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務應用+信息處理:讓供應鏈管理“移動”起來
隨著移動技術的迅猛發展,移動應用也正逐步的滲透到各個業務領域。但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供應鏈管理卻沒有加入到“移動家族”。受制約的原因主要在于供應鏈管理包含的范疇很廣,涉及業務環節多而雜,移動的價值并不凸顯。可隨著企業對供應鏈管理要求的提升,讓供應鏈移動起來的呼聲愈發強烈。
近年來,移動應用呈現爆發式增長,越來越多的企業在管理深化方面選擇采用移動的方式來提升效率。據《2016年中國企業移動管理市場專題研究報告》指出:2015年中國企業移動管理市場規模達到147.1億元,同比増長41.1%。越來越多的企業不再滿足通過移動應用實現“事務級處理”,進而轉向“業務應用+信息處理”模式,希望可以通過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和其它移動設備訪問企業網絡,處理相關業務。相較于移動應用的風光無限,傳統供應鏈管理領域在發展的同時卻面臨眾多挑戰。
傳統供應鏈管理“盲區”成癥結點。隨著企業規模、商業模式等方面的變化,供應鏈管理“鏈”條越來越長,越來越多的場景被要求納入管控之中,難免鞭長莫及。這些環節通常很難通過傳統方式接入到供應鏈的架構之中,比如物流的管理,訂單全過程管理等。空間限制阻礙了業務效率的提升。在實際的業務運維中,因為出差、外勤等原因造成的業務流轉的停滯屢見不鮮。因此,很多業務人員亟待從電腦前面解放出來,從而滿足優化或構建新業務模式的深度應用需求,進一步幫助業務提升、強化內部溝通。
輕量級交互潮流沖擊傳統供應鏈管理
隨著企業互聯時代來臨,人們對于信息的獲取更傾向于輕量級、簡易型。微信、APP、公眾號已經成為了企業和個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何通過這些使用率高的應用,實現供應鏈信息的輕量級交互,也成為市場需求的重要增長點。
隨著全球經濟形勢的日趨嚴峻,企業面臨供應鏈競爭和降低成本的雙重壓力。快速、敏捷的供應鏈成為了企業建設的重要目標,越來越多的企業對供應鏈在移動端的延伸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那么,哪些供應鏈場景可以移動起來?
銷售管理等核心業務的“移動化”
如,作為銷售人員外勤情況較為普遍,身在外地接收到新的訂單想要轉化為內部信息卻并不容易,移動供應鏈的部署可以讓銷售人員通過手機APP等方式,將信息錄入并傳遞到其他內部系統(如ERP),并通過這些系統實現訂單的執行。
物流管理環節的“移動化”
很多企業的物流都是通過第三方運輸公司完成的,同時也需要全盤掌握物流信息,但是因為管理難度大等原因往往不受控制,另外處于安全的考慮也不可能讓外部人員隨意接入內部系統,此時,移動的部署就可以通過輕交互的方式讓物流狀態受控,讓倉庫或者配送中心第一時間了解物流信息,出現問題及時調度,全面提升服務質量。
倉庫管理的“移動化”
通過移動設備(手持機、可穿戴設備、平板等),通過條碼掃描等方式都可以處理庫存,通過叉車上的跟蹤設備了解員工工作狀態等等。一旦倉庫的任何位置都具備移動性特征,就能讓人員和庫存物資做到實時跟蹤。
盡管移動被應用到供應鏈管理的很多關鍵場景中,并且這種商業模式的創新也讓很多企業受益。但同時,企業需要清醒的認識到讓供應鏈移動起來絕非易事。如何做到安全可控?如何實現一體化無縫集成?如何架構移動端的功能?如何選擇移動應用的模式?如何按照需要設計展現端的呈現形式?如何處理移動端與源系統的關聯關系?等等。都是需要認真思考和逐步解決的問題,只有這樣供應鏈管理才能真正的移動起來。
【CIO之友】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