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駿商管黃倫:加強尋找大灣區及海西并購機會
8月30日,剛于今年7月初上市的中駿商管公布上市后首半年業績表。至6月底營業額5.79億元,按年升63.1%。純利1.51億元,按年升91.7%。
中駿商管主席黃倫提到,因應現時市場環境,過去一些不一定有商業業務的開發商均有拿綜合地塊,未來或有機會從這些開發商或者合作伙伴手上能拿到一些第三方的管理業務。
8月30日上午,中駿商管以主席黃倫為首,連同首席執行官牛偉、副總裁孫強及副財務總監關光祖出席線上語音業績會,并由黃倫先向分析師及媒體講解今年上半年的公司業績。
“中國某些地區大量開發商場,的確需要時間過渡,但是很多區域還是缺乏商場,中國人多,只要定位準確,商場就能做,我們還是比較看好這個市場。”黃倫在業績會上一直強調管理層對前景的信心。
公司旗下中駿世界城以不同的產品線應對不同城市等級,牛偉稱,并由去年開始于泉州中駿世界城引入固定租金+扣率兩者取高的合作模式,目前有34%的租戶采取固定租金+扣率模式或純扣率模式。
此模式主要針對A標都市流行和O標都市奧萊項目,希望在這個模式下可以找到更好的品牌商戶,以及更好的有經營能力的商戶,將營銷額提高。達到協同效應后,通過扣率取得比原來固租更好的收益回報;而以泉州來看,物業管理費定價為65元,平均物管管理費還是高于30元的,所以并不影響公司物業費的收入和定價。
雖然中國房地產市場的調控環境整體收緊,令有些過去從事純住宅的開發商開始拓展商業市場,黃倫認為這個情況有危亦有機。他指出,確實前段時間因為純住宅業務的公司競爭激烈,故不少公司開始考慮踏足商業地產管理的領域,但公司認為,想做跟能做還是有差別的,因為行業需要較高的專業度,如果突然間拓展該領域,可能需要一些時間才做到專業水平。
黃倫續指,目前亦有一些現象是很多公司迫不得已拿一些綜合地,但是沒有運營管理能力,有可能為第三方拓展提供一些標的,這個是有機會的。
同時,目前調控措施雖多,但政府也不希望開發商都沒錢賺,有一定利潤的情況下,大家可以參與市場,住宅業務維持一些利潤,可能未來不用一定要做商業業務,對中駿商業業務的發展還是有幫助。因為母公司堅定往商業購地,一旦母公司拿了商場項目,公司就能增加業務,對于未來發展還是比較看好。
至6月底,中駿商管商業物業在管建筑面積約100萬平方米,同比增長約48.1%;在管項目數12個,同比增加6個;簽約建筑面積約490萬平方米,同比增長約102.8%。今年到12月底將有4個商場開業,目前前期招商率達到80%,張家港項目達到98%,公司估計平均開業率能達到90%以上,而目標平均開業率為95%以上。
至于公司在營購物中心,今年至7月份為止,整體同店銷售增長超過60%以上,達到將近70%的業績增長,福建泉州南安表現相對比較突出;今年整體客流量同比成長了37%,在租金收入方面也提升了30%左右。上半年有30%的租戶進行了調整,公司主動淘汰了一些經營業績不是太好、經營能力不是太強的商戶,并引進了16個首店品牌,達到30%以上的首進,整體情況很良好。
牛偉還提到,旗下商業物業的出租率今年已逐步回升,以北京主要的特色街區為例,去年受疫情影響有一些掉鋪,但目前出租率仍然達83%;而南岸達到99%;泉州則錄得93%。至今年6月底,基本商業物業管理服務的平均物業管理費29.4元。
黃倫補充,今年下半年將開業的4個商場平均物業管理費將高于目前水平,故相信未來平均物業管理費還會再提升,預期未來3-5年維持快速增長;尤其開業前管理服務費用在3至5年內仍然處于高速增長水平,總體而言,未來幾年公司毛利還是會保持在高水平。
在高毛利項目支持下,中駿商管預期至2023年整體收入可有50-60%增長,單計商業業務的增長料可高達70-80%。
至于第三方外拓及收購方面,孫強指,從收購原則來看,公司主要考慮三方面:第一是具有互補性,不管是業務還是在技術上面,有相當的考量;第二、可以擴大現有服務種類或者物業組合的深度和廣度;第三、以已經覆蓋地區為主,加強現有地區的厚度,包括海峽西岸經濟圈、長三角、環渤海、粵港澳大灣區及中西部。
同時,也會加強第三方外拓服務,尤其在商管方面。零售行業正在高速發展,將為公司帶來大量的商機。
黃倫亦透露,有信心今年還能再拓展一些輕資產項目。并購方面,最近有兩個項目洽談比較深入,一個是住宅,主要在河南的住宅物管公司,另外一個在長三角,有10個左右商場的輕資產商業管理公司。
他強調,公司未來會以考慮協同效應為主,不純粹為了把面積擴大,比如說商場,公司現在在江蘇已經有6個商場,如果再多做一些項目,可能對整個區域的發展,包括資源整合比較有好處。未來還會多花一些資源在上邊,多會看一些并購的資產。也希望以后在每年新增的總建筑面積里面,包括商業、物業,可能有10-15%來自第三方。
黃倫最后補充,拓展地區仍然以長三角為主,因為經濟比較發達,人口比較多,還是有很多項目是相對比較小的運營公司。除了長三角以外,重點會先留意福建跟廣東,就是粵港澳大灣區和海西,兩個地區都是公司比較熟悉及看好的區域,故會加強在這兩個區域尋找并購機會。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