品牌云集、門類齊全,但全然不見巨大的人流和煩躁的嘈雜。在這里體驗一場純正的巴黎式購物盛宴顯然更精致、獨特。這間始創于1838年的奢華百貨如今已被奢侈品帝國LVMH收入囊中。
(聯商網綜合)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