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鳥驛站下一站:跟美團搶社區生意
聯商專欄:當你走進菜鳥驛站,發現除了成堆的快遞之外,還有收納整齊的待洗衣物時,你可能會懷疑自己是不是誤入干洗店。
當然你沒有走錯,只不過這是升級之后的菜鳥驛站。在近日召開的2020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菜鳥驛站宣布將升級為數字社會生活服務站,告別單一快遞業務,面向更為豐富的社區商業及家庭消費等場景,初期會拓展團購、洗衣、回收等業務的目標。
不難看出,菜鳥驛站這次的升級,旨在加快數字社區生活中心的建設,打造下一代城市末端基礎設施。而促使菜鳥此次升級的背后原因,除了疫情帶來的影響,還有自身的選擇和背后阿里更大的一盤棋。
社區經濟二次崛起
疫情帶來了生活習慣的改變,讓社區經濟重新回到了舞臺中央。
疫情帶來的影響是全方位的,當然最為明顯的還是在人們的日常生活領域。在生活被完全打亂,出門買菜都需要申請報備的時候,社區服務將超市和家庭連接在了一起。不論是街道小區志愿者組成的買菜小分隊,還是各大平臺及時推出的相關服務,都保證了居民的正常生活。
“不要浪費任何一場危機。”疫情帶來危,同樣也帶來了機。疫情帶來最大的變化都是圍繞本地生活服務而展開的,企業外賣、同城快送、生鮮、社區團購等等成為新的熱點。
比如生鮮電商領域迎來第二春,在原有的玩家開始擴大地盤的同時,新玩家也看準了這次機遇迅速入局;再比如保證最后一公里的同城配送,也結合社區團購來服務社區生活;還有到家服務,在過去需求并不是特別大,而疫情讓人們發現了這種服務模式的便捷。
“手機下單+家門口收貨”的模式被認可,變成了新的消費習慣,并且在疫情之后也不會消散。消費者的心態和消費習慣在長時間的疫情隔離期間發生了不可逆的改變。而當這種社區服務成為日常的時候,也就釋放了社區經濟的紅利。
根據易觀的數據顯示,過去幾年中本地生活O2O市場規模持續增長,在2019年就已經達到2萬億的規模。而隨著2020年的一場疫情,消費習慣的改變,無疑將加速本地生活服務的需求量大幅增長。
這也讓菜鳥在疫情時代的催化之中,走上了升級道路。當然這只是外界的影響,菜鳥自身的選擇也是十分重要的原因。
向社區O2O進軍
對于向社會生活領域的升級,菜鳥的選擇也有被動和主動之分。
菜鳥驛站的升級起點,是社區團購。菜鳥此前和大潤發的合作,打造了直達家門口的百貨商超,為消費者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務。隨后洗衣和回收等業務的增設,也是為了在更多方面為消費者提供更多的便民服務。
而菜鳥在生活服務領域的不斷發力,其中被動的意味也很明顯。而讓菜鳥不得不升級的被動原因,依舊是菜鳥如何盈利的問題。作為快遞物流的神經末梢,菜鳥驛站的盈利一直是硬傷。在依靠主要業務的情況下,菜鳥僅僅只能保證收入支出的微弱平衡。
其實并不是只有菜鳥驛站深陷盈利的難題,作為同樣屬于快遞物流末梢的豐巢,和菜鳥驛站一樣主營的都是快遞寄存項目。但是這個主營項目并不是一個利潤豐厚的領域,這就要求這些平臺不得不尋求新的增長點,尋找賺錢的“副業”。
豐巢選擇了收費這條路。服務依舊是那些服務,但是以前免費現在收費,這是消費者不能接受的。于是豐巢收費引起了軒然大波,也被罵上了風口浪尖。
但是菜鳥驛站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業務的增加和平臺的升級,雖然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收費賺取利潤,但是菜鳥驛站讓自己的服務更加多元化,這就讓消費者從心理層面更加容易接受,畢竟花了錢也確實享受到了新的服務。
而菜鳥自身的優勢,也成為其主動選擇升級的另一部分原因。
菜鳥最明顯的優勢就是其覆蓋范圍廣。依托覆蓋全國社區的數萬個網點,菜鳥驛站可以做到超越僅僅寄存快遞的局面。而在菜鳥驛站向全國社區深度滲透的過程中,告別單一服務、入局社區生活服務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撒的網越大,網到的魚兒就越多。這種“海王理論”,對于菜鳥驛站而言十分適用。
另外,社區團購說到底依舊是熟人生意,信任和大品牌的背書,都是保證交易的基本條件。而與菜鳥驛站團購業務合作的都是諸如大潤發、歐尚等全國連鎖綜合商超,而這也為菜鳥驛站的團購服務做了充分的背書。
并且菜鳥和這些商超的優勢互補也有效避免了團購的弊端。大型綜合商超有品牌、供應鏈的優勢,而菜鳥驛站是離社區顧客最近的業態,能夠解決最后一里路的配送和流量問題。兩者的融合可以形成足夠覆蓋密度,完全覆蓋市場。
總而言之,不論是處于被動還是主動選擇,菜鳥驛站此次的升級都是必要的,并且在更高的層面,菜鳥驛站這次的升級還有著更多的意義在其中。
阿里的新基建野心
菜鳥從單純的快遞驛站向生活服務升級,關乎到阿里在新基建大潮之中的整體布局。
對于消費者而言,社區服務并不是簡單的業務疊加,而需要更加整體和全面的模式升級。根據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的觀點來看,社區團購1.0是賣貨,圍繞餐廳、廚房、客廳、臥室、衛生間等家庭消費場景的社區新零售+社交電商模式,而2.0則是賣貨+本地生活+生活服務的統合。
而菜鳥驛站這次的升級就是從1.0到2.0的變化,當然,菜鳥如今也僅僅是單純的將業務疊加在一起。這背后需要的是數字化升級的全面布局,需要更加全面地升級城市社區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更加穩定有保障的服務。
而菜鳥驛站數字化升級的背后,也是阿里在新基建之中布局的需求,可以說菜鳥的戰略定位與阿里巴巴對于數字經濟時代的思考是緊密相連的。
張勇曾經表示,菜鳥、支付寶和阿里云是阿里巴巴在數字經濟時代的“新基建三寶”。支付寶所在的金融領域以及阿里云所在的數據領域,的確都是數字經濟時代的必需品,但是這些東西并沒有真切地落到實處,也就是服務到現實的物理世界。
而這就需要菜鳥來完成,借助覆蓋范圍廣泛的社區網點以及貼近生活服務,讓支付寶和阿里云帶動的那些數字的東西更好的服務于現實世界,讓用戶、數據和服務以更加高效和精準的方式在循環中運轉。
可以說,在阿里的布局中,菜鳥的定位更加底層、更加基礎,是阿里巴巴走向數字化經濟時代的“基建”。而正是這些底層設施的不斷完善和升級,才能保證日后在數字經濟迅猛發展的大背景之下,不陷入空中樓閣的死局。
菜鳥驛站的內外挑戰
不難看出,菜鳥的升級是必然趨勢,但是菜鳥所要面臨的的挑戰依舊嚴峻。
在菜鳥這次升級的幾個領域,都是本地生活中需求比較高頻的領域,而這也難免會遇到來自對手的阻礙。不論是已經在本地生活領域稱王稱霸的美團,還是新入局的滴滴和順豐,都是不容小覷的對手。
例如在團購方面,此前美團在上海與北京曾嘗試建立社區網點,以便向周邊居民提供生鮮電商等服務;而順豐此前也上線豐巢,入局企業團餐外賣,意圖在本地生活領域分一杯羹。
另外還有滴滴,從3月起先后上線了跑腿、同城取送件、貨運新業務,并成立北京小桔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經營范圍包括境內外旅游、火車票銷售代理、航空機票銷售代理、酒店管理等。
當然,競爭對手只是一個方面,自身問題則是菜鳥更需要關注的一個方面。
首先,菜鳥驛站的加盟制開店模式,很難保證每個社區網點在新開設的業務方面做到完全一樣的高標準服務。
其次,向生活服務領域的升級,如何強化基礎設施定位,同時打造服務層面的多維能力是菜鳥需要重視的問題。
菜鳥驛站這次的升級,符合了企業數字化的必然趨勢,同樣也是阿里新基建布局的關鍵一子。菜鳥的升級是更加高效服務消費者的必要條件,也是促進社區經濟業態進一步發展的動力。但是菜鳥的升級是否能夠實現自己的預想,依舊充滿挑戰。
(來源:聯商專欄 劉曠)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