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悅王培桓:社區商業打造居民的好鄰居、家庭的好幫手
聯商網消息:鑒于疫情尚在持續的特殊時期,6月29-30日,由中國連鎖經營協會(CCFA)舉辦的“2020中國社區商業年會”以在線會議形式舉辦。6月29日晚,山東家家悅集團董事長王培桓在2020中國社區商業年會上帶來了題為《社區商業打造居民的好鄰居、家庭的好幫手》的演講。
在他看來,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是一個業態取代另一種業態、一種購物模式取代另外一種購物模式,而是相互融合、相互協調、相互補充的作用。社區店一直都有非常強的生命力,問題是怎么去做好社區店,要做好社區店,很重要的是做好后臺。
以下為王培桓演講主要內容:
社區商業不僅僅是一個商業模式的問題,它也是一個完善城市功能的問題。一個好的城市不僅要有好的樓房、寬敞的馬路、好的綠化等等。一個好的城市里面很重要的是比較完善的、合理的功能,社區商業就是完善城市功能中非常重要的方面。
這一點家家悅也有體現。家家悅現在在威海,包括農村人口在內,每8000人有一個店,所以,很多人都說家家悅在威海店的密度非常高。其實,家家悅在威海建立這樣一個密度的商業,起因不是為了增強競爭而成的,而是歷史上形成的情況。
在十多年以前,市委市政府每年都要了解居民的需要、給市委市政府提意見。當時市委找到我們,給家家悅提了兩條意見:一條是現在城市發展很快,建了很多新區,但是到了新區以后居民沒有家家悅不方便,是不是今后在所有的新區當中都要有家家悅;第二條意見是,家家悅不炸油條,大家都想吃油條,但是有些街上的油條不想買或者不敢買,問家家悅是否可以炸油條。
根據這兩條意見,家家悅發展了一個模式和理念,就是做居民的好鄰居,當家庭的好幫手。離消費者兩個“近”,一個是購買距離近,一個是消費者的生活近。家家悅不斷在小區發展完善,保證配套好相關功能,家家悅的門店密度也就逐步上來了。居民非常方便,現在居民的日常生活通過我們的店里都可以滿足。
今年疫情期間更體現了社區店的重要性。疫情來了以后,當時線上訂單每天都爆,騎手不夠、店里的車也不夠。所以,我們把所有社區店全部跟居民建群,把所有社區都做價格拼團。這樣,我們所有的店能把城市全覆蓋,都能把商品送到家,發揮我們店的作用。在這個過程當中,整個城市沒有死角,線上線下全都覆蓋,體現了社區店的重要性。
現在疫情過后,大家都在講線上是非常好的發展機會,這一點是可以肯定的。但是,我認為線上并不能代替社區店及社區店對居民更便利。線上為什么發展的好?線上為什么需求那么大?很重要的原因是社區的功能,社區店沒有做好,如果社區店做得很好,大家到店里就很方便。
我認為,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是一個業態取代另一種業態、一種購物模式取代另外一種購物模式,而是相互融合、相互協調、相互補充的作用。所以,社區店過去也好,現在也好,未來也好,都有非常強的生命力,問題是怎么去做好社區店。
做好社區店這件事,家家悅的體會是,做社區店看似是一個小店,一個小店投入不大,但是實際上要做好社區店,投入非常大。
因為社區店對后臺的依賴性非常強。它跟大賣場不一樣,我們也做大賣場,也做社區店,我們到新區一般都是大賣場。大賣場可以靠自身完善功能,自身就能把自己的經營需要想辦法做好。
但是,社區店不是,社區店靠自身的能力去完善更多的資源是非常難的,由于面積的關系,品類要求的關系,它對后臺的要求非常高。所以,要做好社區店,很重要的是做好后臺,比如配送能力、采購能力、信息化能力,包括還有加工能力,它需要多方面的能力融合。
所以在這些方面,為了做好社區店,家家悅這幾年在后臺的打造上做了大量的工作。有很多人不理解為什么要做那么重的后臺?其實家家悅做這么重的后臺,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保證社區店的運營。否則,你的社區店可能滿足不了消費者的需求,同時你的盈利能力也會受到很大影響。
未來,我們的重點是,認真做好社區店的功能,更加貼近消費者,特別是在研究增加顧客的購買頻率上做更多的工作。另外也要用數字化做好顧客的分析研究,來滿足消費者一日三餐的需求,真正做到成為居民的廚房和冰箱的補充站。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