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不起錢,故事難圓,快狗打車前途何方?
近日,港交所披露消息,同城物流平臺快狗打車通過聆訊,上市在即。根據快狗打車去年8月底遞交的招股書來看,其預計尋求上市估值30億美元,募資4-5億美元。
然而,業界對其上市前景抱持不太樂觀的態度,究其根本在于其連年巨虧的業績。據快狗打車招股書顯示,2018年至2020年,快狗打車虧損凈額分別為10.7億元、1.83億元及6.58億元。2021年前三季度虧損凈額為3.92億元。
用“流血上市”來形容快狗打車,一點都不為過。
此外,從宏觀角度來看,疫情影響尚未消除,過去兩年上市的滿幫、順豐同城等貨運平臺股價亦表現不佳。而且貨運賽道馬太效應強大,按2020年交易額數據,快狗打車雖占據第二的市場份額(5.5%),但與排名第一的貨拉拉(54.7%)相去甚遠。
那么,為什么快狗打車為何會選擇在此時上市呢?
01
燒錢燒不起了
快狗打車是有錢的。
從其披露的融資來看,在IPO之前,快狗打車總共完成了三輪融資:
2018年8月6日完成A輪融資,從淘寶中國融資1.22億美元;
2018年8月至2021年6月間完成13次B輪融資,投資者包括58到家(3400萬美元)、Vision Carnation(2502萬美元)、財富華新(5560萬元人民幣)、瑞銀(860萬美元)以及阿里巴巴的間接非全資附屬公司菜鳥(3000萬美元)等;
2021年6月進行C輪融資,58到家、翹創和Idea Chance各投資1500萬美元, AHKEF、交銀國際資產管理、CMF分別投資23.56萬美元、2000萬美元和300萬美元。
三輪融資為快狗打車帶來了海量現金。但若查看快狗打車的財務報表,其經營活動所用凈現金連年為負。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1-9月,快狗打車的經營活動所用凈現金分別為-3.80億元、-4.56億元、-1.26億元及-2.55億元。
原因無他,在于快狗打車的營銷費用太高了。2018年,快狗打車銷售及營銷費用為5.24億元,占收入的115.67%;2019-2020年,這一投入分別為2.96億元和1.95億元,占比縮減至53.92%和36.79%,但仍是快狗打車最大的一筆開銷。
很顯然,快狗打車極度依賴補貼。然而,營銷手段用盡,快狗打車的營業收入并未出現明顯增長。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1-9月,快狗打車的收入分別為4.53億元、5.48億元、5.30億元及4.73億元。
持續燒錢才換來原地奔跑,若再不上市續血,快狗打車很可能連現有陣地都將失去。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一家依靠數據精準匹配的科技公司,快狗打車的研發費用卻屢屢下降,2018-2020年,快狗打車研發費用分別為7633.7萬元、6460.4萬元、3460.8萬元,占總收入的比重從16.8%下降至6.5%,不及營銷費用的五分之一。
02
故事講不圓了
當然,對于一家科技公司來說,虧損從來不是最緊要的,最緊要的是用戶增長和日活,是故事和未來。
但對于快狗打車來說,故事也快講不圓了。
先從數據上來看,快狗打車總體的活躍用戶沒有出現明顯增長,而主要收入來源之一的平臺服務活躍用戶近兩年一直處于下降之中。
快狗打車主要業務之一是平臺服務,也就是為中小企業及個人提供的搬家和貨運等業務。財報顯示,國內平均托運人月活躍用戶在2018和2019年突破66萬人后,至2020年下降至49.4萬人。2021年前三季度,國內平均托運人月活躍用戶為43.2萬人,較2020年同期下降約6萬人。
另一主要業務為企業服務,為企業提供按需同城物流服務。2018年至2020年,國內平均托運人月活躍用戶保持在1800家上下。2021年前三季度,平均托運人月活躍用戶超過2100家。
眾所周知,同城貨運的處境遠不及客運。
2C的客運是高頻消費,出行是剛需,唯一的硬指標就是如何獲客。
但貨運并不完全2C。就2C業務來說,同城貨運主要場景是搬家,這是一個極其低頻的消費。2B才是同城貨運的主要收入來源。而要做2B,就一定是深度依賴行業的。
行業的發展對這個行業的服務商來說,至關重要。有業內人士說:“用錢燒不出來。這個行業就要一個市場一個市場的打,一個標準一個標準的定。”
這一點可以從快狗打車大客戶的變化來觀察。
從快狗打車近幾年主要客戶來看,其主要業務和熱點風口緊密結合。
快狗打車之前的大客戶包括共享單車企業,2018年,其前五大客戶中的前3家都是共享單車企業,其中最大客戶最高時占比甚至高達9.5%。在共享單車成為風口時,快狗打車做單車調配,將單車運輸到制定地點。
因為疫情的緣故,社區團購行業爆發,將貨物從倉庫配送到站點的需求與快狗打車同城貨運的定位匹配度非常高。在2021年4月份,快狗打車總裁何松表示,社區團購是一個發展特別迅速、需要全國覆蓋,而且對履約能力和履約成本有極高要求的業態,一般小公司沒有能力服務好社區團購,對快狗打車卻是一個切入計劃用車市場的好機會,快狗打車今年會著力提高以社區團購配送為代表的計劃用車業務占比。
精準踏上節奏,滿足風口需求,是快狗打車的好故事。
然而,在這個三個月涌現一個新風口的快速迭代時代,“變”是唯一不變的旋律。
共享單車的輝煌時代已經落幕,連共享電單車也基本撤離了二三線城市,快狗打車2020年共享單車大客戶數減少為2家,最大客戶所占收入也一路下滑至6.1%。
至于社區團購,在經過了不到一年的快速擴張之后,社區團購賽道已經進入到強監管時代,全線收縮是目前整個行業面臨的現狀。
那么,當共享單車和社區團購這兩大極富想象力的業務萎縮之后,快狗打車的故事該怎么講呢?此時再不上市,之后又靠什么來讓投資人買單呢?
03
海外市場有需要了
科技發展20年,過去人們將國外的產品在國內重新做一遍,就能賺得盆滿缽滿。隨著中國科技企業的快速發展,現在已經掉轉過來,人們開始將在國內的產品拿去國外再重新做一遍。
比如快狗,在海外的業務正處于快速上升期。
據招股材料,快狗打車在中國內地、香港、新加坡、韓國及印度的340多個城市開展業務。按2020年交易額數據,盡管快狗打車在國內的市場份額為5.5%,但在香港市場,快狗打車市場份額為52.8%。
快狗的創始人陳小華說,“我是為一場太平洋戰爭而來的,準備了10年的彈藥”。
在國內市場,快狗打車的核心業務是平臺服務,車型主要為小型面包車、中型廂式貨車等。極少使用到平板貨車。但在海外業務,核心是企業服務,起始車型便是平板貨車,最大可以覆蓋到13噸重的卡車。
從營收上來看,2018年至2020年,海外營收分別為人民幣1.2億、1.94億和2.5億,復合增長率達到了44.2%。企業業務方面,海外平均托運人月活躍用戶在2020年達到1526家,2021年前三季度超過2200家。
此時上市,對于一家企業來說,是一種極好的背書行為,能快速樹立形象;且在市場份額最高的港交所,有望進一步提振投資者信心,獲得更好的估值。同時,在海外同樣會需要大量補貼,上市回血,再輸血海外,也成為了必然之舉。
然而,布局海外市場的并不止快狗打車一家。
行業老大貨拉拉也在尋求“出海”。目前貨拉拉已經進入了新加坡、泰國、越南、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巴西等海外市場。海外市場和快狗打車高度重合,這意味著,在國內上演的“貼身肉搏”,將會在海外市場再次上演。
在這一方面,快狗打車并無太多勝算。
畢竟,快狗打車僅在香港收獲較大,尤其在疫情持續的情況下,如何將在香港市場上的經驗復制到其他地區,尤其是一個復雜的難題,也是快狗打車必須要思考的一道必答題。
誠然,我們可以理解快狗打車流血上市的迫切,但其能否經受得住投資者的審視,還有待其進一步驗證模式的可持續性。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