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味獼宗 百果園獵果之旅走進陜西周至
正值新一季國產獼猴桃上市期來臨,百果園獵果之旅走進陜西周至,尋味原始正宗的獼猴桃味。據悉,國慶期間,逾1200噸獼宗獼猴桃,也將在百果園全國門店正式上架銷售。
有2000余年建制史的周至縣,位于秦嶺北麓,四季分明,具備得天獨厚的獼猴桃原生態生長條件,被譽為“獼猴桃之鄉”,也是全國唯一獼猴桃標準化管理示范縣。10年前,百果園開始介入當地獼猴桃的種植技術。2014年時將翠香品種獼猴桃以定制化種植技術培育,并通過生態改造,實現口感和品質雙提升,可媲美進口奇異果。2015年翠香在百果園渠道首次試銷,迅速獲得眾多消費者認可,2017年使用“獼宗”注冊商標,2018年成立獼宗公司,自此以獨立品類品牌面向全國市場銷售,成為一款真正意義上的國產獼猴桃品牌。
本期獵果團的達人主要是來自北京和上海兩地的百果園會員和媒體代表,也是“獼宗”愛好者。獵果達人除了實地參與和了解獼宗的果園采摘、分選、倉儲、配送,品鑒測評七種當下熱門品種獼猴桃外,還跟著剪紙藝術家體驗“猴果果”定制版剪紙,參觀非遺項目弦板腔皮影戲、泥塑藝術等當地特色文化。“找回中國味,我們尋覓的不止是蓬勃的山河所孕育的美味獼宗獼猴桃。更追根溯源,近距離感受中華文明的源遠流長。讓獼猴桃回歸中國,讓世界都愛上中國味道。”負責策劃本次獵果之旅的獼宗品牌營銷經理黃慧欣介紹到。
獵果“獼宗”和以往獵果對象不同,并不能滿足獵果達人們在產地“親手采摘吃上最鮮美果子”的期待。“獼猴桃是典型的后熟水果,需要匹配后熟供應鏈支持。”百果園公司獼猴桃采購負責人馮亞武現場解惑,“我們要求獼宗做到適時采摘,通過精準后熟管理,保證風味突出,品質穩定。可以說從產地到我們百果園門店貨架,顧客吃到的每一顆獼宗都熟得剛剛好。”
在參觀獼宗公司時,達人團發現獼宗不僅有從產地到餐桌全程品質保障,也是助力脫貧攻堅的“扶貧果”。“做給農戶看,教會農戶干,幫助農戶把錢賺。”獼宗技術負責人黎召云堅守多年的合作“契約”,讓現場媒體代表也感觸頗深,“展現了當代年輕人的擔當”。為了達成“做出中國人自己的、正宗好吃的獼猴桃”的夢想,黎召云自大學畢業后,在陜西農村扎根已近10年。近10年間,不僅攻克了影響獼猴桃品質穩定的技術難點,更重要的是引導當地訂單合作農戶實行標準化種植,堅持做高品質獼猴桃。對當地果農和產業收益產生明顯助益,每畝地可為當地農民增收1000至3000元。
今年產地翠香品種獼猴桃整體收購價有走低趨勢。對于已經確認訂單合作的農戶,獼宗公司會盡量保持價格,穩住農戶收益。這些年來,因為既能學到技術種出高品質獼猴桃,又能保障收益,參與獼宗公司訂單合作的農戶越來越多。今年同比去年,合作農戶和面積增幅達30%,也由此,今年獼宗實際產量預計可達1200噸;加上技術更成熟,品質也更為穩定。
對于獼宗采購量可超額完成,“雖然今年采購量變大了,但門店消費需求旺盛,預計主銷期只有10月一個月”,馮亞武補充介紹。獼宗今年會補充多種規格包裝(6個/10個/12個/盒),并搭配禮盒裝,可滿足顧客在不同消費場景的需求,如個人專享、家庭分享、節日送禮等。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