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商地產周報:大陸新地王誕生 1月新開購物中心創新低
聯商網消息:過去一周(2.17-2.23),香港置地聯合體310.5億摘上海徐匯一地塊,誕生新地王;星河商置首次進入上海市場,還將引入大陸第二家Costco;開年首月全國新開26個商業項目,創下近六年最低...
2月18日,上海土地市場官網曝出的消息,位于浦東康橋的一宗商業地塊歸屬星河控股與Costco公司聯合體。
根據地塊基本信息顯示,該宗地塊將作用于商業用地、餐飲旅館業用地,出讓面積約4.73萬方。
根據出讓條件,地塊需要建立一個大型倉儲式賣場,同時,需引入行業要求配置酒店和跨國公司地區總部。拿地方之一有著Costco背景,又有明確建設條件,大陸第二家Costco超市呼之欲出。
2月20日,上海土地市場發布信息傳出的消息,上海徐匯濱江西岸金融港地塊被香港置地聯合體以總價310.5億拿下。
據悉,該地塊無底價出讓,起始價為310.2億元,一輪加價后,就被上海怡興企業發展有限公司、重慶優盛達房地產咨詢有限公司、重慶利嘉華房地產咨詢有限公司及Hongkong Land (WestBund) Development Limited(香港置地)聯合體競得,總成交價310.5億元。
該價刷新了上海土交記錄,此前新鴻基曾于2013年以217.7億拿下徐家匯地塊,2014年中民投聯合體還以248.5億拿下董家渡地塊。
據聯商網零售研究中心統計,2020年1月新開各類商業項目26個(單體商業建筑面積2萬平方米以上,不含專業市場、酒店及寫字樓,部分為存量改造項目),新增商業體量超182.44萬方,平均商業體量約7.02萬方。
其他如體量較小的汕頭充耀號;粵海地產首個社區商業項目粵海·拾桂府“得鄰”商場,體量約1.8萬平方米等項目不在此次統計范圍內。
據聯商網零售研究中心統計,從2月開始,年內上海預計會有28個商業項目(單體商業建筑面積2萬平方米以上,不含專業市場、酒店及寫字樓)開業,新增商業體量高達202.08萬方,單體商業面積新增約7.13萬方。
統計結果顯示,2020年上海的商業項目供應量逐漸趨緩。從近三年開業的情況上看,2018年上海實際開業49個商業項目,2019年這個數字達到了51,2020擬開業量僅為28個。
2月20日,萬達商業管理集團有限公司發布通知稱,為了與所有商家共克時艱,萬達商管集團疫情初期在全國率先推出免租舉措:免除所有萬達廣場經營商家2020年1月25日至2月29日租金和物管費。
如合作商家在恢復經營后現金流困難,可通過網絡服務平臺向其租賃的萬達廣場申請,延期繳納2020年3月和4月的租金及物管費,商管集團將對全國六萬多戶商家進行一企一策審核,最長可延期至2020年12月底繳納。
為解決萬達廣場中小微商家現金流困難,萬達商管集團聯合微眾銀行迅速推出商家紓困融資方案,預計至少100億元資金馳援中小微商家。萬達廣場單個中小微商家可授信100萬元額度,同時可享受優惠貸款利率政策。
連日來的疫情陰霾之下,上海土地市場接連傳出兩則驚天“喜訊”。
2月18日,星河控股&零售巨頭Costco以8.98億元聯合獲取上海浦東新區康橋工業區東區PDP0-1402單元F01-F06地塊;2月20日,上海徐匯濱江西岸金融港地塊被香港怡和集團附屬香港置地聯合體以310.5億的價格拿下。前者意味著大陸第二家Costco將落位于此,后者則宣告中國大陸最新地王的誕生。
再說昨天剛剛成功落槌的地王交易,310.5億的天價無疑給了土地和商業市場強大的信心刺激。該幅地塊的成交價格略微超過了招商蛇口和華僑城聯合體以310億元的總價拍得深圳新會展中心地塊,成為了中國大陸的總價新地王。
購物中心想要快速推進,必須解決資金問題,涉及到資金來源以及低成本資金來源,才能度過艱難期。購物中心從寧波鄞州萬達成功后,基本走向依附地產模式,俗稱商業地產。通過低成本獲取土地,做成住宅、金街產品銷售,快速回籠資金,反哺購物中心。
解決資金問題,購物中心的另一大困局是解決招商問題。低成本獲得的土地,商業氛圍難以成型,要解決如何幫助品牌商變現問題。這個問題短期是無解的,只能讓品牌商跟著共同培育,甚至自己下水跟著品牌商共患難。要讓品牌商跟著玩,最好的辦法就是做成行業老大,很多品牌不得不考慮全程跟進,不然就會失去國內最大的購物中心渠道。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改變了人們既定的生活方式,原本頻繁的日常接觸被按下暫停鍵。在快遞受阻而消費品需求量增大的情況下,全國的購物中心也紛紛開拓各類線上的渠道,以服務“宅”在家中的消費者。
商業,是一門天生重視流量的生意,愈加深度的運營,本質上是對流量的極致追求。互聯網催生的新消費趨勢下,線上和線下也從孤立逐漸走向融合。從這個角度而言,開拓線上渠道并非疫情之下購物中心的無奈之舉,而是深耕流量的無界創新。
1月,一線城市均無新開業購物中心,突如起來的疫情更是讓購物中心的發展仿佛被按了暫停鍵,不少購物中心選擇通過減免租金來減輕租戶壓力。不少人希冀疫情結束后,報復性消費能彌補購物中心下跌的銷售額。
面對此次疫情,不少購物中心選擇通過減免租金來減輕租戶壓力,共渡難關。據觀點指數統計,截至目前,已有超過200家房產相關企業進行了捐贈和推出相關抗疫措施,其中就有72家商業地產企業宣布對旗下購物中心實行租金減免。
從3月吳向東離職到12月唐勇調任華潤電力執董兼總裁,中間還穿插著包括俞建、趙煒、王笑、蔣智生、遲峰等人離職的消息,副主席、華北大區董事長張大為也一度提出離職申請,人事動蕩像徘徊在華潤置地上空的陰云,揮之不去。
一家企業的管理團隊往往深刻影響企業的風格、模式及上限,盡管華潤置地背靠華潤集團,體制背景決定了它有諸多掣肘,但領導者仍會左右企業的航向。
了解中國零售,看這里就夠了!
(來源:聯商網 陳寧輝)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