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主播:我趕在今年雙十一前辭職了
淘寶雙十一的多個話題沖上熱搜,呼蘭的段子里講到:
雙十一可謂是經濟學上的奇跡,商家也賺了,買家也賺了,誰賠了?沒看直播的人賠了。
今天小編特意采訪了一家做家電直播的主播,請他來講講雙十一商家的套路,來看看你到底是賺了還是賠了。
氫:Hi~先來跟大家介紹一下你吧
主播: Hello,我現在在一家電器類的公司,冰箱洗衣機小家電,我們的直播平臺有天貓、蘇寧、京東
氫:你們雙十一都有什么優惠活動呢?
主播:我們有總共可以疊加4層優惠,第一層就是雙十一優惠價,第二層是88VIP的會員可以享受額外的九五折,第三層是一淘之類的返利APP,第四層屬于我們的隱藏優惠,一般人發現不到。
氫:隱藏優惠是什么?
主播:是進入店鋪主頁的一個一元權益,我們會說是門店體驗福利升級,送個帆布包之類的小禮品,其實是為了導出數據。客戶花了1塊錢下單,我們就能獲得收貨地址、電話這些信息。然后引導客戶去掃一個碼,再給一個額外的折扣。
氫:那這個折扣為什么要隱藏呢?
主播:這個碼,其實是我們線下店的二維碼,如果客戶掃這個碼下單,在電商平臺上會被認為這個客戶的流量來自線下,那么平臺收的中介費就是1.5%, 如果是線上的流量就是3%。
氫:搜嘎~你們真的是費盡心思啊~
主播:當然,這么赤裸裸的目的,我們都會包裝一下的,一般會起一個名字,美其名曰O2O。
氫:那這么多可以疊加的折扣,你們還能賺錢嗎?
主播:當然了,雙十一就是瘋狂賺錢的時候。我拿洗碗機舉個例子啊,有個洗碗機日常價在13-14K,平時的活動價大概會比日常價便宜2k到幾百。
活動很頻繁,每個月至少一次,什么3.8女王節,315消費者節,家裝節,88會員日,818節,99節,618, 雙十一、雙十二、這個月沒什么噱頭,還要整個開門紅。
但是現在的消費者習慣網購,就忘了還有線下渠道了 ,其實這個洗碗機在線下經銷商那里,長期穩定價在11K。
把我說的各種優惠疊加起來,雙十一的價格其實是跟線下價格差不多的。消費者覺得賺了,是因為雙十一比平時優惠力度大。
而且我們三個平臺的玩法還不太一樣。天貓是最復雜的。京東蘇寧就是直接做一個低價鏈接。
氫:直接告訴我哪個平臺價格最低就好了。
主播:這個嘛,型號太多了,有的型號在天貓最便宜,有的在京東最便宜,都是混搭著來的。
氫:為什么要把規則搞的這么復雜呢?直接減錢打折不好嗎?
主播:這個問題我也問過我老板,他的回答是:讓你干啥就干啥!
確實很復雜,我們自己都嫌繞的暈。不過別的商家都搞的花里胡哨,我們也得被迫跟著卷,太樸素了也不行。
氫:哈哈哈哈,果然行行都卷~
主播:我覺得還跟業績有關系吧!
如果我們1萬的機器賣100臺,銷售額是100萬,營銷花5萬,凈利25萬。
如果直接減錢,那就賣9.5K,銷售額就是95萬,凈利25萬。
雖然賺的一樣,但是前者數字上好看一些。
氫:何止是商家卷,消費者也很卷,看個直播還要拼手速,看直播的人真的有那么多嗎?
主播:據我觀察,有的貨品是價格不錯,搶的人確實多。但是也有的貨品,直播的時候會有后臺操作上架的人配合,故意讓它秒沒,但是過一會兒就又有貨了。
氫:你們這不是在操控消費者心理嗎?還有哪些玩弄人心的招數嗎?
主播:我們會有一些引導促成下單的話術,比如:保證預售價和雙十一價是一樣的,那天也不會更便宜的,今天0點到2點下單,還會額外贈送小禮品。
其實,我們是為了盡快達成階段小目標,匯報的時候就可以說自己為了達成這個爆點,提前做了哪些鋪墊。現在雙十一的戰線拉的比較長,講究一個節奏感。
氫:拉長戰線又是為了什么?感覺這離雙十一還有半個多月呢。
主播:當然是為了錢了。雙十一名聲在外,越來越火。一天的時間哪夠商家賺錢的。商家肯定第一目標就是借著機會多賺一波沖沖量。今年搞了三天活動效果不錯,明年搞了7天,發現賺的更多,然后就....雙十一快搞一個月了。
而且如果之前的活動效果不好,還能及時調整方案,后面補救。
從顧客角度,就感覺天天都有人在討論雙十一,本來沒太想買,然后忍不住也去看看有啥優惠的,時間長些,也好給我們這種不提前做準備的做作業的一些挑選的時間,了解活動的時間。
氫:還有一個問題,為什么現在都是賣大包裝的啊?買三件,能贈我七八個贈品,可以是我不需要那么多東西啊?我又不是開超市的。
主播:當然還是為了錢了。我舉個簡化版的例子哈,比如一個商品成本¥5,賣¥15,100個人買,銷量¥1500,凈利潤¥1000。
現在買二打8折,2件¥24,成本¥10,100個人買,銷量¥2400,凈利潤¥1400。
你是商家你選哪個?再找100個人來買東西的難度遠遠大于讓已經有的100個人買兩件的難度。這個就是提高客單價的問題啦。
氫:還有什么要提醒消費者的嗎?
主播:如果某個產品突然火了,那么大概率是有資本在后面推波助瀾。 之前就聽說某燕窩特別火,其實就是背后有MCN公司在操控,同時段讓大量主播帶貨同一件產品,還聽說他們下一步要推雪蛤,我就真的看到到處都是雪蛤。
氫:套路真的太多了。對于雙十一,你有什么想要吐槽的點嗎?
主播:雙十一曾經是我的噩夢。我們直播的時候可以打車回家,不直播的時候做地鐵回家,然后我在地鐵上繼續加班。
我自從賣過貨,做過直播,變成了客服,我就很理解了那些服務業的人員出現態度不好的原因了。
現在的活動越來越多了,我的日常工作正在“雙十一化”,所以我趕在雙十一前果斷裸辭了,不然又要陷入這個漩渦了。
跟這位電商主播聊了一圈,終于有一種撥開云霧的感覺。原來我們以為賺到了,其實都是在為商家做嫁衣。
雙十一第十二年,有的人麻了,有的人依舊保有過節的興奮感。不再參與雙十一,大家各有各的原因。
有的是看穿商家套路,果斷退出游戲:
雙十一的價格跟平時差不多
優惠活動就像月經貼錯過還有
規則太復雜算不清楚
本來是商家卷現在變成買家卷了
其實海淘也挺不錯的
也有的人已經超然物外,選擇活出自己:
我是極簡主義,遵循即買即用的原則不喜歡囤貨。
不想被消費主義洗腦,拒絕沖動消費。
我有我自己的人生主線,不想被商家牽著鼻子走。
用不完是一種浪費,還要花自己的錢幫商家去庫存。
活動越提前,越沒有節日氛圍。
我不喜歡湊熱鬧 特立獨行
其實,在雙十一這個電商狂歡節,不要忘了還有體驗感更全面、價格更好的線下渠道。 你以為的爆款,是商家的饑餓營銷。 在網購之前,了解一些套路,可以避免被商家操控心理。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