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軒孫來春:建議購物中心按品牌帶來客流收租
聯商網消息:3月19日,由全聯房地產商會商業地產工作委員會與吳曉波頻道共同主辦的“疫情下的商業復興與創新之道”線上系列公益論壇第二場如約進行,《聯商網》受邀參與全程直播。
次日主題為“恢復與增長”,圍繞“疫情后哪些消費是不可逆的損失”,“報復性增長是否可能出現”,“商戶和商場如何協同促增長”等熱點話題進行討論。
嘉賓陣容由著名品牌戰略專家李光斗、大悅城地產有限公司總經理周鵬、外婆家餐飲創始人吳國平,RET睿意德創始人張家鵬等組成。
其中,林清軒品牌創始人孫來春參與了主題對話環節,他說林清軒在疫情結束后將會變身新物種,并且建議未來購物中心按照品牌帶來的客流程度收費。
下面是經《聯商網》整理的孫來春主要觀點匯總:
作為完全靠自有資金也只能活一兩個月的業態,在這場疫情中我是更多思考怎么活下去。
2月份比去年同期增長20%,3月份三八檔期比去年增長了513%
有人叫我把店關了,員工開除了,我幸好沒有聽你的。
我發現我們的員工就是救我們的命,我們的每一個員工就像美軍作戰一樣,就像此時此刻他鎖在武漢家里頭,躲在宿舍里面,一個人靜悄悄的躲在一個僅開業的店里面,沒有客流怎么辦?
這時候活著是我思考的問題,怎么把現金流回歸50-60%的我就能活過來了,我算了我們能活兩個月。
如果回歸到業績的60%我能活六個月。
結果我一努力,2月份比去年同期增長20%,3月份三八檔期比去年增長了513%。
我之前開玩笑所有的零售業都要變成服務業,所有的服務業都要變成零售。
我們337家店一夜之間全被冰峰了。有沒有可能?
我們回不去了,林清軒不是也不是以前的林清軒了,我們走出了一條換個方式也能活下來的辦法。
變身新物種
有人說你們活的挺好,為什么還要開店呢?
我說你什么時候發現淘品牌可以成為中國偉大的品牌,什么時候發現只做線下店,不做線上這一輪你能活下去?不能左,也不能右。
我思考疫情結束怎么活,我們會變成一個新的物種,既可以在線上,比如說搞門店直播,我們把顧客請到線下來,憑什么人家在線上能買,人家來線下有困難。
這個問題所有的甲方和品牌方如果想不明白,還不能開始動的話,不是這個時代把你干死,突然有一天網絡全部關掉了,發現你網上也會被干死,所以不能太左,不能太右,把數字化5G時代和把線下實體經濟結合,讓人流過來,讓有樂趣的事發生,把周圍社區的老百姓聚合到你的大盒子里面,我們一起去玩一個新的業態。
時代往前走,不能回頭開,靠誰,靠品牌自己的力量去發揮出來。
什么是品牌力?品牌力就是品牌的免疫力。
此時此刻人們消費被冰峰或者下滑了,顧客還有一點消費能不能想得起你,這時候我們不僅僅是跟病毒在抗爭,這時候我們也是跟消費者僅存的消費力去競爭,甚至是那些還沒反省過來,還在那兒等著國家救你,還等著甲方爸爸給你免租,還等著員工少發點工資?你已經被歷史淘汰了。
現在抓緊的擁抱新技術,把老客戶服務好,再怎么吸引新顧客到你的大盒子來。
建議購物中心按品牌帶來流量收費
我給大家建議,購物中心也做好準備,不要再指望著靠你自己變成電商,電商你擠不進去,電商有京東有阿里在那兒擋著,你怎么能夠讓這些小盒子的品牌方有巨大的流量進來你就贏了。
建議購物中心不要按照哪個落位,按照哪個品牌收房租費,你看看哪個品牌給你帶來人流,誰帶的人流多你給租金少,誰吃人流多,你給他租金多。
一個購物中心有400個品牌,如果能有一堆品牌想辦法把人流請到線下來,這就是購物中心的救命稻草,有人流來,他也愿意來,多停留一會兒,這是要多思考的問題。
我不看好購物中心轉型電商,購物中心應該定好它的位,是為社區的百姓服務,做好服務,做好干凈,是為自己的品牌方做好服務,讓消費者放心來到購物中心,帶著家人,吃個飯,聚個餐,看個電影,你把衛生做好,把服務做好,讓品牌方都積極擁抱互聯網。
(來源:聯商網)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