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將設立品牌自營旗艦店 天貓App也要更名
2月16日,據晚點LatePost消息,阿里B2C零售事業群將設立品牌自營旗艦店,首先從3C品類推進,將在即將改版更名為“貓享”的手機天貓App上線。
《聯商網》從接近阿里人士處證實了上述消息。
按照業務模式區分,京東主要業務屬于自營電商,而淘寶屬于平臺型電商。目前,中國零售商業業務是阿里營收占比最大的業務,占總營收超過六成,阿里直營業務包括天貓超市、高鑫零售(大潤發和歐尚)、盒馬、進口直營和銀泰等。設立品牌自營旗艦店,表明阿里在直營業務的布局上已經進入到了一個新高度。
去年10月,天貓超市和進出口事業群總裁劉鵬發布內部信稱,該事業群總事業群升級為“B2C零售事業群”。主要調整包括新組建FC(Future Clients For Customer)事業部、B2C零售事業群供應鏈管理中心、風險治理中心。FC事業部由原考拉海購事業部和原手機天貓事業部融合而成。
有業內人士表示,本次事業群的升級意味著阿里在淘系之外,成立了規模對等的自營業務,B2C事業群的供應鏈成立單獨部門,表明阿里對于自營業務的投入決心空前。
據晚點LatePost報道,“貓享”項目于2021年底啟動,由FC事業部總經理趙昆(花名:空無)負責。
《聯商網》了解到,“貓享”入駐品牌并非聚焦GSKA商家品牌,而是以SKA和KA商家品牌為主。
對于平臺型電商來說,消費者、平臺和供應商的關系是,消費者通過線上平臺向供應商買東西,而供應商需要向平臺繳納技術服務費等相關費用。以淘寶為例,其對阿里營收的貢獻主要來自于向商家收取的傭金和服務費。而自營電商需要自己盤貨,向供應商進行商品采購并打款,貨源上可控,需要在選品、定價、銷售、物流、售后等方面進行布局。
據悉,與京東類似,“貓享”將從3C類目品牌切入。3C產品是非常適合切入自營的品類,具備客單價高、標準化高、物流成本較低等特點,而打通3C數碼等關鍵品類,也能夠強化用戶認知。
在2021年阿里投資者當天,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勇表示,在內需市場,通過更完整的消費者應用矩陣和創造新一代消費體驗,未來服務近10億國內消費者多元化需求。
可以說,阿里設立自營店的目的是為了提升消費者消費體驗,不過背后的物流服務十分關鍵。在具體的物流履約承接上,據晚點LatePost報道,貓享計劃接入順豐和丹鳥,但實際采用哪種物流體系內部尚無定論。
不過,據《聯商網》獲悉,今年菜鳥將整合丹鳥等資源,做重物流,承接阿里體系內更多末端物流服務。
在2014年世界互聯網大會上,阿里創始人馬云曾表示,阿里巴巴要做的是培養更多的京東,并且希望這樣的公司能夠成功。他說:“我們自己不賣貨,我們希望別人賣貨更方便。”
不過,從阿里不斷布局自營業務來看,其正欲在淘寶、天貓之外復制一個京東。
總體來看,對于品牌商來說,或將迎來利好。品牌商可以根據自身經營在自營、平臺模式上進行渠道布局。雖然在平臺流量獲取成本越來越高的情況下,阿里也在不斷通過降低商家費率等方式,減輕商家經營負擔。但平臺自營帶來的直接益處是,品牌能夠多出一個賣貨渠道,通過自營模式上提供的服務體驗等,擴大市場影響和銷售規模。
不過,要想在淘寶天貓之外復制一個京東,也涉及到阿里集團內部組織、資源以及利益上的權衡,任重而道遠。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