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飽飽雙11“掉隊”,新消費品牌還沒壯大就開始偷懶了?
曾被熱捧的“新貴”王飽飽,如今的日子也不好過了。當精準流量紅利逝去,它面臨的“困難”也才剛剛開始。
“失意”的王飽飽
雙十一落下帷幕后,快消品牌們的戰報也紛至沓來,不論結果幾何,存在感總是要有的。
不過,品牌們的戰報除了實打實的增長,也有玄機暗藏的。比如,王飽飽的戰報——“雙十一期間,天貓沖飲麥片品類銷量TOP1,單鏈接銷售破100萬包”;再看其618戰績——“旗下商品入選天貓榜單’麥片V榜’”,更值得玩味。而王飽飽的競爭對手歐扎克也在戰報上說自己是沖飲麥片品類第一,但強調是2021全年,截至11月11日,并非單指雙十一。
總之,一定要冠個“第一”,但就是不說具體的銷售金額和增長幅度。這類戰報,在快消君看來,多少有點“虛”,底氣不足。
來自“魔鏡市場情報”的數據顯示,王飽飽在今年雙十一第一輪預售中銷售額為142.9萬元,而去年同期這個數據是532.4萬元,下滑近70%。如今,雙十一的戰線雖然越拉越長,但第一輪售賣的數據基本決定“成敗”,第一炮沒打響,后期再想逆襲基本不可能。
而王飽飽的頹勢,早已顯現。
今年9月,一份“2021年新國貨GMV走勢盤點”的統計表在業內流傳甚廣,表格顯示今年上半年有接近40%的新品牌都出現不同程度的銷售下滑。其中,王飽飽的下滑幅度之大格外引人關注。其,第一季度線上成交額下滑48%,第二季度下滑58%,整個上半年較去年同期下滑54%。
與如今肉眼可見的“失意”不同的是,一年之前,王飽飽還是媒體報道中的“新星”,是新消費賽道最亮眼的品牌之一。兩年拿下四輪融資,王飽飽曾憑借出色的營銷手段創造過不俗的增長成績,諸如“單品月賣400萬”、“天貓月銷量從200萬增長到4000萬”、“成立不滿2年做到營收8億”。
只是,當王飽飽繼續延用既有的營銷方法論時,結果卻大不同了。
為了沖刺今年的雙十一,王飽飽于9月分請來了一線流量明星王一博做新的代言人,從9月初開始就在社交媒體上利用王一博瘋狂造勢。
花重金請代言人的效果當然是有的,王一博主推的一款產品月銷突破100萬單,這正是被寫進雙十一的戰報中、“單鏈接銷售破100萬包”的具體所指;而其余鮮少在社交媒體上曝光的產品,月銷只有幾千甚至幾百。
眼看著王一博帶不動整個店鋪的銷量,王飽飽官方又效仿元氣森林,自導自演了一場“薅羊毛”事件來拉動雙十一的KPI。
“官方優惠設置錯誤,30元能買下原價90元的6袋王飽飽堅果麥片”,11月4日,所謂羊毛黨發現優惠漏洞之后,微博、小紅書等社媒平臺上迅速出現了大量“王飽飽麥片薅羊毛教程”、“王飽飽麥片吃法解鎖”等相關話題和筆記。而在“王飽飽店鋪被羊毛黨一天薅走近150萬包麥片,損失855萬元左右”的話題爬上熱搜之后,官方不僅沒有下架相關產品,還在微博上跟粉絲玩起了互動。
然而,一系列煞費苦心的操作之后,雙十一的KPI卻依舊寡淡。
被趕超的新貴
復盤王飽飽的成長歷程,不難發現其成功基于對消費需求、產品定位和流量投放的精準把握。
在2018年王飽飽成立之前,國內的麥片市場基本被西麥的沖泡麥片和桂格的快熟麥片占領,與之對應的主力消費人群基本集中于中老年群體,渠道的鋪設也以線下商超和大賣場為主。
傳統麥片的產品形態和渠道策略,決定了它們很難觸達到對代餐有強烈需求的年輕白領和運動健身人群。王飽飽正是利用了這個窗口期,在傳統麥片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分化出了即食麥片這個新品類、去契合新的細分人群,渠道和營銷策略也與傳統品牌不同,以線上為主。
一方面,其在早期利用淘寶、天貓改革后的流量推薦機制,以相對低廉的價格買到流量,再精準地投放給目標消費群體,迅速做到細分品類的第一名。另一方面,在微博、抖音、小紅書等平臺上對各類網紅達人實施高頻、密集的營銷投放策略。這種精準的互聯網打法,在實現品牌的“速成”之后,帶來的后遺癥也十分明顯。
雖然王飽飽定義了麥片的新品類,但這種創新并非高壁壘專利技術,準入門檻并不高。當即食燕麥的消費風潮掀起之后,各大品牌蜂擁而至,紛紛推出了類似的產品。王飽飽的競爭對手,有跟它定位類似的歐扎克、好麥多等新式網紅品牌,有西麥、桂格等深耕麥片市場多年的傳統品牌,也有良品鋪子、三只松鼠等休閑零食品牌。
當市場進入同質化競爭的階段,企業之間比拼的就是產品持續創新、品牌力、供應鏈和渠道,而這些正是王飽飽這類網紅企業短時間內無法突破的短板。
于是,對手們有了趕超的機會。
西麥食品,雖然晚其兩年進入即食麥片市場,但憑借多年深耕燕麥市場的經驗,利用強大的供應鏈優勢,迅速向市場推出了80余款SKU,而王飽飽的SKU尚不足20個。在渠道方面,除了向線上進攻,西麥的即食麥片借助完善的經銷商網絡迅速向市場鋪開,已進入沃爾瑪、大潤發、家樂福等連鎖商超。
反觀王飽飽,線下渠道布局才剛剛開始,鋪設密度和運營經驗都無法與西麥匹敵。另外,由于王飽飽的產品主要針對女性白領市場,定位十分細化,一旦進入商超這樣的大眾化渠道,短期之內其他受眾的接受度也有待考驗。
除了來自對手的步步緊逼,王飽飽自身對付費流量的依賴也使其陷入了另一重困境。由于品牌沒有順利占領消費者心智,一旦營銷缺位,產品銷量就會進入下滑通道。
當然,王飽飽面臨的問題,是歐扎克、好麥多等新式品牌普遍面臨的問題。有業內人士表示,雖然供應鏈和渠道短板短期之內無法彌補,但王飽飽可以考慮從產品維度去突破,實現目標消費人群的擴充,比如以燕麥為基礎,打造產品矩陣,覆蓋到更多的人群。
事實上,歐扎克已經在這么做了。2020年4月,歐扎克在燕麥片基礎上,推出了燕麥植物奶,進入植物基飲品賽道,嘗試開拓第二增長曲線。雙十一預售期間,歐扎克也憑借此新品沖上了天貓咖啡/麥片/沖飲的大榜單。
當求新、求變成為消費者的普遍選擇時,市場對所有的參與其中的品牌商、都一樣殘酷。而當新老品牌都在尋求突破時,停滯不前無異于坐以待斃,不知,有些掉隊的王飽飽,是否想好了突圍之法?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