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樂員工爭分奪秒,打贏抗疫保供這場“硬仗”
來源/張掖市作家提高班
作者/清荷,原名曹瑞霞,女,第二屆張掖作家提高班學員,甘州區金安苑學校高級教師,張掖市作協會員,童年成長于焉支山腳下。詩作散見于《關雎愛情詩》《北方詩刊》》等雜志和“詩者”“新邊塞”“作家聯盟”“中國詩歌網”等網絡媒體。
英國著名詩人雪萊曾在《西風頌》中寫到:“冬天已經來了,春天還會遠嗎?”,是的,隨著一場大雪的飄落,金張掖大地“翳開毒散”,陽光燦爛,居家近一個月的張掖人民又找回了熱氣騰騰的小城慢生活。
疫情過后的這段時間,每次到小區的新樂超市買東西,我都會對著前臺的收銀員和店里的導購人員熱情微笑,拎起貨物出門前總會對她們說聲“謝謝”!說實話,以前來新樂購物,她們也都同樣熱情周到,可我買好東西就走了,真沒有對她們說過幾次“謝謝”!就覺得一切都似乎是理所應當的。我的改變緣于這次疫情防控居家期間在多點上的一次購物,這次經歷讓我的內心對新樂超市的工作人員有了一種深深的感恩和敬意。
記得小區剛剛被封控時,就從微信上收到了新樂在每個小區保供店長的聯系電話,當時就想,我們居家抗疫,有什么就吃點什么,不要給抗疫添麻煩,也就沒有下單買過任何東西。
那是小區被封控的第二十天,家中確實已經沒有任何可吃的蔬菜了,于是我打開了多點,看到有打包好的菜,就下單了,順便還買了饅頭和面條這些自己做起來比較麻煩的食物。其實當時下單時我對所購買的貨物質量和能否按時送達并沒有抱太大的期望,一方面覺得在這樣的非常時期,新樂能把那么多老人、隔離人員和有特殊情況的人群的物資供應好就已經很不容易了,全市三十萬人口,那么多小區,在這樣的情況下就新樂超市一家配送單位,快遞又停運了,只靠新樂的物流車怎么可能忙得過來!想想都覺得不現實。
另一方面,看到多點上數以萬計的訂單數量,覺得這么大的量在城市封控的情況下新樂哪來這么多貨源,就算有貨源,哪有那么多人撿菜打包呀,我連想想都覺得壓力山大!可是沒想到前一天晚上才下的單,第二天大概十點多我就接到了新樂超市工作人員的電話,電話中說我點的饅頭已經沒貨了,她們給我操作退貨,把其他要買的東西打包配送過來行不行,我一口就答應了,我說:“行呀,沒問題,你們看著處理就好了”,電話那頭工作人員說:“謝謝您的理解和配合,您的貨物大概一點多會配送到小區門口,您注意接聽電話”,我說:“好的,知道了,謝謝!”掛了電話我就在想,這么多訂單和顧客,這么點小事她們還能打電話過來協商解決,實屬不易啊!更讓我感動的是中午還不到一點我就接到了物流配送人員打來的電話,說我買的東西已經送到小區門口,讓我及時領取。
我趕緊帶好口罩下了樓,走到小區門口卡點處說了自己的姓名和電話號碼,志愿者很快就把東西遞到了我手里,我拎了一大包東西很是開心,回到家打開一看,真的被感動到了,記不清各種菜的重量分別是多少了,但是那些包裝細致的蔬菜種類至今還記憶猶新:一大把蒜臺,一包洋芋,兩顆大白菜,兩個白蘿卜,一包胡蘿卜,一包辣子,幾個西紅柿,一包香菇,一包大蒜,一塊生姜,幾把小白菜、一包龍豆和一把香菜。哇塞,我想吃的都有了!當時真的因為這一包菜而感到無比快樂!不但菜的種類多,而且每一種菜都用了單獨的食品包裝袋打了包裝,更讓人感動的是沒有一種菜是有瑕疵的,每一種都很新鮮,那一包綠辣子沒有一個是有傷疤的,比我平時在菜店里自己挑選的還要好!我一邊往冰箱里放菜,一邊在想,新樂超市可真貼心,真周到啊!菜不但品種齊全,質量好,而且這么多菜才48元,要知道這可是冬天呀,都是新鮮蔬菜,而且物流又受到管控,不知這些菜他們是從哪里運來的!
因為這包菜和同時送來的面條、面包還有雞蛋,接下來我居家的日子過得格外舒心——上網課、批作業、讀書,真有一種歲月靜好的感覺!所以懷著感恩和敬佩之情,疫情結束后我對她們也格外尊重了起來!但讓我愧疚的是自己在疫情期間寫的詩歌中,竟沒有一句是贊美她們的,在打贏這場疫情防控戰中的無數無名英雄中,她們也是值得我們贊美和銘記的,難道不是嗎?
因為有這樣的愧疚和敬佩之情,當我看到“新樂杯”全國為民服務有獎征文大賽啟事時,我就想采訪她們,想知道疫情期間她們保障全區30多萬人口度過難關,如此周到貼心的服務他們是怎么做到的,真想知道她們當時最真實的狀態。在這次采訪的過程中,我才真正了解到,新樂超市的全體員工在這次疫情防控過程中打了怎樣一場“硬仗”:2021年10月23日,張掖按下了暫停鍵,所有商鋪全部關閉,二十多年陪伴群眾居家過日子的好鄰居——新樂超市,作為全市最大、人民群眾最信賴的民生企業,因其物資儲備能力、食品加工和物流配送等綜合實力,被政府指定為唯一的生活物資保供配送超市。因疫情防控需要,新樂的實體門店也全部關閉,只允許以線上下單,線下配送的方式進行保供。全市30萬人口的生活物資配送,整整27天的封控時間,讓我們看看新樂人是怎樣打贏這場“硬戰”的。
鏡頭一:海量訂單 新樂“地震”了
10月23日凌晨,新樂超市接到政府通知,要求關閉所有的線下門店,必須實行“線上下單+線下配送”的方式。所有顧客均需在“多點APP”下單,再由新樂超市配送。疫情是突然的,所有人都沒有做好準備,新樂的很多員工被封在小區出不來,在崗的2000多員工能到崗人數才800多人,而在剛開始關閉超市的恐慌情緒下,老百姓一下全部涌入線上系統開始下單,只過了一個晚上,“多點APP”訂單量就從平時一天300多單暴增到了一萬多單,但平時常態的線上業務流程根本無法應對這突然暴增的訂單,這意味著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改變整個運營模式,總體調配員工和貨物來適應當前的保供要求,這對于一個規模如此大的集團公司來說,無異于一次大地震!時間緊迫,行政部、電商部、采購部、運營部、物流部......通宵開會,周密安排部署,需要做的事情頭緒實在太多了,但每個新樂人心里都非常清楚,在門店全部關閉的情況下如果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讓線上下單訂購正常運轉的話,勢必會引起群眾的恐慌,后果將不堪設想!在各個部門的部署和要求下,新樂全體員工立即投入了抗疫保供這場特殊的戰斗。
首先是連夜將線上原有的800多個商品下架到僅剩200個,只保留了基礎的民生商品,在這個過程中,系統調式、商品重組、物流車輛調配、聯系貨源......當第一縷晨曦照亮安靜的城市時,老百姓拿起手機,打開“多點”,看著顯示貨源充足的“米、面、油、雞蛋......”嘴角不由得露出絲絲微笑,暫時忘記疫情襲來被封控的不快,用手指輕輕選擇著自己需要的商品,而徹夜未能休息的新樂人又投入了新的“戰斗中”。
鏡頭二:賣場揀貨 爭分奪秒
海量的線上訂單需要員工一單一單選好,按小區分好,運送到小區志愿者和社區工作者手中再送往老百姓的家中,在這個過程中,帶來了巨大的揀貨壓力,也就是說,平時30萬人口自己到門店買的柴米油鹽醬醋和蔬菜,現在都需要新樂的員工按照老百姓在“多點”上下的單一樣一樣找到、稱重、然后打包,再按照地址把同一小區的放在一塊,裝在物流車輛上,再由物流車拉到各個小區門口的執勤點由志愿者送貨上門或聯系居民領取。由于總共能夠上班的員工只有800左右,還要同時負責采購、卸貨、配送等業務,所以盡管把大多數人員都分配到了賣場來揀貨裝袋,揀貨的速度還是跟不上居民下單的速度,賣場揀貨裝袋的員工們餓了就是一袋方便面,晚上挑燈夜戰到深夜,實在困了就在地板上鋪些硬紙板躺一會兒,聽著真讓人心酸啊!賣場揀貨壓力太大,為了鼓舞廣大員工,更為了每個居家的百姓都能夠早點拿到購買的貨物,董事長李玲親自來到賣場加入到了揀貨裝袋的大軍中。據新樂的孫經理說,為了能夠多打包一個訂單,董事長連接電話的時間都省下來撿菜,她把手機開到了免提功能,一邊安排解決電話中請示的各種問題,一邊還在不停的把青椒往一個個包裝袋中塞。來駐點檢查的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員被她們的行為深深打動了,每天除了例行檢查外,也主動加入到了揀貨的行列。為了能讓大家安心居家,她們就這樣夜以繼日,奮戰了近一個月!她們之中有幾個月小孩的媽媽,有生病老人的女兒,她們也都是普通人,但為了戰勝疫情,她們選擇了默默奉獻!
寫到這里,我不禁眼眶濕潤了,原來我第二十天我收到的那一包新鮮而又讓我安心居家的蔬菜和面條、奶蛋中,凝聚著這么多人夜以繼日的汗水甚至淚水!
鏡頭三:深夜卸貨 含淚奔跑
我想,疫情期間居家時我們應該都看到了為了保供調運到甘州區來的一車車面粉和大米吧!所有人都居家隔離,找不到裝卸和搬運這些物資的工人,所以卸貨和搬運貨物都得新樂的員工自己來做。每次貨物運到的時候,他們無論是經理還是員工,也無論是司機還是收銀員,也無論是男還是女,大家就都變成了裝卸工,一袋袋面粉、大米、土豆,一箱箱雞蛋,一桶桶油......新樂的工會 主席告訴我說,有時候一大卡車貨卸完貨,有的人連腰都直不起來了,而更嚴重的是,有的人從此就得下了腰椎病,為了戰勝疫情,她們許多人犧牲了自己寶貴的健康!
在抗擊疫情的這些日子里,有時候夜已很深了,安靜的街道上除了警車和偶爾開過的救護車,剩下的就是“新樂物流”了。新樂的孫經理告訴我說,有一天晚上飄著雪花,有一輛新樂的物流車在配送到只剩三單貨物時沒有油了,他們知道1公里處有個加油站,于是彭浩然、高山和孫麗君三個人硬是把這輛物流車推到了加油站,加好了油后又繼續配送,等把所有的貨送完后,回到店里已經是凌晨三點多了!孫經理告訴我們,他們回來說,當時,他們都是是含著眼淚,咬緊牙關,在風雪中推著物流車一步步向前進的……
結束語:感恩,可敬的新樂人!
我想,在這場由醫護人員、人民警察、社區工作人員和志愿者等不同身份、不同崗位、不同角色的黨員群眾共同參戰的抗疫斗爭中,如果說醫院是前線,白衣戰士是沖鋒陷陣的逆行者,那新樂就是這場戰斗的大后方。在這次采訪中,我深深感受到她們就是那些在風雪中為眾人抱薪的人!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新樂的全體員工就是為前線的戰士們保駕護航的人。或許她們的傾心付出還不能讓所有人都滿意,但是,在這樣一場事先沒有任何準備就“開戰”的斗爭中,在他們負重前行,含淚奔跑的過程中,出現一點諸如貨送晚了一點,菜葉蔫了一點,商品漏了一樣等等的小失誤,都是可以被無條件寬容和原諒的!畢竟是一場“戰役”呀,在如此繁重復雜的工作面前,誰能做到萬無一失?我們不可以待在溫室里還要去指責在風雪中為我們抱薪奔跑的新樂人,不可以讓他們在身體疲憊的同時還要忍受心靈的委屈!
我們都期望歲月靜好,現實安穩,但居安思危,新冠病毒仍在地球肆虐,讓人防不勝防。如果我們不懂得感恩,如果因為我們的不當言語、不當行為而讓所有拼盡全力守護我們,守護家鄉的人們心寒了,失望了,假如再遇到抗擊疫情的硬仗要打,試想,他們是否還愿意竭盡全力為我們而奔跑,是否還愿意丟下家中的老小義無反顧地去守護以怨報德的我們?
感恩曾為我們負重前行的人,沒有他們,我們何以衣食無憂;感恩曾為我們逆行出征的人,沒有他們,我們何以永保安康!讓我們用愛心傳遞力量,用理解傳遞溫暖,以感恩之心謝她們,以禮貌之行敬她們,以正義之舉贊她們!讓我們把最崇高的敬意送給這些為守護我們、保衛家鄉而逆行出征的人,送給在抗擊疫情的戰斗中所有平凡而偉大的無名英雄們!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