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影城”能否助力電影院逆襲
出品/聯商專欄
撰文/聯商高級顧問團成員王國平
“移動影城”作為新生事物突然冒出來,說新嘛,又有點早年農村放映的歷史味道,什么樣的土壤突然冒出這么個物種?
2021年全年票房只有472億,相比19年642億,出現較大差距。這還是在新增影院1106家、熒幕6667塊的情況下產生的票房。22年開局仍舊不容樂觀,相當21年春節檔又出現了下滑。
行業救市的呼聲此起彼伏。
影城方通常把原因歸結為疫情引發的到店模式受到較大沖擊。
為了擺脫對到店模式的依賴,萬達影城疑是獲得試點,出現首輪院線大片直接“到家”放映模式。
近日,萬達影城開啟“行走的萬達影城,穿越時空看電影”!端T橋》、《狙擊手》等首輪院線大片,可以延申到校園、政企單位同步放映。
原有游戲規則:院線電影需要在固定場所放映,中影、華夏等發行方還會有專人監督。首輪過后,開始進入線上發行,或者影城方亦可購買版權。
除商業院線外,國內還有校園院線和農村院線。如校園院線是沒有最低限價、不參與票房分賬。
萬達院線理論上是不享受校園院線福利。其可能在版權上獲得片方認可,以及電影數字節目管理中心認可,在有公映許可證的影片中,直接訂購放映。
萬達影城實現“穿越時空”看電影,擺脫原有固定場所模式,直接輻射滲透到校園、企事業單位等。
在疫情這個不確定因素下,規避到店弊端,實現“到家”服務。
這種試點模式合理性如何?我們又要回到21年票房為什么上不去。
國內熒幕增加6667塊的情況下,21年12331萬次相對2019年12747場,在排片場次上并沒有增加。熒幕有增量,但產能利用率下降了。
觀影人次相對2019年下降了近6億,靠的是票價上漲彌補了補充差額。
21年之所以被打掉,基本源于5月底廣州疫情拉開的序幕,原本已經有所復蘇的市場再度掉頭向下。隨后,江蘇、福建等地陸續暴雷,6、7、8月被19年同期直接拉開了100多億的差距,這種頹勢一直延續至今。21年票房的過爛,預計也將使得22年的票房在暑期檔全面反超,運氣好的話,依靠12月份的《阿凡達2》可以超過19年。
從內容供給端來看,21年上映572部電影,超過19年的568部。頭部優質內容在優質檔期依然能夠獲得較大市場支撐,中腰部票房不足是核心。其中10-30億票房21年只有8部,與17、18、19年差距了幾十個億票房;1-10億票房影片數量又差了十幾部。也就是傳說中的爛片當道。漫威的《蜘蛛俠》等幾部影片未引進,進口內容方面沒有以往豐富。奈飛等視頻網站依靠內容制勝,已經成為新渠道,影院不再是內容唯一路徑。
消失的人次以大、中學生為主,兒童檔有時候還成為剛需,中老年增量入市完全無法抵消市場頹勢。除了直接減少消費的大中學生外,劇本殺等成為去年年輕人的替代品。
萬達“移動影城”想要滲透的校園專場,應該是要把失去的大、中學生市場重新補回來。根據萬達電影近期的公告,萬達影視授權改編的劇本殺《斗破蒼穹 云嵐篇》以城市限定的方式成功面向全國發行,收獲銷量、口碑雙豐收,首輪銷售已覆蓋超200城的劇本殺門店。同時,公司影院內開展的“萬影尋蹤沉浸劇本體驗館”以及“光影劇本殺”業務預計今年開始會逐步擴大規模!耙苿佑俺恰背孕@院線盤,結合劇本殺進行共振,邏輯上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但能否真正打入校園,就要看萬達影城的營銷力度。理論上,校園市場會存在不少在地觀影需求,相對前往公共影城觀影,校園觀影風險系數會更小。
至于萬達影城想要滲透的另外一個市場——政企專場,這個屬于補貼最大的一塊,工會等都有這塊福利,相對其它影城到店服務,萬達可以“到家”服務,更延申一步。
要實現“移動影城到家服務”,除了打通內容端的關口,在設備運送的環節也有更高要求。影城放映設備通常固定放置,一個影廳一臺。要實現可移動,要嘛,把其中一個影廳的設備臨時移動;要嘛,專門配置放映機。不同于早期農村游走放映設備0.8K、1K,現在影城基本采用4K,以提高觀影質量。4K設備的弊端就是太重,萬達影城在整體設備運送是否進行改良,也會影響員工外出放映的積極性。
“移動影城”作為一種試點,有利于拓寬服務距離。所獲得的票房很可能不用參與分賬,對于提高影城盈利會有幫助?紤]到這種模式還處于前期試跑,應該屬于影城利潤的一種補充,能否放大還需要進一步觀察。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