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保供,新樂一線員工恪盡職守
來源/張掖市作家提高班
作者/揚子,張掖第二屆作家提高班學員,畢業于張掖師專中文系,中學教師,長于古詩詞、散文。
在一次觀摩學習活動中,新樂集團有一面“做一個受人尊重的百年企業”的文化墻讓我印象深刻。他們的主打方向是銷售,但卻有這樣的企業發展理念,我有點側目了。無論抗疫還是居家生活,新樂服務的一些印象浮上腦海。
新樂超市的服務項目是我所熟悉的。他們旗下的超市在西北幾個城市都有規模地推進。而張掖市各縣區,幾乎所有成規模的小區里都有他們的超市。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甘州市場店和甘州區黑河水電對面的鑫匯店。店里的熟食坊,每每想起都是一種香甜味的味道。去得時間長了,店員都熟識了。熟食坊的薛姐就是這樣結識的。
這兩年,新樂超市的熟食坊我周末必去的。合并學校以來,寄宿生越來越多,早讀晚自習也就更是頻繁了。按時吃早餐,按時吃晚餐,對我來說變得困難,要是想吃一些有特色的食品,對我而言更是奢望了。三年前,偶然間發現,新樂超市的好幾家分店有各種面點種類繁多,購買非常方便。鮮美的蔥花餅,柔軟爽口的雞蛋餅,甜爽怡人的綠豆糕、香甜可口的紅棗糕等等種類繁多。每次,想吃就各樣買幾個。等挨個品嘗一遍,還想再吃點時,肚子已經有些過飽了,只能是望餅興嘆。再仔細看,各種鹵味,三月的椒麻雞、各種涼拼、韓式醬菜。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涼糕。小時候的記憶里,只有端午節才可以吃到,一直都在遺憾那香甜的味道,每年只能享受一天。后來偶爾遇上街頭小攤,又畏難于大媽們那油漬斑駁的手。但是在新樂熟食坊,我每次來都可以看到熱騰騰的涼糕。手戴一次性手套的店員熟練地夾一塊薄薄的油餅,那柔軟那甜美,堪比記憶中媽媽的年糕。估計是物質豐富以后,這規模化的工藝更為講究了吧!
這種媽媽的味道,時時浸潤著我們的心,讓我們在繁忙疲憊之后,多了一種疏解的渠道。有了這些熟食的輔助,我的早餐、晚餐變得不再那么艱難。早餐我會帶一塊紅棗糕,一個牛奶,晚餐三塊錢就可以買一大塊雞蛋餅,再買一份特色椒麻雞,自己只需要熬一碗粥,那方便可口簡直是不要不要的。就這樣,買一些他們得熟食,再自己準備一些,餐桌上就會很豐富了。一直不肯好好吃飯的兒子,從那以后也會早早坐上餐桌等待。曾經丈夫有些埋怨,我們的早餐晚餐總是那么的勉強,現在,我總能看到他吃的滿眼放光!“真的是“居家過日子,新樂好鄰居”啊!
在較短的等待中,會和她們簡短聊幾句。她們很多員工都是下崗職工,或者是因生育哺乳而失去工作的家庭主婦。孩子們上學后,他們百無聊賴,也希望能分擔家庭的經濟壓力。新樂集團的超市零售、熟食作坊、物流系統、果蔬生產基地都提供了大量崗位。既能自食其力,還能分擔家庭壓力。這樣一來,生活也很有了規律,也有了一份能夠拿得出手的職業了。這些朋友們還說,他們現在也在不斷地鉆研營銷的理念,每個人都在努力做一名優秀的銷售人員。公司的定期培訓,不斷提升的服務精神、自強精神,也使他們終于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從薛姐揚起的臉上,我看到了一份新樂企業文化給予的自信。只要有好菜式或新的糕點樣式,她都會微信告訴我。那份貼心,真的像極了關心我的大姐,我叫她一聲“姐”真是發自內心的感激。
今年十月,又一波疫情爆發。原本我以為像我們這樣偏遠的西北小城,可能會幸免,但是十九號的早上,學生突然停課了,校園里是長長的等待,做核酸的隊伍。那一時刻,我才突然覺得,這次的疫情氣氛不同尋常。同事說已經看見有人在大包大包地搶購物品,我還是有點心存僥幸。但為防萬一,我開始準備上網課的設備。新買的手提電腦被兒子帶去學校了,家里10年買的,筆記本電腦,氣喘如牛。火速聯系幾位侄子,選取了小侄子的比較而言最新電腦,拎回了家里。等把設備是什么都調整好的時候,已經到21號了。想著總該也做些防備吧,就漫步到了新樂超市的甘州市場店。超市里的顧客帶著兩三個口罩,三三兩兩、行色匆匆,推著一輛輛裝滿大包小包的商品的購物車。
想到秋天了,去買點羊肉,牛肉。來到二樓的生肉區,我選擇了一大塊。羊排接近半只,我想找服務員剁小一點,卻卻看見站著一個女服務員,40多歲的樣子,工作服外面又罩著圍裙,戴著口罩。記憶中剁肉的都是男的,我今天卻難得看到了“女屠戶”,我不由得多看了她幾眼。她從我手中接過羊排,放肉墩上,手起刀落,羊排很快變成核桃大小的塊。他順手取了五個塑料袋,將羊排分成了五份。一邊遞給我,一邊叮嚀道:分開冷凍起來,還不知道,這疫情會有多久,多分幾頓,慢慢吃!這么溫和的聲音,我感覺我好久都沒有聽到了,我的記憶里只有我的姐姐,好的媽媽會這么叮嚀我。我不由得問“疫情形勢嚴峻,你們會停止供應嗎?”
“不會的,我們會在線上給你們供給!”聲音透著堅定。
“謝謝”我一邊道謝,一邊又不由得打量了一下:瘦高的個子,頭發隨意的向后梳,帶著口罩的臉上,可以隱約辨出是一個瘦削的臉,露出的額頭,眉毛,眼睛,都沒有化妝,那眼神里,有不安,有疲憊,卻也有暖人的溫和。因為平常工作忙,購物總是匆匆來去,從來都不怎么關注服務員,而此時,她簡單的話語,不知道是不是在這種特殊的形勢下,心靈變得脆弱而敏感。這平常不怎么引起我關注的身影,曾經總讓我感到有幾分猙獰的"屠夫”職業,此時我卻看到了一種戰士的溫暖、剛毅、堅強。看我把肉類袋子裝進車里,她眼神笑笑,轉身又去忙了。
“兩斤”、“五斤”“前腿”“后腿”,“五花”“排骨”的聲音在耳邊回響。當配貨員工從拿著網上訂單到來,她麻利將肉按訂單需求分裝好袋子。剁一陣,使勁拍打幾下胳膊,仔細看,那手腕“胖”得和細長的手不成比例。想來肩膀架子應該也是腫得吧。終于剁完了,她卻又拿著訂單逐一裝了起來,然后又一袋一袋裝進了購物車。看著幾輛車,估計有上百斤吧!看來,抗疫中更顯新樂人的毅力和拼勁!
此時,災難面前,最能檢驗一個人的本質!哪怕是名服務員,她那心無旁顧的精神,也讓我產生敬意。原來,用心做好平凡的工作一樣贏得世人尊重。我又想到了薛姐,新樂超市做店員的女人,都是這么溫暖而剛毅。
在家呆了兩天,每天都是有確診病例公布。逐漸,所有小區都被封控了。看到社區群里各種求助,單位也發出倡議,核酸正常的老師可以申請做志愿者。看見醫院、政府、公安夜以繼日,我有些坐不住了。我也報了名。小區有幾戶黃碼封控在戶,急需的日用品需要志愿者送。 一天下來,手機上顯示兩萬多步,雙臂酸痛,但我在為自己的堅持而欣慰。
一天,我到門口去取菜,門口的郵政快遞員小李卻只給了我兩包菜。看到單子上還有十幾戶人家,他們可都是等菜下鍋得呀。他說,各小區需求太大了,很多快遞員也被封控在了小區里,裝菜的人都沒有。我問我可不可以親自去取呢?
小李問:“你的核酸結果出來了嗎?”,
“出來了,已經四次了,都正常!”我急忙回答。我不想讓那些缺菜的人失望。
“我看看,你的綠碼?”小李猶豫著又說。
我拿給他看了看,又急切地說:“十一期間,我都在做課題,沒出過甘州,也不怎么在外吃飯,我和我周邊的人檢測一直很正常!”他考慮了好久,才勉強說:“好吧,我同組的小周昨天送菜送到大晚上,今天腰直不起來。你戴他的出入證吧。菜實在是來不及運送啊!”。
小李仔細給我渾身做消毒,然后又去領了一套一次性防護服讓我穿好,然后才一起出發。
半個多小時以后,車停了下來,接受檢查、消毒。最后停到了一個極大的庫房門內。極大的空間,地上是一袋一袋、一排一排的果蔬,甚是壯觀。另一頭的簡易辦公區,地上是一排排的拆開的紙箱板,上面似乎是由衣服折疊成的“枕頭”,有幾個上面放著簡易的頸椎枕,我頸椎不好,先后買過好幾個。看來晚上又許多人在這些紙板上休息。
快遞員辦完交接手續,就指著一堆菜,讓我搬進車里。這時,旁邊一個穿著新樂字樣工作服中年婦女,快步向我走來,兩只手一手抓我旁邊的兩個菜袋子,然后跟著我就往車上搬運。正已經胳膊酸疼的我,感激的望了望,卻發現是一雙極其熟悉的眼睛,王姐?往前湊近了一步,又都下意識的向后退了些。
“王姐?你還在上班?”這種特殊環境的相遇,還是很讓人很親切的。我驚喜地問。
“是的,大多數的熟食都停了,我們還沒有被封控的人就都留在了店里,分到各個崗位上,我在這里配菜。”王姐快速一邊提菜,一邊說著。
“你們能回家嗎?”我有些明知故問,可我還是想確定以下。
“不敢回,怕回去出不來,萬一被封到小區里面那咋辦?不能因為自己出不來就耽誤供應。小區管控嚴格,不能回去,以免真的出不來就不好了,市民怎么辦,他們得吃東西才能更好防疫呀!”聽到她這樣說,我對她陡增了幾分敬重,每個危難中還能為他人考慮,無論是個人,還是企業,都值得人尊敬。
又十幾天過去了,一天晚上九點多,我有些惦記薛姐那并不壯實的身板。之前為方便詢問熟食,我們是有電話的。給她打電話過去。,那邊仍然是此起彼伏的聲音。有念斤數的,有報菜單的。
“劉老師,你需要什么?”她以為我要購東西。
“不需要,我什么都不需要,我就是惦記你,你還好吧!你要照顧好自己!” 我快速說著。
“沒事,沒事,我沒事!今天配單多,我要忙了,謝謝!”那頭的聲音沙啞、哽咽。
孩子,孩子誰在照顧?我真想問一問。她老公在交警隊,她孩子十歲。我真有些替她牽掛,但是,那頭說了聲“抱歉”,就匆匆掛了電話。
都是母親,是妻子,是兒媳,是女兒。但她們卻也記住了自己是個服務人員,特殊時期,就是戰士。服務戰線的勇敢有擔當的戰士。
災難的洗禮,蕩滌出了這么多精神閃光的人。
每個恪盡職守的戰士都值得尊重,無論手中是槍、還是塑料袋。
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有這樣的服務企業、有這樣的服務人員為鄰,抗疫還是煙火日常,即使艱難,也溫暖怡人。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