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夜飯“到店”變“到家”,躺平的年輕人造出新風口
轉眼又到春節,這意味著,朋友圈的“年夜飯凡爾賽”即將開啟。
作為一年中最隆重的一餐,煎炸蒸煮燉,樣樣得到位。但現實情況是,善于為全家人操持的老一代正從廚房“退休”,年輕一代難以勝任如此大的陣仗,為了保全年夜飯的體面,在飯店訂一桌年夜飯,成為主流。
然而,這幾年的疫情打亂了節奏,“就地過年”的趨勢下,“半成品年夜飯”、“送飯到家”取而代之地成為首選,因此催生出火爆的“預制菜”生意。
從電商平臺到本地生鮮APP,從商超大賣場到酒店餐館,各類年夜飯預制菜套餐讓人眼花繚亂,南北菜品、湯點甜品,應有盡有。
米其林廚師烹制的金湯花椒雞、風靡吃貨圈的美味小酥肉、原汁原味的老字號招牌菜,這些原本可望而不可及的美食,現在只需線上下單即可擁有,熱上十幾分鐘,就能還原“滿漢全席”,如何叫人不心動。
據天貓數據顯示,早在2021年“雙十一”期間,預制菜的成交額就同比增長約2倍;盒馬鮮生提供的數據表明,預制菜產品的整體銷量同比去年翻了一倍;叮咚買菜的負責人表示,今年年貨節,快手菜相關的食品同比去年增長超過400%。
據艾瑞咨詢分析,2021年中國預制菜空間規模預計達到3400億元,同比增長18%。未來3-5年,我國預制菜行業有望成為下一個萬億餐飲市場。換句話說,誰能拔得頭籌,誰就能吃到紅利。
除夕年夜飯,全是生意經。這場比拼中,各方勢力摩拳擦掌、火花四濺,爭相搶奪著屬于贏家的寶座。
01
預制菜為何突然“爆紅”
預制菜的意思,和它的名字一樣直接。
即運用現代標準化流水作業,將菜品原料前期預加工制作,經過冷凍或真空包裝后流入市場。消費者購買后,只需在家通過簡單的加熱、蒸煮等方式,就能吃到可口的飯菜。
簡單理解,預制菜就像方便面一樣“速成”,但預制菜的菜品更豐富,口味和營養更好。方便面雖然快捷,卻無法替代正餐,而預制菜品卻是既省力,本身又是正餐。“好吃中最便捷,便捷中最好吃”,預制菜的市場潛力,不可小覷。
事實上,國內預制菜行業從2000年就開始萌芽,并不是“橫空出世”般突然竄紅。伴隨著洋快餐連鎖企業的風靡,國內開始出現配套的凈菜配送加工企業,但由于條件不成熟,整體發展較為緩慢。
2014年外賣行業的興起,添了一把火。價格低、出餐快是餐飲商家的訴求,預制菜恰好能滿足商家既要效率又要品質穩定的雙重需求,還能避免因為廚師手藝失誤或更換而造成的客戶流失,種種優點之下,使得國內預制菜行業進入加速發展期。
但這時候的預制菜,主要應還是用于后廚。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預制菜的品類以面點、水餃、八寶粥為主,印象更多停留在應急時對付吃,選擇有限。
真正的轉折,出現在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大小餐館一度陷入關停局面,無法點外賣的消費者,只能自己動手,預制菜的便利性凸顯了出來。
同時,對餐飲企業的重大打擊,也讓不少商家開始無接觸的線上操作,預制菜逐漸成為主流,餐飲零售化上升為業務重點。如西貝推出預制菜品牌“賈國龍功夫菜”,海底撈推出半成品菜肴品牌“開飯了”。
▲賈國龍功夫菜,圖源其官方微博
嘗過預制菜的“甜頭”后,消費者的觀念也隨之發生轉變。畢竟,再好吃的外賣也比不上自家做出的飯菜香,預制菜的登場,讓忙碌的工作和烹飪意外達到了平衡,何樂而不為。
就這樣,集天時、地利與人和于一身的“預制菜”,成了炙手可熱的香餑餑,各路資本紛至沓來。
2021年4月,“預制菜”第一股味知香登陸資本市場,一上市便漲停10個板,最高市值接近140億元;同年9月,“速凍供應鏈第一股”千味央廚在深交所IPO上市,一周內連拉7個漲停板;11月,水產品預制菜企業“鮮美來”也遞交了招股書,謀求在A股上市。
與此同時,珍味小梅園、三餐有料、尋味獅、望家歡、麥子媽等十余家預制菜上下游各企業都在2021年獲得融資,最高融資金額破億。背后,IDG資本、源碼資本、番茄資本、美團龍珠等紛紛押注,瑞幸原創立者陸正耀的入局,又給預制菜增加了話題度。
▲圖/紅碗社
天眼查顯示,截至目前,我國已有近7.2萬家企業名稱或經營范圍包含“速凍、預制菜、預制食品、半成品食品、即食、凈菜”的預制菜相關企業,其中56.6%的相關企業成立于近5年內。
隨著入局者越來越多,藍海漸漸染成紅海,競爭的白熱化,讓一桌年夜飯,變出了百般花樣。
02
群雄逐鹿各有各的大招
剛剛進入臘月,比拼的號角就已吹響。
2021年12月,全聚德上線3款年夜飯禮盒,分別為適合8人大家庭、4人小家庭的禮盒,以及全家福佛跳墻禮盒。此外,全聚德還與元氣森林合作,推出多款聯名年夜飯禮盒。
盒馬鮮生緊隨其后,率先啟動年菜預訂。從上線的菜單看,盒馬下了狠功夫,特別定制了全套預制年菜,包括年夜飯大菜、區域特色“八大碗”以及八寶飯這類點心,且每個地方的年夜飯套餐都各不相同。
為滿足消費者對于高顏值的需求,盒馬年菜還特別配備了“乾隆審美”的鍋。只要購買相應商品就可贈送,為年夜飯增加儀式感。
事實上,早在2020年疫情后,盒馬就成立了3R事業部(即熱即食即烹),并發力旗下自有半成品品牌“盒馬工坊”。如果說往年的預制菜只是試水,今年有備而來的年夜飯,則是火力全開。
不但如此,盒馬年菜商品還特別采用標準的“液氮”技術,這種-96℃急凍的方式,能讓食物快速穿越冰晶層,更好地保留營養和滋味,全程冷鏈加工、運輸,不額外添加任何防腐劑。誠意十足的做法,成功收獲一大批消費者的好評。
2022年伊始,肯德基就迫不及待宣傳上了自家的預制菜。在小程序“自在廚房”里,上線了一款名為“團圓金滿堂花膠雞湯”的預制年菜,肯德基還特意強調,“想要為家人做餐團圓飯,團圓金湯滿鍋金燦燦,超適合全家開撈”。
比起肯德基的“小打小鬧”,第三年參與大年夜預制菜的大潤發,顯得游刃有余許多,推出的品類更加齊全。不但包含冷菜、熱菜、湯鍋、甜品和浙、徽、川、淮等幾大熱門菜系,還有臺灣菜和云南菜,分量上也針對聚餐人數做出調整,比如“佛跳墻”小份量包裝、“五更腸旺”獨立碗包裝等,可謂體貼又周到。
大潤發的巧思,處處體現在細節上。為迎合年輕人的喜好和口味,甚至還有“酸辣荔枝烤魚”這樣的新式年菜。
無論線上線下,新老玩家絞盡腦汁,為成功推銷自己而操碎了心。打開各大電商平臺,琳瑯滿目的年夜飯禮盒立刻撲面而來。
安井食品推出安井私廚、安井大廚和安井小廚三種禮盒;味知香奉上硬菜“紅燒蹄髈+蘇式醬方”;珍味小梅園上線年夜飯套餐,暖場菜、鎮桌主菜、壓軸大菜、甜品統統收羅;大希地攜手國宴大師孫永河,推出大師級老鴨湯、獅子頭、花椒雞國宴年夜飯,聚焦“精品”路線。
線下餐廳之間的斗法,更像是“神仙打架”。廣州酒家、上海梅龍鎮酒店、南京王家沙等紛紛推出顏值、性價比兼得的套餐系列,價格從298元-1888元不等,滿足各個消費層次的需求,既可到店取貨,也可讓快遞送貨到家。
盡管預制菜風聲大、雨點急,消費者的呼聲也很高,但熱鬧的表象掩蓋不了問題。不容忽視的B面是,目前預制菜行業整體集中度較低,尚未出現全國性的龍頭企業,前路漫漫,并非盡是坦途。
03
預制菜的未來挑戰重重
“走紅”意味著跟風而上,跟風則會造成“同質化”,預制菜也無法逃離這個怪圈。
要知道,預制菜是標準化的配菜,這就注定了口味的“千篇一律”。不難看到,像“佛跳墻”、“酸菜魚”、“獅子頭”這些菜,幾乎各家都在開發,重合度相當高。
并且,因為技術問題,很多預制菜會通過高鹽高油來延長保質期,長此以往,勢必會與現下提倡的健康飲食理念相悖。
而從源頭上來說,預制菜想要實現標準化,也有極高的門檻。單就生產端來說,從原材料的供應商選擇,到采購、入庫,再到原材料的預處理,如清洗、切割、腌制、調味等,每一步都需要大量的數據基礎和生產工藝,來支撐起系統化運轉,稍有不慎,就會崩盤。
不僅如此,比起西餐和日餐,中餐的烹飪方法豐富多變,包括溜、燜、燒、炸、酥、燴、炒等,工藝復雜講究,并不是每道菜都適合做成預制菜。
比如,河蝦仁、腰花、魚片這類食材,只有當場上漿后爆炒,才能呈現最佳風味,相比剛出鍋的新鮮菜品,存在不少時間差的預制菜,在食物口感上必然遜色不少。
如果想盡量達到接近堂食的效果,高投入又會帶來高成本,如何平衡餐飲標準化與個性化之間的矛盾,也是道坎。
再者,國人的口味呈現明顯的地域分化特征,要滿足各個地區消費者的需求,絕非易事。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因為菜系眾多,所以每一類細分吃食都擁有開發預制菜的機會。
更重要的還有食品安全。必須全程做好殺菌事宜,抑制微生物、細菌的生長,一旦出現這方面的疏漏,對整個行業的發展都會是致命的打擊。
然而,眼下,預制菜還沒有明確、統一的國家標準出臺。標準的缺失,自然不利于行業的規范化發展。
安信證券的研究顯示,就目前而言,我國七成以上預制菜加工企業還處于小、弱、散的狀態,有不少是個體工商戶和作坊式的加工生產模式,機遇與痛點并存。
雖然預制菜已被炒得“熱火朝天”,但必須承認的是,其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想要突圍,將要面臨廚房安全生產能力、完備的冷鏈物流體系、產業上下游布局等諸多方面的嚴峻考驗,而要實現這些,顯然并非一日之功,而是精耕細作的持久戰。
民以食為天,吃飯若是小事,人生則無大事。既然預制菜的野心是在家里“替代大廚”,那么,持續發力產品端,為消費者不斷提供真材實料又物美價廉的菜系,才是構建核心競爭力的重點所在。下個萬億餐飲中崛起的黑馬到底是誰,不妨拭目以待。
另外,今年的年夜飯,你買“預制菜”了嗎?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參考資料:
1.中國特許加盟展《臨近年夜飯時間,“躺平”的年輕人造火了這門萬億生意》
2.電商在線《距離除夕還有1個月,但你的年夜飯已經做好了》
3.21世紀經濟報道《下一個萬億級餐飲市場?資本“跑馬圈地”預制菜行業》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