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做個懂經營的商業人
出品/聯商專欄
撰文/方湖
導語
當前下行壓力較大,站在2022年初的起點,是迷茫還是向前,唯有回歸本質,扎扎實實做好商業經營,才是更好的出路。
01
看透商業趨勢
一、商業紅利正在收窄。
1、商業行業平均利潤正在下降,投資回報率呈現下降趨勢。
2、高能級城市過飽和,低能級城市結構性稀缺,導致的不平衡。
3、人口紅利即將過去,低出生率對母嬰市場初現負效應。
二、行業集中度提高,行業門檻提升。
1、各城市核心商業銷售逆勢提升,市場集中度提高。
2、行業頭部企業規模效應呈現,規模集中度和銷售集中度均在提升。
3、各業態品牌頭部企業,在資本加持下,呈現快速擴張和銷售規模的迅速提升,留給中部和尾部品牌機會不多。
三、商業創新成為火山口,也可能自焚于火山口。
1、行業內卷導致創新,創新才有出路。
2、創新可以成為火山口,成為一道美麗的風景線;也有可能自焚導致死亡。
3、新內容成為風口,首店經濟、網紅經濟、網紅餐飲和新體驗等成為客流新磁場。
02
理解商業的本質
商業的本質是交易。
我認為購物中心有四個核心要素:顧客體驗、成本合理控制,盈利能力、可持續商業價值。
顧客體驗:贏得顧客、帶來良好體驗,最終實踐顧客價值,是購物中心生存的根基所在。這判斷不取決于經營方,而取決于消費者。購物中心有良好的消費者期待的品牌組合,不斷創新的場景空間和藝術美陳,以及與物業和品牌之間良好的交互體驗和營銷互動等等,都可能帶來顧客更好的體驗,購物中心就是通過顧客體驗、消費帶給顧客價值。
成本合理控制:購物中心是地域性的商業,服務周邊一定范圍消費客群,銷售是有一定邊界和天花板的。其次,品牌的租售比也是有一定邊界的,超市類不超過4-6%,零售一般不超過15-25%,中餐飲一般不超過20-25%。所以對于租金的增長也是有邊界的,需要對不同階段對租金成本要有個理性的判斷和預期,適當控制合理成本,才能選擇去引進首店、標桿品牌和更加優化的品牌組合。
盈利能力:既要承認邊界,合理控制成本,又要實現商業盈利,這是難而正確的事情。尊重商業發展周期,理解商業成長曲線,在不同階段(籌備期、培育期、發展期、成熟期、調整期)做出不同經營政策,不可一刀切、一概而論可能作死商業,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人制宜,制定合適的資管測算和租賃政策,服務好品牌和消費者,實現與彼時經營能力相匹配的盈利,才是正道。在保持良好顧客體驗同時,適度做大銷售規模,保持一定租售比前提下,能夠爭取周期范圍內的更大的營收規模和盈利。
商業價值:不同企業,在價值鏈上有不同的擅長和取舍。找到項目的核心競爭力,才能實現項目的最大市場價值;找到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才能可持續發展和實現最大商業價值。以核心商業地塊獲取能力著稱的,有太古里、SKP等高端城市級標桿商業;以超級綜合體開發能力著稱的,有華潤萬象城、新加坡凱德等;以金融資管能力著稱的,有新加坡凱德等;以快速規模化能力著稱的,有萬達等;以個性化精品商業著稱的,有瑞安地產等。
有不少企業,管理大于經營。把很多精力,放到在繁瑣會議上、管理的流程上、不必要動作上,過度內卷,導致沒有將主要時間和精力放到經營本身。
在新形勢下,商業經營更具壓力,不斷觀察、研究、探索,實踐,回顧商業經營本質,本身沒有那么難。回歸經營本身,親密接觸顧客,給消費者帶來不斷優化體驗,有理性、合理控制租金邊界和保障品牌適度盈利能力,做大銷售規模與品牌共生共贏,聚焦核心價值節點挖深護城河實現可持續的商業價值。
03
做個懂經營的商業人
理解了商業的本質,尊重商業生命周期和商業基本規律,在人口、經濟和房地產下行壓力較大之下,就需要擠一擠行業泡沫和浮夸部分,回歸商業本身,真正做好商業經營。怎么成為懂商業經營,必須理解在經濟發展和商業經營中存在一些基本規律,尊重這些規律,才能提升面對不確定的能力。
一、長期主義
與房地產銷售快速回籠資金不同,商業籌備和商業經營有一定規律,并且有一個生命周期,是一個文火慢燉的過程。
國際形勢、全球化疫情、國內經濟、人口和房地產等多元趨勢復雜交織,變化成為當今最大的挑戰。陳春花說“越是變化,越是需要長期主義。”
只有把時間拉長,我們才能在快速變化和不確定性的時空中,堅守確定性目標,得到確定性答案。
在變化與不確定性世界里,我們秉著長期主義理念和定力,摒棄短期主義和急功近利,回歸商業本質,尊重商業規律,勤練內功外交朋友,做好商業精耕細作。
二、設定邊界、聚焦核心價值和挖深護城河
企業最大風險就是超越自身承受的邊界,恒大超越自己債務邊界,蘇寧超越自己業務邊界,滴滴超越信息安全邊界,阿里和騰訊超越自己主業邊界,導致有的處在破產邊緣、有的控制人易主、有的受到管控處罰。
越是艱難的時候,越要守住本心,聚焦企業的核心價值,強化企業內核才能形成核心競爭力。SKP,聚焦高端奢侈品百貨,從北京向二線城市布局;萬象城,依托華潤集團身份和能量,聚焦大型城市綜合體;萬達廣場,依托標準化能力快速發展,走規模化發展之路;胖東來,以人為本聚焦服務,守住河南經營得也很好。
守住邊界,沒有核心競爭力得不介入;聚焦核心價值,發力企業擅長領域;在以上基礎上,以長期主義為目標,構筑更深更寬護城河。
三、以消費者為中心、與品牌共生共贏,建立項目向上態勢。
高歌猛進、順風順水的商業紅利時代,已經過去;現在面對的是充滿變化和不確定性的未來,擠出泡沫、洗盡鉛華,尊重經濟形勢和商業規律,回歸商業經營。
在下行趨勢和艱難困境之下,回歸到經營原點,以消費者為中心,建立顧客價值最大化的體系,聚焦目標客群、鞏固核心客群、擴大周邊客群,更多的贏得客戶就有可能走得更遠。同時,鞏固品牌合作伙伴,從租賃關系到共生共贏,擴大朋友圈,建立品牌合作的正向生態體系。
關鍵在于,下行形勢下,要塑造項目或企業向上的態勢。不管是在營收,還是項目創新;不管是品牌首店陣營,還是空間場景創新;不管是商場客流上升,還是品牌銷售遞增。總之,至少在某個局部塑造向上態勢,這個發力點可以是消費體驗,或是品牌生態。
四、管理不應大于經營。
經營管理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兩個詞。經營就是獲取外部資源和收入,管理則是建立內部秩序。經營是龍頭,管理是基礎,管理必須為經營服務。大致有這么兩點:第一,管理做什么,由經營來決定;第二,管理水平不能夠超越經營水平。
在外部形勢復雜和內部經營壓力巨大情況下,更多精力和時間投入到獲取外部資源,服務好消費者和合作伙伴,聚焦經營,才有可能從困境中走出來。這個時候,盡量簡化管理和流程,改善內部效率,聚焦經營和核心業務,有可能創造更多發展機會。
結束語
看清國際大勢、經濟走勢、行業趨勢,把握商業規律,不斷追求創新,順勢而為,借勢而上。
回歸商業本身,從顧客體驗、成本合理控制、盈利和商業價值四個維度強化商業經營,可能實現商業可持續發展和價值增值。
以長期主義為出發點,有所為有所不為,設定邊界、聚焦核心價值,建立消費者和品牌的共贏生態,簡化管理提升效率,聚力經營。
以終為始、以始為終,化危為機,千帆過后有可能迎來商業的春天。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
2022年3月17-18日,2022聯商網大會將在杭州召開。我們一起探討跨越周期,一起探究前行和揚升的未來道路,期待你的到來!
掃碼或點擊閱讀原文了解詳情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